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有一位國軍將領被日軍視爲“最可怕人物”,是誰?

一更曆史 2024-03-31 21:35:07

十四載抗戰,無數將士爲抗擊侵略者抛頭顱,灑熱血。許多國軍將領亦同仇敵忾,率部上陣與敵厮殺,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初期,有一位國軍將領被日軍視爲“最可怕”。這位將軍名叫馮治安,當時僅爲一名師長。

1896年,馮治安生于河北故城縣東辛莊村。少年從軍,最初在馮玉祥的麾下擔任夥夫。北伐戰爭結束後,他追隨馮玉祥參加中原大戰。

由于西北軍慘敗,其殘部被張學良改編爲第29軍,由宋哲元擔任軍長,馮治安則擔任29軍第37師師長。

此時的馮治安明面上雖是師長,但卻是第29軍的主要領導。

那時的中國北方不太平,既有軍閥混戰,還有日寇虎視眈眈。1935年華北事變爆發後,日軍頻頻挑釁,蔣介石則以國力不足爲由,主張忍辱退讓。

馮治安在對待日軍屢屢挑釁的態度上,旗幟鮮明地要“以牙還牙,堅決抵抗”。

正因如此,在長城抗戰中,他率領37師一馬當先,用手中的大刀痛擊日軍,取得了著名的喜峰口大捷。

1937年5月,即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不久,時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修祖墳,回到山東老家。

離開北平前,宋哲元把29軍的外交權交給了副軍長兼北平市市長秦德純;軍事指揮權交給了時任29軍37師師長、河北省主席馮治安,並任命後者代理軍長職務。

此時的北平局勢並不太平,當時日軍大張旗鼓地開到盧溝橋和宛平城一帶,進行頻繁的軍事演習,規模一次比一次大。

對此,29軍全體官兵義憤填膺。面對日軍的挑釁,代理軍長馮治安下令:要和日軍的演習針鋒相對,今天日軍在哪裏演習,明天29軍就要在同樣的地方進行演習。而且要演出威風,演出高水平。

針對這一情況,日軍便把馮治安視爲眼中釘。

當時日本駐華特務機關將國民革命軍29軍,還有冀察政權重要領導進行分類鑒別,共有“親日派”“知日派”和“抗日派”三個大類。

馮治安不僅被劃分爲“抗日派”,還單獨戴上了“頑固抗日派”的帽子。

時任日本特遣軍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在其回憶錄中就特別提到:馮治安是29軍頭號實權人物,被日本軍方視爲最可怕的人物!

不過,盡管有這位“最可怕”的人物駐守北平,七七事變最終還是爆發了。

1937年7月7日上午,大批日軍到盧溝橋北側龍王廟一帶進行軍事演習。

當天夜間10點,日軍謊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立即進入宛平城進行搜查,駐守官兵立即拒絕。日方隨即調動駐豐台日軍第三大隊,團團包圍宛平城。

29軍37師110旅旅長何基沣向馮治安彙報這一情況,馮治安明確指示: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寸土都不許讓,可采取武力自衛處置方法。國家存亡在此一舉,若有沖突,盧溝橋是你們的墳墓。

囑咐完何基沣之後,馮治安立即與秦德純、張自忠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先報告國民黨中央,請宋哲元火速從山東返回北京坐鎮指揮;馮治安到長辛店指揮作戰,秦德純和張自忠留在北平。

不久,馮治安召集37師將領開會,並下達了“武力抗敵”。在馮治安的堅決態度影響下,37師官兵奮起抵抗,多次擊退日軍。

另一邊的日軍則以航空部隊集中威力,准備消滅抵抗最頑強的37師,甚至還叫囂要對29軍全體采取強硬措施,點名處罰“責任者”馮治安。

一天後,中日雙方代表在宛平城進行談判,日方代表雖承認“失蹤”士兵已歸隊,卻仍然無理要求中國軍隊應該立即撤出宛平城,以便日軍進入城中,具體調查“失蹤”原因。

面對日方的無理要求,中方代表斷然拒絕。談判正進行過程中,日軍突然炮轟宛平城,同時向盧溝橋北側的平漢鐵路發起進攻。

7月8日傍晚,馮治安派敢死隊到宛平夜襲龍王廟,他揮舞大刀奮勇殺敵,守住了陣地。

三天後,後馮治安在一封電文中明確寫下這麽一句話:全軍將士已經具有決死與決戰決心!

1937年7月16日,29軍發表戰字第一號令,任命馮治安爲總指揮統一指揮。

幾天後,形勢急轉直下,日軍突然向通縣方向增兵。馮治安則指揮37師官兵浴血奮戰,多次粉碎日軍進攻,直至29軍全軍奉命撤出北平,日軍始終未能如願攻下盧溝橋和宛平城。

盧溝橋事變爆發代表著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被拉開,在這場事變中,馮治安堅決抗日的態度,用武力回應的手段,讓日軍始料未及。

在戰鬥進行的20多天裏,馮治安臨危不亂,率部以寡敵衆,極大程度提振了全體國民的抗日信心。

他之所以被日軍視爲“最可怕”的人物,原因就是馮治安敢于向敵人亮刺刀。

無論裝備人數多寡、優劣,馮治安發揮出中華男兒特有的血性,寸土不讓又寸土必爭,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馮治安29軍擴編爲第一集團軍,宋哲元擔任總司令,馮治安擔任副總司令兼前敵總指揮和第77軍軍長。

1938年10月,59軍和77軍合並組建第33集團軍,張自忠擔任總司令,馮治安擔任副司令。

1943年,馮治安率部參加常德會戰;1945年8月,馮治安擔任第三綏靖區司令長官。淮海戰役開始後,第三綏靖區所轄59軍、77軍共2萬余名官兵,在副司令長官何基沣、張克俠的率領下,于徐州起義。

1954年12月,馮治安因腦溢血病逝。

馮治安去世之後,好友秦德純送上挽聯:“喜峰口論第一功,盧溝橋肇千秋業”。

參考文獻:

[1]王中天.“盧溝橋事變”中下令抗擊日軍的馮治安將軍[J].檔案時空,2014(11):19-22.

[2]趙旭.馮治安的河北省政府主席生涯[J].文史精華,2011(S1):30-31.

5 阅读: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