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杜鵑管理區:黨建引領綠色經濟興林富民

天眼新聞 2024-02-27 00:01:26

“王禮俊戶,分紅935塊,你數一下,在名單上簽字。”在百裏杜鵑管理區普底鄉紅豐村一年一度的分紅大會上,農戶們正在等候村裏項目分紅發放。此次分紅資金來來源于紅豐村林下天麻種植項目收益,每戶貧困戶可分紅935元。

近年來,百裏杜鵑管理區堅持以黨建爲引領,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優化林下産業布局、創新林下産業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條“靠山養山、興林富民”綠色生態産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黃泥鄉科技特派員指導群衆種植天麻

黨建引領 夯實産業基礎

百裏杜鵑管理區依托黨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賺林下生態錢,走鄉村振興路。

作爲曆史悠久的丹砂之鄉,沙廠鄉因開采冶煉“朱砂”而得名,曆來就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但是長期以來中藥材種植較爲零散,不成規模。

在探索中藥材種植“産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之路上,沙廠鄉堅持黨委統籌促發展,集轄區六個村黨組織領辦集體合作社之力,成立了鄉級六和公司。通過發揮鄉級平台公司圍繞資源要素配置“統前端”、圍繞市場開發“統後端”的作用,從育種、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參與全産業鏈發展,以銷定産規模化發展,爲做精做強林下中藥材産業提供有力保障。

“我們不只是想單純發展林下種植,還要把中藥材種植和旅遊康養結合起來,延伸産業附加值。”對于林下中藥材的發展方向,沙廠鄉組織委員皮嬌嬌很有信心。依托林下中藥材種植,沙廠鄉盤活閑置資源,大力發展中醫藥康養避暑産業,建成了集中草藥種植、研學、觀光、養生爲一體的固園中草藥康養體驗中心,並與鬥百草、遊百病、踏百草、尋百寶等當地傳統文化活動結合起來,不斷豐富中醫藥康養避暑遊內容,吸引遊客八方來聚。

紗廠鄉固園中草藥康養體驗中心

林下中藥材産業越走越紅火,沙廠鄉已種植了包括杜鵑蘭、蜘蛛香、淫羊藿、黃精、重樓等各種名貴中藥1400畝,産值預計4000萬元,並帶動1412戶4981名群衆參與其中,提供了2萬余人次臨時就業。林下中藥材産業不僅鼓了當地群衆的“腰包”,還成了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劑良方”。

人才助力 激活內生動力

“種麻要平行擺放,緊靠菌棒,用腐殖質土填平空隙……”在普底鄉紅豐村天麻種植基地,貴州雲上烏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專家潘成正在爲群衆耐心細致地講解天麻種植注意事項。

貴州雲上烏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爲百裏杜鵑管理區天麻産業龍頭企業,天麻産品暢銷國內外。爲了確保優質天麻來源,該公司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在百裏杜鵑管理區發展林下天麻、冬荪種植,並選派技術專家指導種植。作爲“天麻技術講師”的潘成,經常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技能培訓,給廣大農戶傳授天麻種植和加工技術。近3年來,潘成累計集中指導培訓農民1800余人。

林下經濟發展,人才是基礎。按照“産業+農戶+專家”的模式,百裏杜鵑管理區在轄區範圍內摸排人才資源,建立特色林業技術人才庫和“土專家”隊伍,納入全區林下産業人才庫263人,深入開展林下經濟指導服務工作,對林下種植養殖基地實行“一對一”包保,加強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戶等經營主體的政策宣傳和跟蹤服務。同時,從涉林部門優選20名優秀技術骨幹作爲科技特派員,精准選派到林下經濟産業鏈上,著重解決基層林下産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爲林下産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助力廣大農戶學懂、弄通、用實。

大水鄉營山村茶林養雞

通過發揮林下種養殖農技人才隊伍作用,持續爲産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動産業逐步走向規模化、品牌化。如今,百裏杜鵑管理區的天麻種植面積已超過4000多畝,年産值達5000余萬元,天麻産業已成爲百裏杜鵑管理區重要的特色産業之一。

創新模式 推動興林富民

走進大水鄉營山村生態茶園基地裏,放眼望去,山谷溝澗縱橫,山腰上茶園翠綠,梯田層層,一群群散養的土雞正在茶樹叢中悠閑覓食。

“我們通過利用茶園養雞,既做到一地兩收,也實現種養循環。”營山村黨支部書記王錫梅介紹。營山村黨組織領辦集體經濟實體通過探索茶園養雞這一新的生態農業模式,建立“以飼代肥”“以雞防蟲”和“以雞除草”的茶園生態,跟單一種植茶葉的茶園相比較,不僅僅多出了養雞收入,還能節省種植成本,提升生態茶葉品質。2023年,營山村林茶養雞實現經營收入10萬余元,20余戶群衆戶均增收2000元。

開展天麻種植技術培訓

百裏杜鵑管理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衆的優勢,以黨建引領産業發展,科學謀劃林下産業布局,不斷提高林地資源利用率和提升林産品産量産值。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機制,構建“林下種、林中養、林裏采、林間遊”相結合的立體林業綜合發展模式,建成百裏杜鵑管理區食用天麻林下集約化栽培基地建設及加工建設項目、仁和鄉永興社區林下養蜂示範點、金坡鄉化窩村林下錢茯種植等林下産業片區,把林下經濟産業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有效提升全區林下産業規模化水平,提高林地利用率、産出率。

截至目前,全區經營和利用林地面積18.92萬畝,其中,森林景觀利用4.14萬畝、林下種植4.48萬畝、林下養殖6.04萬畝、林下采集4.26萬畝,實現産值3.21億元,成功走出了一條林下“掘金”綠色發展之路的好路子。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朝政

通訊員 汪子人

編輯 周陽

二審 謝朝政

三審 李凱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