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情報官員:不擔心中國H-20,福建艦下水之後,H-20真要來了?

地球班往事 2024-05-13 15:05:54

前不久,據美國媒體“突破國防”報道,一名五角大樓情報官員在媒體吹風會上,公開的表示,說中國的H-20不值得擔心,並且給出了理由,說H-20的技術參數不如美國現役的B-2,以及即將服役的B-21隱身戰略轟炸機;還說就算武器系統跟上了,中國飛行員的訓練水平,也遠遠不能和美國相比。

這就令人感到詫異了,H-20那是妥妥的國之重器,保密等級不是一般的高,國內傳它即將問世的消息,此起彼伏,有的還有鼻子有眼,但客觀上來看,全是猜測,H-20真實性能如何,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怎麽美國軍方卻信誓旦旦的說,H-20根本比不上B-21,甚至早就服役多年的B-2呢?

幕布下的H-20

尤其考慮到說出這話的,是美國五角大樓的情報官員,就不得不讓人猜測,難不成是美國軍方得到什麽秘密情報了?

美軍的情報能力“靠譜”嗎?

美軍是不是真的得到秘密情報,現在當然無法定論,但這事可以用邏輯推斷一二。

首先就是美國在華情報竊取能力,到底有多強?

去年7月份,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出席一個論壇時,曾公開表態,說美國在華情報網絡重建,已經取得進展。

且不說他這是煙霧彈,還是真的取得進展了,既然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都表示,要“重建”對華情報網,那就說明,再之前,至少有一段時間,美國在華情報網基本被摧毀了。

而根據一些西方媒體早前的報道,美國在華情報網遭到重創,幾乎被連根拔起,是2012年前後的事情。

換句話說,在2012到2023年之間,這10年裏,美國對華情報滲透能力,是非常薄弱的,這是美國軍方自己也承認的事情。

而H-20,恰恰就是在這10年之中立項,研發,並且逐漸成型的。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是2011年,我國J-20戰機首飛的時候,美國軍方表現出來的震撼。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

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蓋茨,甚至因爲J-20在自己訪華的同一天首飛,將之視爲恥辱。

反過來說,如果美國軍方掌握了J-20研發的相關情報,又怎麽會對它的首飛如此震驚,以至于當成恥辱呢?

2011年,美國在華情報網還沒有受到重創,結果美國對J-20的相關情報,知之甚少;反倒是2012年以後,美國在華情報網被一鍋端了,以至于到2023年,美中央情報局局長才敢說重建情報網取得了進展,結果現在美國情報機構卻言之鑿鑿的說,H-20數據不如美國B-2、B-21。

他們情報網沒被連根拔起得時候,都搜集不到的情報,情報網被端了,反而能搜集到了?

這顯然不合邏輯,那麽問題出在哪裏呢?

美國對華情報是如何獲取的?

其實,如果了解美國對華情報,是如何獲取和處理的,就不會爲美國情報官員的胡說八道感到震驚了。

用兩個事情作爲例子。

第一是1962年前後,美國情報機構,對于中國核武器研究進度的情報獲取和分析能力。

衆所周知,1960年前後,中蘇徹底決裂,蘇聯撤走了全部援華的科學家,這其中就包括幫助中國研發原子彈的項目專家。從此之後,中國開始獨立自主的研發自己的原子彈。

美國人知道蘇聯撤走援華專家之後,頓時心中大定,斷言至少10年之內,中國研究不出核武器。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但沒想到僅僅2年之後,在我國蘭州、包頭兩個地方,分別建立起了鈾濃縮廠,美國人通過空中偵察,意外得知消息之後,也比較緊張,立刻派高空偵察機拍照獲取更詳細的情報。

然後他們得出一個結論,靠這兩座鈾濃縮廠,中國至少要到1967年前後,才有可能分離出可供制作核彈的原材料。

理由有二,第一是濃縮鈾的過程,需要離心機全力開工,而這是需要消耗龐大的電力資源的,當年蘇聯研究原子彈的時候,都因爲電力不足,經常弄得莫斯科停電,中國自然比不上蘇聯,因此電力供應方面,會制約中國提煉濃縮鈾的能力;

第二是鈾彈和钚彈的區別,簡單來講,這兩種原材料都可以制作核彈,但是钚元素更容易分離,鈾元素更不容易分離;反過來钚更不穩定,鈾則更穩定一些。

當時美國人認爲,中國技術落後,因此大概率會選擇容易獲取,但不太穩定的钚作爲核彈原材料,而用钚作爲原材料的話,由于其不穩定性,費時就更長。

用的好理解一點的方式,就是你要從成都去北京,飛機當然更快,但沒錢買機票,只好坐火車,雖然同樣能到北京,但速度肯定就慢了。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美國情報機構判斷,要到1967、1968年左右,中國才能研制出原子彈。

但事實上,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就爆炸了。

另一個例子,則是1993年我國銀河號商船在公海上,被美軍攔截,強制檢查的事情。當時美國之所以提出檢查,是因爲其情報機構得到了一個貨物裝卸單,上面說銀河號有運往伊朗的可用于制造生化武器的原材料。

93年銀河號商船事件

後來美國人強制一檢查,翻箱倒櫃的把銀河號全部搜了一邊,結果啥都沒找到。這固然是中國的恥辱,但也讓美國在國際上丟了臉,于是美情報機構就調查,這錯誤的情報怎麽來的?

