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關迎春習俗的生動獨特描述

此生讀寫伴 2024-03-22 01:09:41

常清君導讀:

古代人究竟如何生活,雖然那個時代沒有攝影器材拍攝下來的紀錄片之類的影像照片資料,然而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包括官家正史、文人筆記、散文、遊記、雜錄,以及各類古典小說中,記述了古代諸如人情世事、風土民俗、衣食住行、時令節日、休閑娛樂、經營買賣、求學執教、天文地理、動物花木、景致器皿、民間掌故、離奇案例、街巷傳聞等等方面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的古代世間百態。常清君遂以 “古代世間百態”原創系列與大家一共探究了解感受。

其中描寫古代時令節氣的情節可謂生動詳實,別具特色,有的是傳統時令節氣的最初起源,有的則與現代時令節氣風俗具有較大區別,有的則因爲各種原因已經失傳消失,幸而被這些古代典籍記載下來,我們才能由此得見當時情景。

常清君這次講述的是宋代時期有關立春之時的習俗。

“古代世間百態”之“時令節氣”

文\常清君

北宋時期,在立春前一天,開封府進獻春牛到宮中供打春之用。開封、祥符這兩縣,則把進獻的春牛放到開封府衙前。

立春當天一大早,開封府中的僚屬們就開始打春,跟當時各州郡地方官員所舉行的儀式差不多。在開封府衙前面的左右兩邊街道上,百姓們出售一種小春牛裝飾器具,他們常常給這些出售的春牛穿上彩色衣裳,放置在有欄杆的底座上,上面還排列著各種古代樂舞雜技表演中的人物。

京城中的人們將春幡、雪柳等飾物,相互贈送。到了立春之日,宰相、親王、百官等,都會獲得皇上賞賜的一種用金銀箔紙或絹等絲織品剪裁制作的裝飾品,有的看上去就像幡旗,當時稱爲“幡勝”,大家到宮中慶賀立春時節儀式完畢之後,就戴著這些裝飾品,各自回到自己府宅之中。

常清君點評:

這則描述北宋時期立春習俗的情節出自宋代孟元老所寫的《東京夢華錄》一書中。

立春,爲中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啓。立春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這裏所說的“春牛”,是古代立春習俗中一般用泥土制作的打春用的牛的造型,以示迎春和勸農。打春之牛,後來也有用蘆葦或紙紙張等原材料來制作的。

所謂“打春”,是指當時各州縣于立春之日在舉行儀式時,人們鞭打泥做的春牛,以祈豐年。也稱“鞭春”。在立春活動中,負責支持儀式的官吏們手揮鞭杖,在鼓樂伴奏之下抽打“土牛”,由此揭開了“立春”的序慕。

當時商販在街上售賣的這種小春牛玩具,有大有小,大的竟與家貓尺寸相仿,用漆塗在木板上,讓牛的造型立于其上,周圍加以一些其他人物、植物花卉的配搭,制作非常精美,人們爭相購買,並相互作爲禮物相贈。也就是說,這種春牛不僅是北宋時期迎春儀式上的主角,也是新春之際的吉祥物。

人們尤其是女性,在立春時還喜歡在頭上佩戴一種簪形飾物,簪尾與一片長形小片相連,小片懸于簪上,看起來像是幡旗,所以稱之爲“春幡”,以示迎春之意。除了直接戴在頭上作爲裝飾品,也有將其點綴于花枝之下的。

宋代王公大臣所佩戴的春幡飾品,由當時一個專門主管制造金銀器的機構,即“文思院”來制造,而一般的士大夫和平民百姓則以剪紙等形式制作春幡飾品。此外,宋代婦女在立春日和元宵節時還喜歡插戴一種用絹或紙制成的頭花,稱爲“雪柳”。

常清君就在想,要是在現代社會,這些春牛吉祥物,以及春幡、雪柳等裝飾品,又會成爲人們在實體店或者網店掀起的一股購買熱潮。

宋代詞人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就寫有經典名句:“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當然這首詞中最爲經典的千古佳句是:“衆裏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常清君雲:

蛾兒雪柳黃金縷,立春時節適逢打春牛。

常清君用心用情寫好每一篇原創文章,期待著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

原創作品,如若轉載等,請標明文章作者、出處等信息,在此誠謝!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