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 iPad Pro上的“雙層串聯OLED”屏,是什麽黑科技?

機智貓 2024-05-08 14:05:18

昨天晚上的蘋果新品發布會,蘋果終于帶來了盛傳已久的OLED版iPad Pro。全新iPad Pro這次帶來了一項全新的“雙層串聯 OLED”技術,官方表示在該技術加持下的iPad Pro的屏幕,在XDR顯示效果上已達到“全新水平”。

那麽很多人就要問了:什麽是雙層串聯OLED?它跟我們現在使用的主流的OLED屏幕又有什麽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什麽是串聯式OLED?

衆所周知,OLED技術自20世紀末商業化以來,一直是顯示技術領域的明星。與傳統的液晶顯示屏(LCD)相比,OLED以其自發光特性、快速響應、超薄設計和可彎曲性等優勢,成爲高端的顯示設備首選顯示技術。

在新款的iPad Pro上,蘋果抛棄了之前的mini LED方案轉而采用OLED屏幕的原因,也是因爲OLED材質具備的上述天然優勢。也正是因爲采用了OLED材質,新的iPad Pro才能做到不可思議的5.1mm的機身厚度。

然而OLED技術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壽命。尤其是在高亮度下,OLED屏幕的有機發光材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可能導致屏幕出現“燒屏”或“彩虹效應”。爲了解決壽命的問題,OLED又只能盡可能降低亮度。相較于LCD,它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實現亮度和壽命二者的有機結合。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一直在探索新的OLED結構設計。串聯式OLED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它通過將兩個OLED器件疊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顯示技術。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兩盞燈,串聯起來一起發光,會比單獨一盞燈更亮。串聯式OLED也是類似的原理,它通過將兩層OLED像夾心餅幹一樣疊加在一起,使得屏幕可以發出更亮的光,同時還能減少耗電量。

雙層串聯式OLED的工作原理也是如此。一個OLED像素由陽極、陰極和夾在中間的多層有機材料構成。當電流通過時,陽極會發射出空穴,陰極會發射出電子,這些空穴和電子在有機層中相遇並複合,産生光。在串聯式OLED中,這種結構被複制了兩次,形成了兩個發光層。這兩個發光層通過一個電荷産生層(CGL)連接在一起。當電流通過時,一部分空穴和電子在第一個發光層中複合發光,剩下的空穴和電子穿過CGL,在第二個發光層中再次複合發光。

串聯式OLED有哪些優勢?

這種設計帶來了幾個顯著的優勢:

首先就是相較于單層OLED,雙層串聯式的亮度極大提升。還是前面那個例子,在一個房間中,開兩盞燈肯定比開一盞燈更亮。由于有兩個發光層,串聯式OLED的亮度理論上可以比單層OLED高出一倍。

其次就是功耗降低。因爲發光任務被分攤到了兩個發光層,達到同樣的亮度的情況下,所需的電流更少,從而降低了功耗。

第三個優點就是壽命延長。在串聯式OLED中,每個發光層承受的電場強度只有單層OLED的一半,這大大延緩了材料的老化速度,延長了屏幕的使用壽命。

最後一點,串聯式OLED的顯示效率更高。由于兩個發光層可以獨立控制,串聯式OLED可以實現更高的色彩准確度和更精細的亮度調節。

蘋果在昨晚發布的iPad Pro上,它的OLED屏幕實現了最大 1000 尼特 的全屏亮度和1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 (僅限 HDR 內容)。在亮度指標方面,采用OLED方案的新款iPad Pro跟上一代采用mini LED方案的老款保持了一致。

但要注意的是,老款iPad Pro做到這樣的亮度,是通過集成了超過10000顆mini LED燈珠,以及2500多個局部調光分區來做到的。而新款的iPad Pro的屏幕面板直接就能夠在亮度指標上追平mini LED,同時在色彩、對比度等表現上,OLED相較于LCD又有碾壓性的優勢。這裏就能看出,新款iPad Pro的雙層串聯式OLED方案有多厲害了。

蘋果其實並不是第一家

盡管有如此多的優勢,但串聯式OLED直到今年才大規模商業化,是因爲要做到這樣的方案背後有很多的技術難題需要解決。

首先是制造難度。串聯式OLED需要精確地對齊兩層OLED,這在制造過程中非常困難,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導致顯示效果的下降。事實上,當前大尺寸的OLED面板本身良率就相比LCD更低,串聯式OLED由于工藝更複雜,良率就更低了。這就導致串聯式OLED的成本,是要遠遠高于一般的屏幕的。

其次就是雙層串聯式結構對于顯示算法、調校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低亮度下,OLED材料的紅綠藍發光器件效率差異很大。爲了充分發揮串聯式OLED的優勢,需要開發新的顯示算法來精確控制兩個發光層的亮度和色彩。

盡管存在這些問題,但串聯式OLED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串聯式OLED以其高亮度、低功耗和長壽命等優勢,有望成爲高端設備的的理想選擇。這其中包括了手機、PC、平板甚至是電視這樣的設備。另外串聯式OLED的高亮度和長壽命特性,使其非常適合用于車載顯示。考慮到現在的智能汽車,對于智能中控屏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未來串聯式OLED在車載顯示領域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事實上,在雙層串聯式OLED的應用方面,蘋果其實並不是第一家。

之前榮耀發布的Magic6RSR保時捷設計就采用了業內首個基于Tandem雙棧串聯OLED架構的榮耀疊光綠洲護眼屏。官方表示,通過引入兩層堆疊的RGB發光層,這塊屏幕實現了手動峰值亮度1000nits,全局峰值亮度1800nits的水平。今年早些時候,京東方也宣布給極氪供應了串聯式OLED中控屏。

如果向更早時間追溯,早在2019年,LG Display就在業界首次批量生産了車載Tandem結構OLED。與發光層爲一層的“單堆棧”(Single Stack)方式相比,雙層串聯結構(Two Stack Tandem)的OLED面板具有兩個發光層,當時的官方數據是雙層結構面板的屏幕亮度可擴大2倍,使用壽命可延長4倍。

不過考慮到手機、平板的雙層串聯結構,相較于車機屏幕來說,能效比、顯示精度要求更高,所以不能簡單認爲蘋果和榮耀的雙棧串聯OLED架構就是就是“炒冷飯”。

可以預見的是,串聯式OLED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成爲高端顯示市場的重要力量。

2 阅读:141
评论列表

機智貓

簡介:好産品會讓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