調查來調查去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只是美媒模糊的報道,說美國情報機構逼得急了,在中國被收買的間諜就給出了這麽一份假的貨物裝卸單,至于這東西根本就是編造的,還是這名間諜弄錯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就可以清晰的體會到美國情報機構的運作特點。

第一,他們依賴于各種間諜技術,比如高空偵察機啊,竊聽信息之類的東西。在技術能覆蓋到的地方,情報能力就特別突出。

你比如美國中央情報局此前連默克爾的辦公室都監聽了,那麽對德國的高層情報,當然比較准確;

反之,技術覆蓋不到的地方,比如60年代的中國,跟美國基本不聯系,他們想安排竊聽,也根本沒機會。這個時候所謂的情報獲取,就只能靠分析了,自然不太准確。

第二,美國情報機構分析情報,往往有點“高高在上”的不著地感。簡而言之,就是世界第一當久了,凡事都喜歡跟自己比,覺得自己辦不到的事情,別人肯定辦不到。

但事實證明,美國只是綜合國力世界第一,不是幹什麽事都世界第一,很多他們辦不到的事情,中國能夠辦到。

第三,那就是美國情報機構的逐漸官僚化。簡單來講,就是上面的政客需要一個什麽信息,情報機構就會獲取指向這個信息的情報。

美國10多家情報機構標志

比如美國政客想要阻止中國和伊朗之間的正常貿易,美國情報機構就炮制出了“銀河號事件”。

在這種邏輯裏,情報准不准,根本不重要,對美國高層有沒有用,能不能讓情報官員因此被重視,才是最根本的。

搞清楚了美國情報機構的運行邏輯和基本特點,再來看其情報官員,說中國H-20根本不用擔心,也就不難理解了。

技術是不會騙人的

當下的五角大樓,只在每年固定的時刻,會說中國武器多麽多麽厲害,需要美國認真應對,那就是准備向美國國會要預算的時候。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時間裏,美國軍方都宣稱他們在武器裝備上遙遙領先中國,甚至在科技上也是。

比如某爲公司沒有用國産7納米芯片,量産手機的時候,美國也宣稱,中國至少還要5年,才能自己生産7納米芯片。

但技術是不會騙人的,東西生産出來了就是生産出來了,你不能把有的東西說成沒得。

關于H-20的問題也是一樣,一架戰略轟炸機,它最重要的技術就那幾樣,航電系統、雷達系統、隱身系統、以及動力系統。

殲20

在這幾個模塊之中,中國隱身戰機的制造能力,已經經過J-20檢驗了,航電和雷達,向來就是我們的強項,甚至比美國更先進,這也不用說。

唯一屬于短板的,是動力系統,也就是發動機技術。但在運20、殲20已經用上國産發動機的背景下,這個短板也不那麽短了。

簡而言之,不需要任何新技術,就以當前中國已經掌握,並且熟練應用于其它戰機上的技術爲參考,也知道轟20一旦面世,不說比美國最新的B-21戰略轟炸機先進,至少跟B-2還是能夠同台競技的,甚至還有一定後發優勢。

至于美國情報官員現在說H-20不如美國B-21,甚至B-2,也可以理解,畢竟B-21還沒批量列裝呢,要是現在說它已經沒有優勢了,美國國會老爺們,還怎麽肯給錢?

至于美國人是不是真的不擔心H-20,其實通過美國情報官員,特意把它拿出來說,並且強調美國不用擔心,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如果真的不擔心,就不會特意提起了。不過美國情報官員如此重視,卻也給我們一個清晰的信號,那就是福建艦海試之後,H-20恐怕真的要來了啊!

簡直喜大普奔。

6 阅读:3645
评论列表
  • 2024-05-14 16:04

    特斯拉汽車是美惰報網重要一環

  • 2024-05-14 15:43

    什麽都說了,又什麽都沒說,不知道裝知道

  • 2024-05-14 08:44

    局座說是轟6改

  • 2024-05-14 23:57

    情報人員怕不怕放一邊,美國總統和民衆怕就行了!

  • 2024-05-14 17:24

    最擔心的是中國提升核武數量[呲牙笑]

  • 2024-05-15 06:52

    八一建軍節,H20亮相,橫空出世

地球班往事

簡介:藍星是個班集體,五常是班委。地球班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