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大降57.89%!零食巨頭良品鋪子,降價策略失效?

侃見財經 2024-05-08 10:23:23

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零食頂流”良品鋪子的處境不太妙。

4月26日,良品鋪子披露了2023年財報以及2024年的一季報,財報顯示,2023年全年實現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爲80.46億和1.8億,同比下滑14.76%和46.26%;2024年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收和淨利潤24.51億和6248萬,雖然營收同比增加了2.79%,但是其淨利潤卻下滑了57.89%。

僅從營收和淨利潤這兩項數據就可以看出,在良品鋪子的經營狀況確實不容樂觀。

據悉,2023年的11月,良品鋪子曾高調宣布産品大幅降價,而市場也對其寄予了厚望,在宣布降價之後,股價連續兩次漲停。然而,距離宣布産品降價已經過去了5個多月的時間,現在剛好來到了驗收成果的時候,但其財報數據卻表現不佳。

很顯然,這一輪大降價並沒能改善營收,反而使得淨利潤大幅下滑。

業績“滑鐵盧”

從目前來看,業績下滑只是表象,當下良品鋪子面臨的問題其實更多。

首先是利潤率全面下滑。今年一季度良品鋪子毛利率爲26.43%,淨利率爲2.54%;去年同期,這兩項數據分別爲29.16%和6.23%,淨利率已經腰斬了;如果再稍往前看,去年四季度良品鋪子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爲25.43%和-0.56%,當時其淨利率已經負數了。

爲什麽良品鋪子的利潤率數據會出現如此大幅度的下滑?

可能還是跟去年11月的産品大幅降價有著很大的關系。

2023年,良品鋪子營收占比較高的産品分別爲糖果糕點、堅果炒貨、果幹果鋪和素食山珍這四大類,這四類産品的毛利率分別爲29.53%、29.09%、26.42%和33.24%,作爲對比,2022年這四類産品的毛利率分別爲27.35%、24.43%、31.54%和35.73%,可以看到毛利率全部下滑,其中果幹果鋪下滑超過5個百分點。

從目前來看,産品降價直接拉低了各項産品的毛利率,但並沒有帶來營收上的提升,很顯然,良品鋪子的這一次全面降價已經失敗。

除了利潤率全面下滑之外,在業績下滑的影響下,良品鋪子的財務狀況也在惡化。在負債端,截至去年四季度,良品鋪子的總負債爲30.34億,資産負債率爲54.95%。

具體數據上,2023年良品鋪子的流動性負債合計爲26.25億,其中短期借款、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合計這三項分別爲2.1億、12.3億和4.953億,合計爲19.353億;而在同一時期,良品鋪子的貨幣資金爲19.7億,雖然可以足額覆蓋掉這兩項費用,但顯然資金也並不充裕。

面對經營上帶來的巨大壓力,良品鋪子不得不選擇關店和裁員。

關店方面,根據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良品鋪子關閉了195家門店,新開55家門店,淨關門店數一個季度達到了140家;裁員方面,截至去年四季度,良品鋪子有在職員工11046名,比截至2022年末的11632名,減少了近600人。

渠道全面“崩潰”

實際上,良品鋪子的失敗並不全在降價,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也並非只有良品鋪子一家在降價促銷。

例如同爲“網紅零食”的三只松鼠,其同樣在2023年進行了大幅的降價,但業績表現卻非常亮眼——今年一季度,三只松鼠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增長91.83%和60.8%。

那麽,爲什麽都是降價,但其他的零食巨頭能夠實現業績增長,而良品鋪子的業績卻是不增反降呢?

問題主要出在渠道上。

目前,良品鋪子的主要渠道有四個:門店渠道、平台電商渠道、社交電商渠道及團購渠道。雖然渠道很多,但這四個渠道在2023年的表現都不好。

具體數據方面,2023年良品鋪子的電子商務業務的營收爲31.67億元,同比下降32.58%,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爲39.83%,同比下降10.58個百分點;加盟業務貢獻營收24億元,同比下降6.67%;直營零售業務貢獻營收18.94億元,同比增長21.69%;團購業務貢獻營收4.9億元,同比微跌0.51%。

很顯然,電子商務業務的下滑,是導致良品鋪子業績“滑鐵盧”的重要原因。不過,雖然電子商務這一渠道已經越來越不景氣,但良品鋪子的費用支出卻並沒有大幅減少,2023年良品鋪子的營銷費用高達15.73億,其營業總成本爲79.12億,營銷費用占營業總成本的比例爲19.88%。

除了電子商務之外,良品鋪子的門店渠道也受到了量販零食的沖擊。在上面的內容中提到,今年一季度良品鋪子已經有超過100家門店關閉,作爲對比,量販零食巨頭趙一鳴卻提出了“萬店”的目標。在零食行業市場有限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量販零食企業湧現出來,良品鋪子的線下門店業務還將受到更大的沖擊。

或許是對良品鋪子的未來感到擔憂,資金也在逃離這個“網紅零食”。截至5月7日收盤,良品鋪子股價報收15.72元/股,總市值爲63億,和最高點86.52元/股相比,如今良品鋪子的股價已經跌去了七成,市值更是大幅縮水。再看機構持倉數量,不少的機構也在減持良品鋪子——截至去年四季度,良品鋪子的機構持倉數爲42家,而在2022年四季度,良品鋪子的機構持倉數高達94家,相比之下,2023年的機構持倉數直接“腰斬”了。

去年宣布全面大降價時,其董事長楊銀芬就提到,“當下擺在我們面前的已經不僅是活得困難的問題,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

0 阅读:49

侃見財經

簡介:看見不一樣的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