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孩子進入青春期,更容易和媽媽結仇?4個原因悲哀又難以逃避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2024-05-07 15:37:15

執筆:彩蛋爸爸

親戚家請客吃飯,但是飯桌上,鬧了些許的不愉快。

事情很小,就是寶媽讓女兒去給大家買冰淇淋,問了大家需要什麽口味,女兒要下去買的時候,寶媽又問:“記住了嗎?一共是3個布丁……”

寶媽的話還沒說完,女兒就憤怒了:“你當別人是傻子嗎!就你聰明,別人都不懂!”

那怒吼聲,有點嚇人。

寶媽很生氣,但是這麽多人在,硬生生憋住氣,沒說什麽。

然後16歲的女兒,邊出門,邊罵罵咧咧的。

寶媽在女兒出門後,傷心地說:“小時候多乖巧啊!我一手帶大的孩子,現在跟我像仇人一樣,對爸爸和爺爺奶奶,倒不止于此,哎,我這是造了什麽孽!”

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一個家庭中,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了,那麽,更容易和媽媽結仇。

爲什麽?

這是很多母親所不能理解的,我們明明那麽愛自己的孩子啊!

看完下面的原因,寶媽們就知道了,原因很悲哀,但是又難以逃避。

爲啥孩子進入青春期,更容易和媽媽結仇?4個原因悲哀又難以逃避

原因一:媽媽是真的唠叨

有一說一,一直覺得彩蛋媽媽以前不是個唠叨的人,但是面對兒子,她總是顯得格外唠叨。

其實也能理解。

一來,孩子有時候不回應,又或者覺得很重要,媽媽便會多說幾遍;

二來,生怕孩子記不住、走錯路,媽媽忍不住多唠叨。

總之,因爲愛孩子,所媽媽很唠叨。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真的會覺得很煩!

唠叨太多了,便是負擔,這份負擔,會讓青春期孩子原地爆炸。

原因二:誰管,誰就是仇人

誰管孩子比較多?

自然是媽媽!

擔心孩子冷,必須穿秋褲;

擔心孩子學習會落下,會對孩子的學習嚴格要求;

擔心孩子早戀,所以恨不得每天耳提面命,甚至窺探孩子的隱私……

在這樣的“管控”之中,自我意識高漲的孩子,又如何能夠接受?

所以,他們便會用自己的力量,去對抗這份管控,逐漸地,和媽媽就成爲“仇人”。

原因三:媽媽不再無所不能

小時候,我們是孩子的榜樣,在孩子眼中,媽媽是無所不能的。

但是隨著年歲、見識的增長,孩子會知道:原來我的媽媽不過如此。

辦公室的一位寶媽說,她來上班,是因爲被青春期兒子的一句話給刺痛了,兒子說:“爲什麽別人家媽媽有自己的事業,你每天就圍著竈台轉?”

或許有的家長就會給孩子灌輸“全職媽媽也很累”的觀念,但是,這時候的孩子,可不是這麽想的,畢竟他們毫無體會。

在別人無論多麽優秀、勤勞的媽媽,在叛逆期孩子的眼裏,媽媽滿是缺點。

比如,事業成功的媽媽,在孩子眼裏,是一個不陪伴自己、只知道賺錢的媽媽;

比如,照顧好孩子老人的媽媽,在孩子眼裏,就是一個不能實現自己價值的家庭主婦;

比如,賺錢不多的媽媽,在孩子眼裏,就是一個不求上進、沒有本事的媽媽……

總之,叛逆期的孩子,總能在媽媽的身上看到各種缺點,然後,他們會覺得媽媽自己都做不好,憑什麽管我?

原因四:媽媽更愛孩子

這個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最悲哀的。

鄰居家有個上初中的女孩,不想上學,用輕生來威脅媽媽,最終,媽媽爲了避免悲劇的發生,答應了讓女孩休學在家。

孩子爲什麽能夠輕松拿捏自己的母親?

因爲,他們心裏清楚地知道,媽媽是愛自己的,即便自己沒有意識到,但是,這個本能的認知,會讓他們“有恃無恐”。

青春期的孩子,很精的,或許看外人看不清,但是卻很懂得父母的弱點、特點,然後也知道用什麽樣的方式,讓媽媽氣得跳腳,拿自己無可奈何。

他們也不是不知道如何讓媽媽開心,只是,他們不願意。

只因爲,媽媽太愛孩子了。

彩蛋爸爸寄語

所以看完這些,你知道爲什麽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和媽媽結仇了嗎?

一切,都起源于愛。

愛的方式、深度不對,那麽便會引起叛逆。

所以,我們得“愛”對了,還要“愛”得有分寸。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心理特征,那就是: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

所以,我們不能再將他們當小孩子看待,各種去管教。

1 阅读:505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簡介:我是開心果的媽媽,一起來聊育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