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特種部隊魏武卒:擊敗50萬秦軍,真正的戰爭兵器,72戰未嘗一敗!

曆史可以很好看 2024-02-17 18:33:52

戰國時期,有一支極爲恐怖的軍事力量,他們的戰績令人驚歎,他們就是魏國的魏武卒。

雖然他們曾創造了72戰未嘗一敗的輝煌戰績,並以5萬士兵大敗50萬秦國大軍,但他們也憑借這樣的強悍實力迅速滅亡。

那麽,爲何魏武卒如此強大?其他國家不效仿呢?

戰國初期,魏國成爲七國中首個實行變法的國家,國力逐漸增強。

爲改變自身處于四戰之地的不利局面,魏軍于公元前419年西渡黃河,入侵秦國的河西地區。

然而,他們的起初戰事並不順利,秦軍在黃河沿岸打造防禦工事,阻止了更多的魏軍渡河,雙方進入了長期對峙的狀態。

戰國版圖

就在這時,衛人吳起離開魯國投奔魏國,並憑借出色的軍事能力獲得了魏文侯的信任。正是吳起的加入,魏國組建了一支極其恐怖的重裝軍隊——魏武卒。

吳起變法

吳起率領魏武卒攻秦後,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他們占領了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和元理,並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攻克了鄭縣、洛陰和郃陽等地。

吳起

魏武卒共創造了72戰,64勝,8平的輝煌戰績。

魏國在戰後設立了河西郡,並任命吳起爲河西郡守。魏國的崛起成爲了秦國的心腹大患,于是秦國在19年後出動50萬大軍,企圖奪回河西地區。

這場被稱爲陰晉之戰的戰役中,魏武卒以5萬人之力大勝秦軍50萬人。這場戰役的真實性仍有爭論,但無論如何,魏武卒的戰鬥力令人震撼。

陰晉之戰

此外,魏武卒還在公元前405年與龍澤大敗齊軍,全軍覆滅,並于次年攻入齊長城,使齊國上下震驚。

然而,隨著魏文侯去世,魏國的國君治軍思想發生了極大變化,導致國家四面受敵,國力不斷衰減。此時魏武卒元氣大傷,在龐涓的帶領下參與了馬陵之戰,此後一蹶不振,最終被秦將白起擊敗,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馬陵之戰  主將龐涓戰死

那麽,爲何魏武卒在他們剛出道時就能達到巅峰水平呢?

首先,魏武卒的選拔標准非常苛刻,士兵必須具備身披重甲、手持長戟、腰帶鐵箭、攜帶三天軍糧,並能在半天內急行百裏的能力。

魏武卒武裝

同時,魏武卒的紀律也極爲嚴格,士兵必須絕對服從指揮,以保持整體戰鬥力。

此外,魏武卒在武裝裝備和訓練方面都非常投入,武士們得到了豐厚的物質待遇和高社會地位,他們免除了徭役和賦稅,甚至可以靠軍功獲得爵位,這爲他們提供了刺激和動力。

吳起在魏武卒組建後進行了嚴格的軍事技能訓練,包括單兵技藝、陣法、編隊以及聯絡記號,重視骨幹先鋒的帶頭作用,致力于在短時間內將全軍軍事素質提升到巅峰狀態。

魏武卒采用的編制靈活且重組能力強,即使戰敗也能迅速恢複。

魏武卒的編制

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軍隊仍沿用兵農合一的舊制度,百姓對兵役的積極性遠不及魏武卒,再加上治軍思想和軍隊編制的差距,使魏武卒在單兵作戰能力和單位協作方面遠超其他國家。

然而,魏武卒之所以無法被其他國家效仿,是因爲他們的組建需要雄厚的國力支撐,而變法後的魏國國力雖強,但仍難以維持這支只有5萬多人的軍隊。

此外,魏武卒的訓練和培養周期長,需要大量財力和時間投入,一旦遭遇挫敗,會導致候補力量不足,甚至前功盡棄。

因此,魏武卒的強大與選拔標准、治軍思想、軍隊編制以及士兵待遇密不可分。雖然其他國家無法效仿,但魏武卒的存在仍然彰顯了魏國在戰國時期的強大實力。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 2024-02-18 08:58

    小便的知識面真廣,龐消是在馬陵之戰中被殺,對的,對手是秦將白起?小便是真的厲害,把不同時代的人都能捏在一起,比關公戰秦瓊還厲害。

    曆史可以很好看 回覆:
    感謝指正,已修改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