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買車容易養車難?新能源車險問題出在哪了?

江瀚視野 2024-05-19 14:20:30

最近一段時間,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一個全新的新能源時代已經到來了,然而就在這個大背景下,新能源車買車容易養車難的話題沖上了熱搜,大家不禁想問新能源車的問題出在哪了?

一、新能源車買車容易養車難?

據金融界的報道,新能源汽車可謂是當下的"香饽饽",銷量蒸蒸日上,滲透率一路高歌猛進。然而,對于一些新能源車主來說,買車容易養車難,尤其是在保險這個問題上,簡直讓人頭大如鬥。

近期,不少新能源車主吐槽,車險保費不降反升,續保時還遭遇拒保,這讓他們犯了難。小陳就是其中一位,去年買了輛新能源車,今年續保時發現保費比去年貴了一大截,足足上漲了上千元,讓他直呼"肉疼"。

據了解,2022年新能源汽車商業險件均保費高達4139元,一款近30萬元的新能源車保費接近7000元,與一輛50萬元左右的燃油車保費相差不多,著實不便宜。更讓人費解的是,今年以來,多家新能源車企紛紛宣布降價或推出限時優惠,但車險保費卻逆勢上漲,這是幾個意思?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家對新能源車實行補貼政策,投保時按照補貼前的車價計算,導致保費較高。此外,新能源車險賠付率平均接近85%,保險公司面臨承保虧損壓力,只能通過提高保費來對沖風險。

不僅保費高得嚇人,續保時還可能遭遇拒保,這讓新能源車主們更加糟心。有車主反映,因爲行駛裏程超過2萬公裏,或者車型因車企經營問題停産,就被保險公司拒之門外。這些拒保理由聽起來有些牽強,但車主們卻無可奈何。

二、新能源車險問題出在哪了?

新能源汽車,以其環保、節能的優勢,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普及。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爲日常出行的工具。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一系列問題也隨之浮現,其中最爲突出的便是保險費用較高的問題,買車容易養車難得問題該咋看?

首先,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初期,政府爲鼓勵消費者購買,提供了大量購車補貼,使得新能源汽車的終端售價顯著降低。然而,保險費用的計算通常基于車輛的原始購置價格而非補貼後售價,這就意味著消費者盡管享受到了補貼優惠,但在購買車險時仍需按照補貼前的較高原價支付保費。這種價格差導致了消費者感知到的保險負擔加重,尤其是在補貼退坡或取消後,保險費用與實際購車支出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加劇了“買車容易養車難”的感覺。

其次,新能源汽車保費高于同級別燃油車,主要原因在于其特有的風險特征與高昂的維修成本。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價值占比較高,且技術複雜,一旦發生事故,修複或更換成本極高。同時,新能源汽車普遍搭載大量傳感器、智能設備,這些精密部件不僅本身價格昂貴,而且在事故中受損概率較高,修複難度大,進一步推高了維修成本。此外,部分新能源車型更新換代速度快,部分零部件因産量低而供應緊張,導致維修成本居高不下。保險公司基于以上風險因素,不得不設定較高的保費以覆蓋預期的賠付支出。

第三,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高于傳統燃油車,主要源于其智能化集成度高和車身結構特點。一方面,智能化功能的廣泛應用使車輛對碰撞、振動等事件的敏感度增強,輕微事故也可能導致傳感器、顯示屏等關鍵部件受損,從而觸發保險索賠。另一方面,電池組作爲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組件,其安裝位置往往較低且占據較大空間,易在碰撞中受損,且一旦發生電池損壞,可能存在起火、自燃等安全隱患,處理成本和風險均顯著高于燃油車常規事故。

第四,新能源汽車保險曆史數據積累較少,尤其對于近年來快速叠代的新車型,保險精算缺乏足夠的參考依據。早期車型可能存在較高故障率,這些數據被納入整體風險評估,可能導致新型號車輛的保費被過高估計。同時,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迅速,安全性能不斷提升,但保險定價未能及時反映出這些改進,使得現有保費水平未能准確反映新型車輛的實際風險狀況。

第五,要解決新能源汽車保險費用較高的問題,最根本的方法是降低新能源汽車的整體成本,包括車輛的購置成本和維修成本。這需要汽車制造商不斷優化設計,提高生産效率,同時還需要研發更加經濟實惠的替代零件和技術。此外,保險公司也需要根據新能源汽車的實際風險情況,調整保險費率,使之更加合理。

0 阅读:121

江瀚視野

簡介:互聯網與金融的有機結合,資深互聯網金融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