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姑娘爲救八路軍假扮其妻,43年後兩人又相見,他是怎樣報恩的

陋室文史 2024-04-08 18:18:34

日本侵華時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爲了保衛共同的家園,當時的中國人民空前地團結,互幫互助,一致對外。因此,那個時期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傳頌至今。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姑娘,爲了救八路軍,竟然不顧自己的清白,躺進一個被窩,假扮成八路軍的妻子。

郭相山一家都是地地道道的郭家村人。1940年12月份的一天淩晨,郭相山一家正在家裏睡覺。可是突然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人們都格外地警惕。

郭相山一邊告訴女兒躲在門裏不要出來,一邊披上外套,拿了把菜刀,准備去看看來者是何人。

當他打開家門,映入他眼簾的是幾個八路軍,其中一人背上還著一個馱著看著受傷很嚴重的傷員。

看到郭相山,他們趕緊表明來意,想讓傷員在郭相山家裏躲一躲,他們再去引開後面的敵人。

在那個年代,八路軍在百姓們裏面非常受愛戴,因爲大家都知道,八路軍的隊伍的成員都是來自于群衆,都是爲了保護人民而戰。郭相山當然也樂于幫助他們脫困。

他趕緊讓還躲在屋內的女兒郭瑞蘭燒熱水來給傷員清理傷口,並招呼八路軍們進屋。

而八路軍們也沒有多做停留,只是把受傷的同志送進了屋,他們匆忙給郭相山父女敬了個軍禮就離開去應付敵人了。

留下來的這位傷員就是八路軍第四縱隊六旅十七團的政委蔡永同志。

蔡永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軍人,他的父親跟叔叔都是參加革命戰爭的戰士,並且都因爲國民黨反動派而犧牲。

蔡永從小耳濡目染,12歲就參加紅軍,對于革命的信念還是很堅定的。

16歲的時候,他還參加過長征。在抗戰的過程中,他先是擔任115師685團的幹事。在平型關大捷中,蔡永表現突出,屢獲提拔,很快就升到了十七團政委一職。

在當時部隊的政策當中,團長跟政委的職位在團裏的地位可以說是平起平坐。

可是當時的十七團團長劉子仁卻打算帶著整個團叛變革命投靠國民黨,他知道蔡永雖然只有20歲,但他的革命資曆很高,根本不會與他同流合汙。

于是放棄拉攏蔡永,直接將他與其他的戰士一起囚禁在了永城的邵山。被控制起來的蔡永與其他的戰士密謀了一下,他們都覺得與其被囚禁坐以待斃,還不如拼命奮起反抗一下。

他們抓緊時機,趁敵人放松警惕不注意之時,由蔡永帶領大夥沖出了重圍。他們雖然脫身了,可蔡永中槍了。這顆打傷他的子彈從他的頭部擦過,瞬間將他的頭皮給撕破了。

當時的蔡永頭部大量地流血,加上疼痛感,很快他就暈厥了。回頭看著後面的敵人窮追不舍,大家並不打算扔下蔡永獨自逃生。

他們輪流背著蔡永往前跑,翻山越嶺之後,他們終于來到了郭相山所在的村裏。

由于沒有醫藥救治,蔡永也命懸一線,戰士們只好打算尋求當地百姓的幫助,敲響了郭相山的家門。

在郭相山一家精心的照料下。蔡永總算是撿回了一條命。

可是追兵很快就來到了郭家村,他們一腳踹開了郭相山家的家門,此時的蔡永還很脆弱,一旦被發現,恐怕又將性命不保。

情急之下,郭瑞蘭幫助蔡永脫下了軍裝,並躺在他的身旁捂住了他的傷口,佯裝成一對小夫妻。

她還叮囑父親承認蔡永是自己的女婿。果不其然,追兵看到了躺著的身上還有傷口的蔡永馬上懷疑了起來。他們要仔細查看一下,郭瑞蘭又哭了起來。

說到自己的丈夫身患瘟疫,頭部跟身上潰爛不堪,勸說他們趕緊離開,以免被傳染。說到這裏,追兵們雖然將信將疑,但是他們不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賭風險,就揚長而去了。

這次總算是躲過去了,可是之後的很多天,追兵又多次來確認蔡永的身份。慶幸的是,這些都被郭瑞蘭用智慧給糊弄過去了。

過了兩個月,蔡永的傷勢好了很多,爲了不給郭相山一家帶來麻煩,他謝別了郭相山父女,重新回到了隊伍裏面。

回到部隊的蔡永又先後在多個師裏面擔任參謀長,並在解放戰爭中建立了戰功。

1955年,蔡永憑借著出色的戰績被授予少將功勳,成爲了開國將軍。

這麽多年來,蔡永一直沒有忘記郭相山父女的恩情,他多次打聽他們父女的下落,但是得知他們早就遠離故土,杳無音信。

這成爲了蔡永的一個心事,直到兩鬓斑白的時候,他最大的心願還是能夠見到郭家父女報答恩情。

很快到了1983年,43年的時間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等到了一個消息,郭瑞蘭被找到了。

當時60歲的郭瑞蘭重返故土,當地的幹部得到了消息後,馬上去通知了蔡永將軍。

蔡永得知這個消息,馬上親自開車去恩人家裏與恩人相聚。久別重逢,兩人都經曆了很多,他們都淚流滿面,擁抱彼此。

原來當年他離開後,敵軍曾血洗郭家村,爲了逃生,郭家父女也離開了家鄉,在逃難得路上,郭父不幸染病去世了,只剩下郭瑞蘭自己一個人生活。從此,她就再也沒有回到家鄉。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郭瑞蘭對家鄉的思念越來越深,她這才決定回到家鄉安度晚年。

蔡永提出要帶郭瑞蘭到城裏去,他來照顧她的余生。可是被郭瑞蘭拒絕了,因爲她此次回來就是爲了在自己的故鄉安度晚年。

即便如此,蔡永回去後還是每個月將自己一大半的薪水連同生活用品一起寄給郭瑞蘭,並且間隔著就親自去郭家村看望郭瑞蘭。

直到後來蔡永將軍年歲已高,經不起長途奔波,他還是囑咐自己的兒女多多去照顧這位昔日的恩人。

蔡永跟郭瑞蘭的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們的故事彰顯著人性的光輝,告訴著世人,我們要多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對于別人的幫助我們也要知恩圖報。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