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忽悠了所有人,行業大佬們都懵了,“車圈恩怨”和解了?

金融八卦女 2024-03-31 18:54:14

有意思的是,由于小米汽車大定可退,很多人會試著去下個大定蹭熱度、曬訂單圖,反正回頭可以退款。不過,不少人卻發現在取消訂單時無法退還定金,因此而急得直跺腳,以至于拉群維權投訴。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舊叔

· ··

最近一段時間的互聯網圈、汽車圈盛事,莫過于小米SU7的正式發布。隨著雷軍公布小米SU7起售價爲21.59萬元,關于“雷總”還是“雷子”的坊間熱議似乎迎來終局。

整體看,“雷總”與小米依舊爭議聲滿滿。好消息是,不論從營銷實力還是産品亮點來說,小米SU7都成功掀起了巨大行業熱度。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一款國産新能源車産品發布能夠比得上小米SU7所帶來的關注。

而在産品之外,小米汽車發布會上同樣惹人注意的是雷軍豪華的“朋友圈”。

當以“蔚小理”爲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和長城、北汽等傳統汽車豪強共同爲雷軍站台,這背後不但是雷軍個人魅力的體現,更是他與車圈大佬之間深度投資與合作紐帶的一次全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之外,“蔚小理”之間及造車新勢力與長城、北汽等傳統車企之間過去或多或少存在著同行恩怨。

特別是“蔚小理”三家,此前一段時間甚至被業內評價爲“漸行漸遠”、“反目成仇”。而借著這一次小米汽車發布的契機,車圈大佬們似乎因雷軍而實現某種程度上的和解。

“相逢一笑”的行業戲碼,不免讓人對新能源車行業的發展多了許多想象:莫非大家有機會再次攜手並進?

1.

/做了一晚上“雷神”,

就被喊退錢的人圍攻了 /

3月28日晚,小米汽車發布會如期而來,伴隨著萬衆矚目、醞釀了三個月的小米汽車終于揭開神秘面紗,由小米汽車帶來的第一波互聯網營銷沖擊,已經瞬間洗禮大家的朋友圈。

按照雷軍的介紹,小米SU7上市即交付。小米SU7對標特斯拉,有三個版本,其中標准版售價21.59萬元;SU7 Pro價格爲24.59萬元;Su7 Max價格爲29.99萬元。雷軍表示,“智能和生態是小米最重要的優勢”。爲此,關于小米汽車智能和生態層面的優勢也貫穿了發布會始終,人們對小米SU7 700公裏續航、800伏高壓碳化硅平台、101度麒麟電池、479kW雙電機、CDC+空氣懸架及“人-車-家”拓展生態等賣點進行了熱切的同行對比與討論。

而且,衆多的賣點還在結合著“雷總”段子、雷軍語錄、官方廣告、車評人測評、網紅發聲、“大定”討論、友商大佬直播等互聯網傳播手段加持…不得不說,在米粉和吃瓜群衆的強大攻勢下,即便不關注汽車圈的人也難免會被關于小米汽車的話題給刷屏。

29日晚間,雷軍發微博稱:“上市24小時,大定88898台”。此外,小米SU7創始版上架幾分鍾後在小米汽車官方APP便顯示“已售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的“大定”與此前汽車行業內的定義略有差異,此前汽車行業中“大定”普遍指下單後不可退單的訂單,而小米SU7在7天內可以退訂,此次小米汽車爲了成績單好看而重新發明“大定”的做法也不免成爲互聯網笑談。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小米汽車大定可退,很多人會試著去下個大定蹭熱度、曬訂單圖,反正回頭可以退款。不過,不少人卻發現在取消訂單時無法退還定金,因此而急得直跺腳,以至于拉群維權投訴。

