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隋朝遺孤,是楊廣孫子,爲何卻活了下來,還成了李世民近臣?

南笙舞娛 2024-05-11 06:53:14
前言

楊政道的人生和坐過山車一樣,他很幸運,因爲他是隋炀帝楊廣的孫子,一個建立了大一統國家的皇帝的後人,日後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人,但是他也是不幸的,因爲隋炀帝的暴政導致隋朝僅僅在曆史上存在了不過短短的37年就滅亡了。

作爲前朝的遺孤,在李唐建立之後這天下本應該在沒有他的容身之所,但是他竟然一路做到了李世民的近臣,命運多舛的他究竟經曆了什麽才在混亂中活了下來?還成了“敵人”手下的重臣?

前朝遺孤

楊政道的父親是齊王楊暕,是隋炀帝楊廣的下一位繼承人之一,還有一位是嫡長子楊昭,是正常情況下的下一任皇帝。楊昭非常受隋文帝楊堅的喜歡,他一出生就被楊堅養在後宮,讓後宮的妃嫔和傭人養育他,據說有次楊堅去玄武門的附近散步的時候,年幼的楊昭在附近玩耍,他看到楊堅身體不適,走路還要文獻皇後支撐,就趕忙回避。

楊堅見到後非常的驚奇,因爲這時楊昭才三歲,也沒人教他禮法,他竟然能做出符合禮數的行爲,讓楊堅稱奇,楊堅還給他開玩笑,說要給他娶個妻子,但是楊昭大哭不要,楊堅就問他原因,楊昭表示因爲楊諒本就在楊堅身邊,但是他一娶妻子就離開了,楊昭不像離開祖父,所以非常傷心,楊堅知道原因後也是高興,對這個孫子更愛了幾分。

後來楊昭長大,不僅爲人隨和、溫文爾雅,而且他還繼承了父親晉王的爵位,即使封官加爵平時的生活也非常的節儉,雖然貴爲侯王,對自己的家臣甚至是他們的長輩也非常恭敬。

按道理來講,楊暕和楊昭相比很難在皇位爭奪中勝出,但是巧就巧在楊昭英年早逝,2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楊暕就有機會繼承皇位了,而作爲他兒子的楊政道也可能成爲皇帝。

但是天不隨人願,因爲楊廣在位的時候徭役賦稅太重了,每年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大興土木建造了不少奢華至極的宮殿,強行征用大量的勞工,還不管他們的死活隨意的壓榨,導致他在位的時候民不聊生,各地起義四起,堂堂大一統的隋王朝只存在了37年就耗盡了自己的氣數。

楊政道這個正經的皇孫,可能繼承隋朝事業的皇族,也在李淵滅亡隋朝之後,變成了可憐的前朝遺孤,其實有人會奇怪,按道理來說,禁軍反叛誅滅隋炀帝和他的親族,不可能留下他這樣的“禍患”,以防他將來東山再起報複自己,爲何偏偏楊政道活了下來。

他的父親楊暕和幾個哥哥被殺的時候,他還沒有出身呢,也就是我們說的遺腹子,加上叛軍並沒有處決楊家的女眷和傭人,所以他僥幸活了下來。

逃往突厥

宇文化及雖然殺了楊暕,但是蕭皇後和他活了下來,宇文化及沒有動他們,不過宇文化屁股還沒坐熱,他就被窦建德打敗,楊政道和蕭皇後就這樣落入了窦建德的手中。

窦建德也沒有對他起殺心,反倒是封了楊政道爲勳國公,難道窦建德真就是個大好人,當然不是,他有自己的考量,他剛剛打敗宇文化及,自己的腳跟還沒有站穩,加上統一控制全國他也沒有信心,天下之大擁護隋的人也不在少數,若是他殺了楊政道說不定會遭到這些人的記恨,引起反叛,此外,他留下楊政道,也可以爲自己將來建立政權的時候多一分借口,所以綜合考量下還是留下了他。

