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價“過山車”:最高到60萬,如今跌破10萬!爲啥電車價格沒降?

大濤觀察 2024-03-29 15:55:07

說到近期锂價的大起大落,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從高達60萬元/噸,如今跌破10萬元/噸,這種瘋狂的回蕩讓人眼花缭亂,不禁要問:到底發生了什麽?

锂價飙漲背後的供需失衡

這背後反映的是锂電池原料供需嚴重失衡的問題。

我們知道,锂是制造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之一,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熱,對锂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

但是锂礦的開采和加工在短時間內很難跟上消費端的需求增長,導致了供給嚴重不足,從而推動了锂價的暴漲。

就好比你家裏人突然都換了電動車,原本一家人一年用幾十公斤锂電池的需求,一下子變成了幾百公斤,即便你想馬上擴大産能也是很難做到的。

這就是導致供需失衡的關鍵所在。

更爲關鍵的是,锂資源的地域分布極其不均衡。全球約有80%的锂礦藏集中在南美洲的“锂三角”地區,其中又以智利和玻利維亞爲主。

這導致了供給端高度依賴少數國家和地區,一旦出現政治、經濟等不確定因素,锂價就會劇烈波動。

比如2022年初,受俄羅斯-烏克蘭沖突影響,歐美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導致钴、鎳等金屬價格暴漲,帶動锂價也水漲船高。此外,氣候異常、運輸阻塞等因素也會對锂供給造成沖擊。

隨著各方采取積極措施應對高漲的锂價,锂價在短暫的暴漲之後開始進入了下跌通道。

截至2023年8月,锂價已大幅跌至每噸10萬元人民幣左右。這種大幅下跌主要源于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各國政府不斷加大對新能源産業的支持力度,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

這些利好政策極大地刺激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推動了锂電池的需求持續攀升。與此同時,锂礦企業和锂鹽生産商也在過去兩年裏加大了産能擴張的力度,使得锂的供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次,隨著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上下遊企業的不斷優化和整合,锂電池的回收利用技術也有了長足進步。這使得锂資源的循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進一步緩解了锂供給的壓力。

在各方努力推動下,新型锂電池技術的突破也爲解決锂資源短缺問題帶來了曙光。

例如固態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新興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都爲未來锂資源的供給帶來了新的希望。

綜上所述,在政策利好、産業整合以及技術創新的綜合作用下,锂價最終得以從暴漲的高位逐步回落至相對合理的水平。

這種變化無疑爲整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電動車價格爲何“遲遲未降”

很多人都表示疑惑:既然原材料價格大跌,爲什麽電動車的價格還沒有明顯下降呢?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麽?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電動車的定價機制。

相比傳統燃油車,電動車最大的成本來自于電池包,它占到整車成本的30%-50%。而電池的價格又主要取決于锂、钴、鎳等關鍵原材料的價格。

可以說,電池成本是拉低電動車價格的關鍵所在。

當這些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時,車企被迫提高車型的出廠價,消費者的負擔也隨之增加。但現在锂價卻“跳水”了,爲什麽車企遲遲未降價呢?

這與車企的定價策略和産業鏈的特點有很大關系。

首先車企在锂價高漲時已經提高了電動車的定價,這種“漲價”往往都是一刀切,不會因爲原材料價格下降而立即“貶值”。

他們更傾向于通過提供各種優惠、補貼等方式來維持價格穩定。

另一方面,電動車産業鏈條較長,從原材料采購到整車制造再到銷售,需要大量的時間與資金投入。

一旦原材料價格大漲,相關成本也會快速上升,車企不得不提高售價。但即便原材料價格大跌,這些成本也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充分消化。

此外電池供給還受制于産能擴張的周期性,降價需要等待新一輪電池産能釋放。

就好比你家裏裝修,材料價格暴漲時馬上漲價,但材料價格跌了之後,短期內還難以降低裝修費用。

綜上所述,電動車價格“遲遲未降”的背後,既有車企的定價策略考量,也有産業鏈特點所致。

對于消費者來說,盡管可能暫時無法享受到锂價大跌帶來的“紅利”,但相信未來隨著産業鏈整體成本的下降,電動車價格也終將回歸合理水平。

新材料新技術的機會

既然電動車價格的下調進程如此緩慢,那麽我們能否從其他角度來探尋更多的機會呢?

比如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崛起,將爲消費者帶來哪些驚喜?

衆所周知,锂電池作爲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其成本構成中锂、钴、鎳等關鍵原材料占比很高。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能夠開發出替代這些關鍵礦産的新材料,或是找到更先進的制造工藝,勢必會給電動車的價格帶來顯著的降幅。

以锂離子電池爲例,近年來一些新型電池技術如固態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等不斷湧現,它們都有望大幅降低電池成本,從而推動整車價格的下行。

固態電池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它可以減少電池對稀有金屬的依賴,同時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預計未來幾年內就能實現商業化應用。

另外,一些新興的電機和驅動系統技術,也爲電動車降本增效帶來了可能。比如硅基功率電子器件、新型永磁電機等,都有望替代傳統工藝,提升整車的動力性能和能效水平。

當然,除了硬件升級,軟件創新同樣重要。

比如車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將有助于優化車輛能耗和使用體驗,從而降低整車的生命周期成本。

可以說,新材料新技術的突破,正在爲電動車産業注入新的活力。

消費者無疑將從中受益,不僅車型性能將大幅提升,價格也將隨之下探,讓更多人能夠買得起心儀的電動車。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我會創作更好的文章。如果你對文章有什麽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討論,感謝你們的觀看。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