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利好引爆遊戲板塊!行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這些公司或受益!

私募排排網 2024-05-15 15:33:28

5月14日,遊戲板塊再度爆發,當日大漲超5%,板塊內,湯姆貓、大晟文化、凱撒文化漲停,寶通科技、掌趣科技、天舟文化、冰川網絡紛紛跟漲。

遊戲板塊爆發主要由三大利好因素引爆。5月13日,騰訊WeGame官方微博宣布,一年一度的發布會“遊戲之夜”將于5月19日晚上8點開啓。據介紹,今年遊戲之夜,准備了數十款新作等待與大家見面,也會帶來測試節點,上線時間以及制作人訪談等一手獨家消息。

網易遊戲13日也宣布,2024網易遊戲520線上發布會將于5月20日19:30舉辦,參與發布會的遊戲包括《燕雲十六聲》《螢火突擊》《漫威終極逆轉》《寶可夢大探險》《蛋仔派對》《指環王:紛爭》等。

另外,5月13日晚美股遊戲股遊戲驿站大漲74%,AMC 院線大漲78%,也給A股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刺激。那麽,遊戲行業規模有多大?哪些公司有望受益?

行業持續回暖,規模首次突破3000億元!

遊戲行業在經曆了前些年持續限制版號的情況,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不過,自2022 年 4 月遊戲版號重啓發放,此後步入常態化發放,國內遊戲市場迎來複蘇。

據東吳證券研報,數量方面,單月版號數量呈現穩中有升趨勢,並于 2023 年12月突破100個,2023年共發放978個國産版號,98個進口版號,合計1076個版號,2024年1-4月共發放428個國産版號,14個進口版號,合計442個,已達 2023 年全年版號數量的41%。質量方面,《黑神話:悟空》《地下城與勇士:起源》等諸多精品遊戲版號相繼獲批,版號質量穩步提升。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工委(GPC)、中國遊戲産業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3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3029.64億元,同比增長13.95%,這是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用戶規模達6.68億人,同比增長0.61%。

隨著遊戲行業的回暖,業內相關的A股遊戲公司在2023年的業績也普遍增長,過半A股遊戲公司2023年營收大增。財報數據顯示,在A股上市的29家遊戲公司中,17家公司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20家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盈利,其中三七互娛和世紀華通等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了增長。

中國遊戲企業加速出海!

在行業回暖的同時,中國遊戲企業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加強産業布局和研發投入,從全球市場看,遊戲出海是國內遊戲公司尋求新突破的重要戰略方向。相比國內,海外擁有更爲廣闊的市場規模,據伽馬數據發布的《2023 年中國遊戲出海研究報告》,2023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爲11773.79億元,同比增長6%。

中國廠商在發達國家當前市占率雖然仍然較低,但提升較快。在東南亞、印度等發展中地區,中國企業市占率已經極高,這些市場仍處于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階段,手遊行業正開啓高速增長。中國企業只要在此類市場穩住市占率,預期在未來3~5年中將享受當地市場高增長紅利。

隨著國內廠商全面出海,海外市場已經“藍海”變“紅海”,日韓、歐美、中東市場均被國內廠商逐步攻克。

2023 年中國廠商自研遊戲海外收入達164 億元,同比下降6%,主要受疫後海外移動遊戲整體市場規模有所回落。2024一季度中國廠商自研遊戲海外收入達 41 億元,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5%,同環比雙增。

這些遊戲公司或受益!

從産業鏈看,遊戲産業鏈主要由上遊遊戲研發、發行商,中遊渠道分銷商以及下遊終端用戶組成。

上遊遊戲研發商負責遊戲開發和制作,發行商則負責遊戲的修改更新、活動運營、市場投放等工作。在上遊環節,當前遊戲市場已從授權IP方式轉爲原創IP方式爲主,IP持有方流水分成約爲5-10%;而遊戲開發商的流水分成約爲15%-25%。

在中遊環節,遊戲發行商主要負責遊戲的市場推廣和運營,部分遊戲大廠(如騰訊、網易等)已將遊戲研發與發行一體化。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行業存在一個難以攻破的“不可能三角”,即難以同時兼顧研發成本、研發效率與産品質量。從去年到今年,在AIGC加持下,遊戲産業有望打破“成本、效率、質量”的不可能三角。

生成式AI的廣泛應用,能夠根據文本生成語音、根據主題生成場景、根據二維圖像生成三維模型等,極大提升遊戲的策劃、音頻、美術、程序等環節的生産力,壓縮遊戲整體項目的研發周期與人員規模,大幅降低遊戲制作成本。

筆者根據Choice數據、上市公司資訊等篩選出了AI遊戲、遊戲出海公司,供讀者參考。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准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所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于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注明作品來源爲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0 阅读:3

私募排排網

簡介:查私募,查排名,就上私募排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