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年營收千億元産業鏈,中國紅牛“50年協議”真相

芸希 2024-05-14 03:51:54

中外紅牛打了7年官司,至今大部人還認爲,是泰國許家不讓中國紅牛使用“紅牛商標”了。其實這場糾紛背後最重要的是,這枚商標背後是這只現金牛帶來的源源不斷的生意。

紅牛在全球有三個獨立的經營體系:奧地利紅牛、東南亞紅牛、中國紅牛。三頭牛各賣各的,相互沒有關系。就商標而言,按照紅牛的合資體系運作慣例,那麽奧地利紅牛的商標是奧地利紅牛公司的,東南亞紅牛的商標是泰國天絲的,中國紅牛的紅牛商標應該注冊在合資公司中國紅牛的。但實際上在中國,32類紅牛系列商標(鬥牛圖、RedBull、漢字紅牛)大部分注冊在泰國天絲和紅牛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名下,是共有商標。

回到中國紅牛創立之初,1995年,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不僅解決了紅牛在國內“准生證”難題,而且堅持要使用“鬥牛”圖案商標,“七下江南”,浙江金華鬥牛遊樂中心才將“鬥牛”圖案商標轉讓出來。1996年1月13日,深圳中浩公司與金華鬥牛遊樂中心和金華市乳品實業有限公司就轉讓 “鬥牛”圖案商標達成三方協議,三方協議第七條指定給合資公司使用,鬥牛圖商標才得以最終落地,否則這枚紅牛商標長什麽樣就很難說了。

提及紅牛商標,不得不提1995年11月10日,中泰雙方簽訂的一份“協議書”(即50年協議書),這份協議書核心條款是中國紅牛是紅牛飲料在中國境內唯一合法生産和銷售者,如果加一個期限,這個期限是50年。中食公司曾提及該份協議的簽署背景,按照當時的政策規定,紅牛飲料屬于限制類的外商投資項目,政府審批合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0年,後來工商登記營業期限獲批的是20年。鑒于這種情況,中食公司表示,當時各方的共同意見是:合營期限爲50年不變,約定期滿後再辦理延續登記。因此,50年協議是中國紅牛合資的前提和憲章性文件。

中國紅牛將這份協議書原件找到後,其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已經陸續得到多個法院和仲裁機構的認可,近日,北京四中院的一審裁定已經被北京高院裁定撤銷,有關50年協議書的爭議,目前已經在深圳、北京兩地審理。

此外,“鬥牛圖+RedBull+簡體紅牛”這枚組合商標,泰國天絲2017年5月16日才提起申請,目前(2024年1月3日查詢)從國家商標網查詢狀態仍在爭議審查中。

中國紅牛一手打造了中國飲料市場的奇迹,連續10年每年銷售額穩定在200億元,相關受益的是上百萬人就業和年收入上千億元的産業鏈。契約嚴守是基本的司法原則,持久紛爭極限拉扯,甚至將中國數千家商戶拉進訴訟和糾紛的泥潭,可能是一個雙輸的結果。

0 阅读:0

芸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