中國芯片大增長,這潑天的富貴,中芯國際可要接穩了

互聯網亂侃秀 2024-05-19 16:49:38

近日,中國大陸最厲害的晶圓廠,也就是中芯國際,發布了2024年一季度的數據,表現非常不錯。

營收17.5億美元,憑借這個成績,中芯成功超過了格芯、聯電,成爲了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排名僅次于台積電、三星之後。

當然,也有人稱是全球第二大,事實上也沒什麽問題,因爲三星是一家IDM企業,不算專屬代工廠,不計算三星,就是全球第二大了。

中芯表現爲何這麽牛?一是因爲這幾年在國內不斷的擴産,建設了中芯南方、中芯深圳、 中芯北京、中芯天津、中芯京城等等衆多的工廠,産能不斷的增長,産能增,營收自然就高了。

此外,就是中芯國際的客戶,逐步從海外轉向國內,根據中芯國際的數據,目前國內用戶貢獻的營收已經占到82%左右了,産能增的同時,還要保證訂單不少,産能不空閑,所以可以說是國內的客戶,撐起了中芯國際。

爲何國內的客戶越來越多,這就是中國芯片産業這幾年的發展大趨勢了。

一方面是外部形勢嚴峻,越來越多的芯片設計企業,開始進行國産替代,將訂單從國外晶圓廠轉至國內晶圓廠,華爲海思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一方面,則是大家和國産供應鏈一起成長,因爲如果國産供應鏈不成長,未來就一直會被以美國爲首的衆多企業卡住脖子,所以大家攜手一起,支持國産供應鏈成長,擺脫對外依賴。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芯國際大擴産,産能越來越高,而國內的客戶也就越來越支持中芯國際,自然營收也是越來越高,在全球的排名也越來越高。

而按照之前一位院士的預測,國內真實的晶圓制造需求,和我們當前的産能對比,到2025年時,至少差8個中芯國際的産能。

也就是說,國內的晶圓廠,如果能夠服務好國內的設計企業,那麽就算産能再增大好幾倍,都不用愁沒訂單。

當然,這個訂單能不能接住,和技術、良率、成本等等密切相關,但不管怎麽樣,這也預示著,對于中芯而言,只要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産能再擴大幾倍都不愁客戶,這潑天的富貴,就看中芯能不能接得住了。

如果接穩了這潑天的富貴,那麽中芯將非常大可能超過三星,成真正的全球第二,你覺得呢?

5 阅读:1527
评论列表
  • 2024-05-19 21:49

    ​中國企業做大了,美國滿世界的迫害! 美國企業做大了,一堆人天天吹捧!! 這就是我們要支持國貨的原因!

  • 2024-05-20 07:03

    營收才17.5億美元,利潤更少了。希望在低調中奮進。

互聯網亂侃秀

簡介:盡量不吹牛,實事求是聊聊科技、數碼、互聯網、創投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