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大腦:如何用共振和記憶創造無限可能

元好奇研究者的 2024-05-17 22:20:18

想象一下,一位藝術家站在畫布前,手中拿著畫筆,他的大腦就像一個複雜的宇宙,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這個宇宙由無數的模塊組成,每個模塊都在以特定的方式産生共鳴。這些模塊中,有的感覺模塊捕捉著世界的色彩和聲音,有的運動模塊指揮著手中的畫筆,還有的聯想記憶模塊在記憶的海洋中搜尋著靈感。

這個大腦的每個模塊都像是一個小小的宇宙,它們通過共振過程相互影響,共同創造出一個動態的狀態流。這個狀態流不僅僅是一系列的感覺輸入,它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體現,是他的情感、記憶和創造力的集合體。

那麽,這個大腦是如何幫助藝術家解決意識問題的呢?答案可能就藏在長期記憶(LTM)中。人類的LTM是一個巨大的存儲庫,由大約100億個皮層神經元和100萬億次同步存儲組成。這些神經元以模塊的形式組織,每個模塊由大約10萬個神經元組成,共同工作以存儲和回憶信息。

當藝術家觀察外部世界時,他的大腦通過聯想記憶模塊識別出重複出現的模式。這些模式激活了大腦中的特定模塊,産生了一種內部狀態,這種狀態可以被識別爲感知。就像聽覺信號被識別爲單詞一樣,這些感知激活了一系列的模塊,形成了藝術家的創作靈感。

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的大腦不僅僅是在複制外部世界,它在創造一個內部的、動態的、相互作用的“心靈物體”。這些心靈物體定義了藝術家內部空間中的事件,就像物質世界中的物體和事件一樣真實。

值得注意的是,藝術家的這種內部狀態流與量子力學中的粒子激發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在量子理論中,基本粒子是由基態的激發産生的,而大腦的基態激發則産生了包含多個大腦物體的全局動態狀態。這些大腦物體雖然數量有限,壽命短暫,但它們在藝術家的創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最後,藝術家的大腦通過模塊的組合活動回憶起存儲在LTM中的激勵模式,恢複了類似的全局活動模式。這些模式是藝術家在實際觀察時刻學會記住的。工作記憶(WM)則是這個全局動態狀態的一個子集,包含了在給定時刻贏得競爭的活動模式。

所以,下次當你欣賞一幅畫或一首詩歌時,記得,這一切都是因爲藝術家的大腦能夠通過共振和記憶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這個大腦不僅僅是在模仿世界,它是在創造一個新的世界,一個充滿情感和創造力的世界。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