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結局拍得到底有多荒唐?看的我想口吐芬芳,她的演技太不能忍

水姐聊劇 2024-05-16 12:41:44

爲啥好好一部高開懸疑劇,要搞這麽個似是而非的結局呢?

這是我昨天中午第一時間看完《新生》大結局的反應。

後來我發現這劇還有彩蛋,要晚上6點才更新,于是又滿懷希望地等待,期望能再來個反轉,把這坨稀爛的結尾拯救一下,沒想到,彩蛋也說的不清不楚。

大結局中,用了很長一段篇幅,講陳佳佳和劉默的戀愛史,演劉默怎麽陪陳佳佳遊玩,兩人嬉笑打鬧,又怎樣在差點接吻的關頭,被陳樹發抓到。

揭開劉默的身份,需要這麽細致的展示戀愛過程嗎?

還是大結局剪了很多不能過審的東西,只能用這段湊時長?

原來,陳佳佳開車是去找劉默,還知道劉默在哪個地方開專車,有劉默的新手機號。

這說明陳佳佳和劉默又重新聯系上了,畢竟倆人朋友圈不一樣,應該沒有共同的朋友。

那費可離開這麽大的事,陳佳佳都不能提前跟劉默發信息說一下嗎?

更讓人難受的是,結尾塑造了一朵盛世白蓮花——何珊。

這個人設啊,真是太令人討厭了。

全程都持著“道德”的尚方寶劍,對陳樹發、蘇倩、程浩和張萱進行審判,可到了自己身上,只會對費可說,“我不會爲我的誠實,向你道歉”。

嘴上說費可高中時給她記了滿滿一摞筆記,可她在成大碰到費可時,眼中是滿滿警惕,一點也沒有曾經的情愫。

這一點啊,不知道是劇情設定,還是演員演不出來。

有網友評論飾演何珊的周依然,“演技沒有層次,演不出來複雜的感覺”。

本來周依然憑借熱播的《我的阿勒泰》,應該咖位飛升的,可同期播出的《新生》中,數她的演技最拉垮,全程一個表情。

無論是聽別人講故事,還是時隔多年見到費可,何珊都是冷著一張臉。

不過,彩蛋中何珊說自己肯定是好人後,從微笑變成陰險的表情,也許預示著反轉。

如果全劇都是何珊筆下記錄的故事,關于她的部分,都經過了美化,那麽整部劇的邏輯就能說得通了。

實際上,何珊的人設,應該是像原著那樣,是和費可一樣的利己主義者。

她就是舉報了費可,因爲他們兩個人在競爭同一個保送成大的名額(演員在彩蛋中說,拍了一版這個情節)。

高中時,何珊跟費可也並不熟悉,所謂的兩人在天台暢想未來,費可給她記筆記的情節,費可爲救她而死,都是何珊幻想出來的。

畢竟他倆也不在一個班,費可怎麽可能提前知道何珊回學校上課的日子,還提前去他們班,把筆記放在她桌上?

這種猜想有個佐證,是大結局中何珊回到高中的天台,發現牆上沒有她和費可寫的字。

也許是他們根本就沒寫過,也可能是十幾年過去,字迹已經消失。

但如果何珊也有黑暗面,爲啥不能明明白白地說出來,非得讓演員在彩蛋裏似是而非地說一兩句?

還嫌觀衆日子過的不夠窩火,想再來添把火嗎?

大結局還有很多坑沒填,比如小喬、費可和劉默都會斜立可樂瓶,到底有啥用意,之前那麽多特寫鏡頭白給了?

何珊說,費可被徐歐拆穿身份後,她就再也沒見過費可。

那費可去哪了?怎麽混了4年,然後在成江理工大學認識了張萱?

小喬明明是被費可舉報的,爲啥出獄後,還跟費可是好兄弟,幫他作假茶葉和學曆證?

何珊說費可騙的錢,一分也沒花,那這些錢去哪了?

這部劇爛尾,蕞大的問題,是缺費可的視角。

如果再補充上費可看待何珊、蘇倩等人的角度,才能填上這些坑。

雖然有第二部,但導演說,第二部是一個全新的故事,目測跟第一部關系不大,也不會填坑。

那爲啥不能多拍一集,把問題都講講清楚?

設懸念得適度,才能既讓觀衆過瘾,又能勾起大家對第二部的期待。

如果一部劇的結尾全是懸念,讓觀衆覺得自己被騙了,想口吐芬芳,那誰還能期待第二部呢?

難道再被騙一次嗎?

蕞後,我還想說,程浩是唯一對費可有真心的人。

被騙了2000多萬,也會在飛機上尋找跟費可相像的身影,還會第一時間沖上去救費可,還會回頭看費可的遺體。

程浩,你的感情,雖未明說,但大家都懂!

0 阅读:117

水姐聊劇

簡介:追熱劇,品劇情,分享劇裏劇外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