一瞬間,小米汽車“不退定金”的爭議又被推上微博熱搜。網友們一邊高喊“雷軍退錢”,一邊嘲諷湊熱鬧的網友“自作自受”,一派好不熱鬧的景象。

很明顯,跨界而來的小米汽車正“重新定義”汽車圈的互聯網營銷方式。他用網紅式的爆款打造能力,爲2024年的新能源車市場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彈。就像小米汽車上市發布會結束後不久,二手平台閑魚上就出現了不少轉賣小米汽車F碼(優先購買權)的熱帖,價格區間從數百元至近萬元不等,說明了小米汽車在用小米手機過去十分擅長的網紅營銷與炒作方式來蓄水銷售。

話題與爭議不斷之際,小米第一款産品成功做到“友商齊聚”倒是毫無爭議地讓大家感慨,雷軍和小米汽車的隱形影響力比表面上更大。

不同于其他品牌或産品上市時往往“自賣自誇”、競品噤聲甚至狙擊那樣,小米汽車發布會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理想汽車CEO李想、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北汽董事長張建勇等車企高管均來到現場。歡聲笑語同坐一排,讓小米汽車在行業中的發布氛圍顯得相當和諧。

雖然也有極氪001精准“狙擊”小米SU7,但從輿論聲勢上,極氪001到底還是差了小米汽車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發布會前後,各家大佬還都發微博歡迎“小米汽車加入”。

何小鵬通過試駕小米SU7爲小米汽車站台;蔚來汽車李斌自始至終都對小米汽車持十分支持的態度,小米SU7上市當晚,雷軍現身李斌的個人直播間,二人互動過程中李斌表示:“小米SU7上市太猛了,蔚來的新品牌樂道都不好定價”。

汽車圈大佬對于小米汽車的捧場可謂不遺余力,此情此景也讓人心生感慨,這還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賽道嗎?

2.

/揭秘雷軍造車“朋友圈”,

背後都有商業關聯 /

雷軍爲何有這麽強大的朋友圈?事實上,一句“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就可以解釋。車圈大佬們對于雷軍攜小米汽車“殺入”本行業的反常支持,源自他們之間或有投資或曾互相站台的商業關聯。

在小米汽車正式亮相前,雷軍已經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汽車版圖。

早在2015年,由雷軍參與創辦的順爲資本就參與了蔚來汽車的A輪融資;2019年,小米集團參與了小鵬汽車的C輪融資。

通過小米集團、順爲資本、小米長江産業基金、小米産投這四支“力量”,雷軍構建起龐大的汽車産業布局網絡,而且投資相當深入。除了對造車新勢力的直接投資,還幾乎打通了汽車全産業鏈的底層,涵蓋電池、底盤、電控、智駕等核心領域。

▲圖注:Tech星球據公開信息整理制圖

比如在電池技術上,雷軍投資了蜂巢能源、衛藍新能源、贛峰锂電、中創新航、雲山動力等多家電池生産研發商。其中,蜂巢能源、衛藍新能源、中創新航是國內電池領域第二梯隊的頭部力量,他們背後有長城汽車、蔚來、廣汽等車企。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車是由北汽所代工。

由此可見,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理想汽車CEO李想、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北汽董事長張建勇這幾位大佬與雷軍之間的利益綁定非常深厚,才有了衆人齊聚小米汽車發布會的盛況。

一切,不過是場生意。

另外,看似已經進入明爭暗鬥階段的“蔚小理”之間,也存在深度關聯。比如提起蔚來汽車股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劉強東、馬化騰或者俞敏洪。但實際上,李想和雷軍都是蔚來汽車排名前列的大股東。

說到底,不論是小米汽車還是“蔚小理”、長城汽車、北汽,大家明面上是競爭對手,實則也可以是“自己人”。

商業關聯成爲雷軍“豪華朋友圈”的幕後注腳,也成爲國內新能源車産業一大“派別”的直觀展現。

3.

