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71%,四川“锂王”,沒了440億!

侃見財經 2024-04-25 09:54:52

萬事萬物,皆爲周期。

新能源風口過後,産業鏈上遊的锂礦巨頭業績率先扛不住了。2024年一季度,天齊锂業直接送上了一份“暴雷”的財報。

4月23日,天齊锂業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預告稱,預計公司一季度淨虧損36億元至43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去年一季度公司淨利潤爲48.75億元。

面對這份巨虧的財報,天齊锂業解釋稱,受锂産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锂産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锂産品毛利大幅下降;公司重要的聯營公司SQM第一季度業績預計將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公司在本報告期確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受此影響,4月24日,天齊锂業A股一字跌停。

近兩年,隨著碳酸锂價格的斷崖式下跌,導致了锂礦巨頭們的盈利能力持續走弱,一季度天齊锂業淨利潤暴跌虧損的同時,其股價也沒能繃住,從最高位算起,期間累計跌幅超過了71%。

若按照持股比例計算,天齊锂業股價自高位算起,其創始人兼董事長蔣衛平的財富累計蒸發超過440億元。與蔣衛平一樣悲慘的還有贛鋒锂業創始人兼董事長李良斌,因爲锂礦價格的下降,李良彬江西首富的寶座也被晶科能源實控人李仙德“奪走”了。

當下,锂電産業正進入到了殘酷的下半場淘汰賽階段。目前,全國锂電行業已進入産能全面過剩時代,新一輪淘汰賽已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20家上市企業宣告進軍锂電失敗,或是撤資锂電回歸自身主業,或是停産、破産等。

天齊锂業一季度業績已經釋放了相關信號,這也預示著今年該行業的競爭或將更加激烈。

四川“锂王”沒了440億

新能源風口逐漸過去,車企的産能也逐漸過剩,碳酸锂的價格經過一年左右斷崖式下跌,作爲行業的龍頭的天齊锂業,直接面臨業績及股價的雙重“暴擊”。

根據資料顯示,天齊锂業主營锂礦資源的開發、锂精礦加工銷售以及锂化工産品的生産銷售。碳酸锂價格暴跌,直接影響到了公司的收入。

在業績層面上。自2022年其淨利潤達到驚人的241.25億之後,2023年天齊锂業的淨利潤就斷崖式下跌至72.97億;今年一季度,其業績更是突然巨虧,這也意味著隨著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企業正在面臨巨大的業績經營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電池級碳酸锂價格一度觸及63萬元/噸,但到了今年年初,碳酸锂期貨價格跌破了10萬元/噸的區間,累計跌幅超過80%。

有機構預測,未來兩年,電池級碳酸锂價格將維持在10萬元/噸左右。

業績的崩塌之下,其股價也未能“幸免”。如果從最高位算起,天齊锂業股價跌幅超過了71%。市值蒸發超過了1700億。

若按照持股市值計算,天齊锂業股價下跌期間,其創始人兼董事長蔣衛平(控股股東天齊實業持有公司25.37%的股份)的財富累計蒸發超過440億元。

此前,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年全球富豪榜,四川“锂王”蔣衛平以325億的身價,位列全球富豪榜第745位。而根據2022年胡潤百富榜,蔣衛平身價爲580 億元,位列全國第73位,也就是說兩年時間,蔣衛平身價至少蒸發了255億元。

在近期的業績說明會上,天齊锂業表示,锂價走勢主要取決于锂行業的整體供需格局、市場變化和經濟形勢等因素,現在也會受期貨市場交易情況、相關市場參與者的博弈、預期及行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天齊锂業還表示,會密切關注锂價走勢、碳酸锂期貨交易市場的相關情況。

風口上的天齊锂業

說起天齊锂業,蔣衛平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1981年,蔣衛平從成都農業機械學院畢業,在那個工作分配的年代裏,他被分到了成都機械廠,成爲了一名技術員。

經過四年的鍛煉,1985年蔣衛平去了四川省的九三學社,做起行政管理工作。

有了基層的工作經驗以及管理經驗,在那個開放的大時代裏,一顆創業的種子悄然在蔣衛平心中萌芽。

1986年,蔣衛平去了中國農業機械西南公司成了銷售工程師,在銷售工程師這個工作崗位上,蔣衛平一幹就是數年,在這期間他積累了大量的人脈以及資源,其中就包括後來改變他命運的四川射洪锂鹽廠。

