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的好鏡子棄置倉庫,壞鏡子卻被送上天,哈勃望遠鏡的極致誤會

科學信仰 2024-04-04 08:01:58

衆所周知,2012年柯達提交了破産保護申請,曾經無比輝煌的柯達公司也終于走向了沒落。

而說到柯達的輝煌,我們馬上就會想到膠卷和相機,可除了這些之外,柯達還曾經爲人類的天文觀測活動打造過一面完美的“鏡子”,只可惜最終因爲極致的誤會,這面鏡子並沒有被裝在哈勃望遠鏡上,反而是一面有問題的鏡子被送上了太空,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說到哈勃望遠鏡,沒有人會陌生,它是迄今爲止人類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之一,自1990年發射以來,它取得了很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哈勃望遠鏡的成就令人們忘記了它剛剛升空時所遭遇的窘境,忘記了第一張模糊的太空圖像被拍攝出來之後,人們所經曆的沮喪,而這一切都是始于一個有趣的誤會。

1977年,NASA取得了制造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初始資金,共計3億美元,于是哈勃望遠鏡的制造便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作爲一台巨型的光學望遠鏡,其最重要的部件無疑就是主反光鏡了。主反光鏡是幹什麽用的?簡單來講,當光線通過鏡筒進入望遠鏡,會首先照射到主反光鏡上,然後主反光鏡會將光線反射到幾面更小的反光鏡上,最後再將光線反射到望遠鏡後方的各種成像儀器之上。

爲什麽要反射這麽多次呢?

哈勃望遠鏡雖然很大,但作爲一台空間望遠鏡,其實還是太小了,這樣多反射幾次就可以在有限的長度之內裝下更長的焦距了。主反光鏡的制造難度是相當高的,因爲它必須保證照射到主反光鏡任何位置的光線都能夠完美地反射到一個點上,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要把主反光鏡打造成一面精度達到10納米的完美曲面。

值得注意的是,主反光鏡的直徑爲2.5米,要將其打造成精度爲10納米的曲面,就是要實現2500萬倍抛光精度。

這在當時是非常具有難度的,于是NASA找到了鉑金埃爾默,後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分析儀器生産制造商。鉑金埃爾默的制造方案充分說明了NASA的選擇是正確的,它們采用了定制計算機來對鏡面進行自動化抛光。這在現在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但在當時來講,簡直就是黑科技。雖說制造方案很令NASA滿意,但制造的畢竟不是普通東西,所以NASA還是要求鉑金埃爾默另找一家企業轉包,再打造一面備用的鏡子。

于是柯達公司就獲得了制造備用鏡子的機會。

與鉑金埃爾默不同,柯達制造鏡子采用的方案是人工打磨。後來,兩面鏡子全都制造完成了,NASA便使用一種名爲“零相差矯正器”的設備來對鉑金埃爾默生産的主反光鏡精度進行檢測。這種檢測設備本身也是由多面鏡子所組成的。最終檢測結果顯示鏡子非常完美,于是這面鏡子就被安裝在了哈勃望遠鏡上,並被送上了天。而柯達生産的鏡子連檢查都沒有檢查就收到倉庫裏去了。

尴尬的是,哈勃上天之後拍攝的第一張圖像就極爲模糊。

這時NASA才發現,原來檢測設備自身內部的一面鏡子有問題,而這恰恰與主反光鏡上的瑕疵實現了相互矯正,所以才得出了檢測合格的結論。此時人們才想起了柯達造的鏡子,一檢測發現極爲完美。可此時進行在軌換鏡已經不可能了,所以只好再給哈勃加裝了一面矯正鏡來糾正瑕疵,而柯達制造的完美鏡子則永遠也沒有機會前往太空了。如果當時沒有發生這些誤會,柯達的鏡子被送上了太空,也許這家企業就會擁有更寬廣的商業機遇,沒准就不會這麽快走向沒落了。

0 阅读:46

科學信仰

簡介:科學是一種規律,信仰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