後來東突厥可汗處羅可汗,派遣了使者去找到窦建德,想要迎回蕭皇後和楊政道,突厥人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首先就是614年的時候,隋炀帝的一個女兒被送往突厥聯姻,當時的啓民可汗已經娶過一位隋的公主了,這次聯姻的是義成公主。

她在突厥人中有一定的實力,楊家險些滅門的時候在位的是處羅可汗,義成公主知道楊家慘狀之後,也知道還有一個楊家血脈活著,就動用自己的力量想辦法把楊政道接到突厥,以確保他的安全,防止楊家血脈斷絕。

還有一個原因是突厥人也想利用楊政道的身份造勢,爲自己謀取利益,正好可以假借楊政道的名號,于是他們將楊政道和蕭皇後接到了東突厥,並且擁立楊政道爲王,稱爲隋王,可汗不僅把留在東突厥境內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給楊政道管治,還幫他複立大隋政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後隋。

但是聰明如可汗,自然是無利不起早,他甚至把自己的數萬軍隊都搬了出來,要幫助楊政道收回國土,其實也不過是想利用他在中原的號召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楊政道也不過是他手下的傀儡。

不僅爲楊政道設立百官,光是部下就多達萬人,可汗的提議,想要出兵收複失去的並州,但是手下的大臣多不同意,加上可汗准備出兵的時候病重去世了,這件事也不了了之。

投降大唐

之後即位的突厥颉利可汗還是如之前一樣對待楊政道,但是中原的局勢逐漸安定,可汗的計劃也被憑空殺出的李唐王朝打碎,楊政道的利用價值自然就不高了,蕭皇後也知道這一點。

不僅如此,貞觀年間的大唐發展很好,軍隊戰鬥力也很強悍,更有如李靖這樣的猛將,突厥人被李靖的部隊打的節節敗退,都自身難保了那裏還顧得上楊政道,後來可汗的親信康蘇暗中帶著蕭皇後和楊政道投降大唐,作爲大將的李靖雖然也很驚訝,但是剩下的事情都是李世民處理的了。

<資治通鑒>

正常來說,楊政道這個前朝遺孤落到了大唐的手中是很難活下來了,但是李世民也不知道怎麽的,並沒有殺死楊政道,很多人猜測是因爲此時的唐國立雄厚、人心齊,國內的統治已經基本穩固了,根本不怕他一個沒有實權的人掀起太大的風浪。

也有人認爲是李世民他是發動政變上位的,也殺害了不少自己的親兄弟,他不想在殺了一個對他的統治幾乎沒有太大的威脅的前朝遺孤,不願意讓自己的名聲太壞了,所以留下了他。

反正不管何種原因,楊政道總算還是活了下來,李世民也並沒有虧待他,他投降之後馬上就用他,把他封爲員外散騎侍郎,雖然是個虛職,但是當時的楊政道年齡還很小,所以也只是朝廷在養他而已。

之後李世民也沒有給他太多的實權,雖然後來他被任命爲尚衣奉禦(爲尚衣局的主官,負責皇帝冕服、幾案),也是沒有權力的官位,可見李世民雖然不殺他,但是仍然防著他,不過考慮到他的身份,這或許已經是相當的不錯的結局了。

結語

楊政道的一生不可謂不坎坷,雖然他是楊廣的孫子,貴爲皇族,但是也逃不過曆史變遷的規律,最後楊家被滅,還在母親腹中的他也從未來皇位的繼承人一落千丈,變成了岌岌可危的前朝遺孤。

雖然僥幸逃脫活了下來,但是仍然要被各方勢力利用,沒有一點屬于自己的自由,呆在突厥期間雖然也短暫的當過侯王,但是那也不過是別人手中的提線木偶,沒有自由,只是機械的舞蹈。

最後投降大唐,幸運的逃過一死,還被李世民寬恕,讓他擔任的自己的近臣,雖然沒有太多實權,但對他來說已經是幸運。

0 阅读:139

南笙舞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