1997年,蔣衛平瞅准時機,下海創業,主要涉足礦物的進出口生意,也因此,他和四川射洪锂鹽廠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而借此機會,蔣衛平也了解了,衆多礦物中,锂礦的價值。于是很快他就決定自己進口礦石,開始提锂。

2003年,蔣衛平成立了天齊集團。而因爲四川射洪锂鹽廠經營不善,連年虧損,企業走到了破産的邊緣,2004年被天齊锂業收購時,甚至已經資不抵債。

有了這樣的契機,天齊集團成立的第二年,蔣衛平就將這家虧損的國企買了下來,這家公司也實現了由“國有”到“民營”的産權變革。

射洪锂鹽廠被天齊集團接手了之後,生産效率大大提升。2005年,該公司就實現連續且穩定的生産,2006年時就已經能夠盈利了。到了2007年,國內資本市場一片繁榮,一個又一個的財富神話誕生,而蔣衛平也這時開始爲天齊锂業上市做准備。同年,天齊锂業進行股份制改制。

2010年,蔣衛平攜手天齊锂業登陸深交所,而它的競爭對手贛鋒锂業同年也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兩家股票代碼後一位只間隔了5個數字。

2012年,礦業巨頭美國雅寶控制的洛克伍德宣布將收購泰利森,而蔣衛平也瞅准時機,決定發起對泰利森的收購。最終,2013年天齊锂業勝出,以向增發募資40億元,最終30.4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上遊供應商泰利森51%股權。

而蔣衛平也通過這一次蛇吞象的金融遊戲,將天齊锂業送上了更高的台階。

有了上一次成功的經驗,蔣衛平變得更加大膽了,2018年5月,天齊锂業發布公告,擬以65美元/股,從Nutrien 集團手中收購SQM公司23.77%的A類股股權,總交易價款爲40.66億美元。據悉,截至2017年末,天齊锂業賬面貨幣資金才只有55.24億元。

爲了順利的“吃下”SQM,天齊锂業通過從金融機構獲得35億美元並購貸款,在2018年底完成價款支付。

讓蔣衛平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收購也差點將天齊锂業推入“深淵”,造成的麻煩現在還沒處理完。

SQM的麻煩

進入2024年之後,锂電産業的下半場淘汰賽正式開始。

當下,全國锂電行業已進入産能全面過剩時代,在下遊終端到電池、材料端,都在面臨“內卷”壓力。

按照此前的預估,行業的價格戰短期之內不會結束。在此大背景下,天齊锂業遇到的麻煩可能會更多。

在其一季報的業績預告當中,天齊锂業著重提到了聯營公司SQM,天齊锂業稱,SQM第一季度業績預計將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公司在本報告期確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據悉,SQM 2023年度業績同比下降約48%,天齊锂業在2023年度確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較 2022 年度也同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天齊锂業在SQM的這筆投資,正在面臨更多的風險。根據阿爾法工場研究院援引的相關內容顯示,隨著智利政府力圖對阿塔卡馬沙漠鹽堿地施加更多控制(SQM在此生産全球五分之一的锂),天齊锂業的這項投資的不確定正在增加。

據悉,SQM已與智利國有銅業生産商Codelco初步協議,成立一家合資企業。根據SQM與Codelco于去年12月達成初步協議,SQM的锂業務將被剝離成爲與Codelco的合資企業,後者將持有50%加一股的股份,這也意味著,這一合資企業可能會稀釋天齊在SQM锂業務中的現有利益,並可能使其失去進一步接觸優質锂資源的機會。

天齊锂業在一季度業績預告中也提到了,SQM正在經曆一場官司,可能涉及11億美元的訴訟,這將對天齊锂業的利潤和股價産生重大的影響。

天齊锂業業績預告發布之後,深交所隨即向天齊锂業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就2024年一季度大幅增虧原因進行說明,此外天齊锂業也需要說明SQM涉及的訴訟金額,是否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

據悉,SQM與Codelco成立的這家合資企業將于明年啓動,並執行SQM與智利政府礦業機構Corfo的合同直至2030年合同到期。此後,該公司將接手新的合同直到2060年,如果這項交易繼續進行,天齊锂業的這筆投資有可能會進入失控的局面。

1 阅读:464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3:42

    被資來遊戲玩死了的。你才玩幾天

侃見財經

簡介:看見不一樣的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