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成功的唯一底層邏輯:找到自己可持續科學減肥的飲食結構

劉大巧 2024-05-13 21:04:48

一直有朋友問我,持續科學的減肥成功,這裏面的底層邏輯是什麽?一般人能不能學習,能不能做到?

其實我們要想真正科學的減肥成功而且不會反彈,真正要做到的不是每天關心體重的變化。而是在減肥過程中真正打造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自動化減肥系統,這也是大家真正需要的,今天也分享一下:

1、減肥要依靠習慣,而不是靠毅力

很多人總是靠短時間的毅力來減肥,比如說短時間的節食挨餓,短時間對飲食控制的很精准,大幅度減少熱量的攝入,用這樣的方法來減肥。

當然不是說這種方法不能減肥,確實可以減。但是也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不能長久。

一個月兩個月可以減10多斤甚至20多斤,但是過不了幾個月又會反彈回來。大部分朋友減肥過程就是不斷的反彈失敗,然後再反彈再失敗,陷入惡性的循環。

就是因爲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強迫自己用毅力來減肥,這本身就是一個不能長久的方法。就像彈簧,你壓的越緊,反彈的幅度就會越大。

很多人只要達到那個臨界點,就會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開始大吃大喝,減肥又宣告失敗。

所以我們減肥一定要所以我們減肥一定要在這個過程中打造出屬于自己的飲食結構和習慣,這種飲食結構和習慣我們是可以長期堅持的,而且自己會覺得比較輕松愉快,沒有壓力。

這樣的方法,才能長期讓我們保持減肥的效果。最後的結果就是把這個習慣融入日常生活,就像我們早上起來都要漱口一樣,成爲無意識的行爲,不需要消耗毅力。

2、如何打造這樣的飲食結構

因爲每個人的飲食習慣,每個地區的飲食結構都不一樣。所以我基本上不會給大家一個統一的食譜,即使在付費社群裏面有1400大卡的食譜,也是用來參考。

打造這樣的飲食結構和習慣,主要是掌握幾個關鍵點就行:

首先就是要吃夠蛋白質,按照每人每天每公斤一克的標准。60公斤的人每天攝入蛋白質是60克,也就是相當于300克左右的雞胸肉或者牛瘦肉,400克左右的水産類。

補充足夠蛋白質不僅僅可以提高飽腹感,長久的讓我們感覺到不餓,而且還可以增加食物熱效應,消耗更多的熱量。更是可以抑制肌肉的分解,讓我們減肥過程中盡量的少流失肌肉。

吃夠蛋白質以後我們再做到吃夠基礎代謝,因爲正常人基礎代謝只占我們人體總消耗能量的70%左右。所以即使吃過了基礎代謝,我們感覺比較飽,一般還能有幾百大卡的熱量差。

這個熱量差,每個人不一樣,但大概就是300大卡到500大卡左右。換算下來,每個人每個月減掉的純脂肪是1~2公斤不等,再加上流失的一些肌肉和水分,每個月能減掉的體重一般就是4~6斤。

所以你會發現,即使你吃夠了蛋白質,吃過了基礎代謝,你的體重還是會慢慢的下降,而且這時候減的大部分都是純脂肪爲主,不會流失太多的肌肉,後續也不容易反彈。

還有一點大家很關心,就是晚上一定要有饑餓感嗎?這個其實因人而異,有的人確實有饑餓感,減肥效果會更好,有的人沒有肌肉感,減肥效果也會不錯。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一下 。

總結一下:減肥不要靠毅力,我們一定要靠習慣來減肥。把這種細胞融入生活,吃夠蛋白質,吃夠基礎代謝,一般我們就能長期堅持下去。基礎代謝的計算方式,大家可以私信我。

1 阅读:90

劉大巧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