/從你死我活到同坐一起,

車圈恩怨和解了? /

過去一段時間,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加劇、降價潮襲來、行業“內卷”傳導至全産業鏈,汽車圈的明爭暗鬥案例可謂數不勝數,雷軍的“豪華朋友圈”們在此過程中同樣紛爭不斷。

以“蔚小理”爲例,作爲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在創業初期,三家企業創始人曾以一張友好的合照,展示出各自惺惺相惜、想要共同做大新能源車市場蛋糕的姿態。

但隨著三家車企的影響力逐漸壯大、互相之間的排名此消彼長,加之市場競爭環境又日益面臨更多外部威脅,很多人都認爲三位昔日的“好友”似乎快要“反目成仇”了。

2020年,李斌、李想、何小鵬三個人聚會,一張“憶苦思甜”的合照,展現出三者良好的關系,也體現出三個品牌各自的市場地位。彼時,李斌是當之無愧的造車新勢力老大,穩坐C位。

但在2020年後,隨著新能源車市場快速爆發,市場緊張氣氛逐步蔓延,“蔚小理”之間也展開了針尖對麥芒的産品競爭,看似風平浪靜的背後已然暗流湧動。

2021年,蔚來ET5發布,李斌想要用全景數字座艙“打掉車內屏幕”。而這樣的一個表態,卻無意間讓“冰箱彩電大沙發”的理想汽車很尴尬。李想幹脆在微博上發起反擊,認爲全景數字座艙背後的VR、AR技術“就是在畫餅”。

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逐步白熱化,“蔚小理”三家經過多年發展,終于都將觸角延伸至了對方的領地,競爭態勢更加顯著。體現在市場成績上就是,2022年、2023年期間,理想汽車從“小老弟”翻身逆襲,一舉在銷售、市值、業績表現等維度拉開與另外兩家的差距。

2023年,雖然李斌、李想、何小鵬曾再度發出合照,但也在這一年,李想在微博上開啓怼人模式,一衆造車新勢力品牌也成爲李想口中的“三瓜倆棗”,火藥味濃厚。

2023年7月,理想汽車發布了一條周銷量的文章,因宣稱其是榜單中排名最高的中國品牌、並將小鵬汽車排在第八而引發一場“口水仗”。小鵬汽車多位高管紛紛質疑理想汽車周銷量數據,甚至直接宣稱“路邊社確實不太可靠”、“朗朗乾坤,無奇不有”、“我們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銷量來炒作”,暗指理想汽車是路邊社、炒作。

經曆了種種紛擾,基于市場競爭的考量,“蔚小理”已經大有互相背刺的征兆。

當然,三大造車新勢力之外,傳統汽車與新能源車出身的汽車品牌更是早有互相看不上的恩怨“前科”。比如媒體報道顯示,去年1月,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被曝在一場小範圍媒體晚宴上表示,“出身産品經理的李想與學社會學的李斌都不懂技術,而何小鵬只懂軟件”。

回過頭來看,過去“蔚小理”、長城、北汽所代表的汽車圈恩怨情仇,似乎正隨著雷軍和小米汽車的居中調和恩怨和解。因爲與雷軍的共同紐帶、一致的行業利益,大家又能夠愉快地坐到一起談笑風生。

可以確定的是,若彼此之間的恩怨真的能夠化解,那麽各家品牌從此進入良性競爭模式倒是一件好事。

2024年開年,汽車市場普遍感受到了銷售壓力。與整體車市相比,新能源車市場表現出了更大的銷售壓力,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市場。2024年1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量爲66.8萬輛,同比增長101.8%,環比下降29.5%,環比下滑幅度遠高于平均水平。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爲37.6萬輛,同比增長76.7%,環比下滑37.2%。

在輿論上,歐美汽車品牌紛紛放棄全電動汽車計劃的戰略動搖也在影響著市場對于新能源車的預期。

“一笑泯恩仇”背後,是市場需要車圈大佬們再一次抱團取暖,一起拉動起新能源車“蛋糕”持續做大。在此過程中,新能源車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才是貫穿始終的唯一確定性。

0 阅读:139
评论列表
  • 2024-04-01 02:54

    雷軍你讓任正非給你站台?

金融八卦女

簡介: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給你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