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後生病,呂後請醫生給他治病,劉邦爲何不願治療

一國之君中國曆史 2024-02-04 11:41:07

首先你得把自己假裝成是劉邦,然後跟隨劉邦一生中最後一段時光,來看一下劉邦的所思所想,就會明白他爲何不願意接受醫生治療了。

《史記 樊郦滕灌列傳》:先黥布反時,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诏戶者無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哙等見上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英布叛亂的時候,劉邦生病了,而且病得很厲害,討厭見人,整天躺在宮禁之中,诏令守門人不得讓群臣進去看他。

周勃、灌嬰等人都不敢進宮,過了十多天,樊哙推開宮門,直接闖了進去,群臣緊跟其後,看到劉邦獨自枕著一個宦官躺下。

劉邦

樊哙等人見到皇帝之後,痛哭流涕地說:

想當初陛下和我們一道從豐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麽樣的壯舉啊!而如今天下已經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憊不堪啊!況且您病得不輕,大臣們都驚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見我們這些人來討論國家大事,難道您只想和一個宦官決斷嗎?再說您難道沒有見到趙高的事情嗎?

劉邦聽後,笑著從床上起來。

爲什麽劉邦生病後不願意見群臣?

因爲他累了,沒當皇帝之前,很想當皇帝,當了皇帝之後,發現也就是那麽回事。

劉邦這個人的性格是: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

仁厚愛人,喜歡施舍他人,胸襟比較開闊,還喜歡戲弄人,生性灑脫、豁達,喜歡那種隨意而安的生活。

劉邦生性灑脫

當了皇帝之後,要決定天下大事,劉邦完全被政事困頓,根本沒有一點私人時間,從燕王臧荼叛亂開始,代國相陳豨、韓王信相繼叛亂,都是劉邦親率大軍平叛,討伐韓王信時, 劉邦還被匈奴人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史記 留侯列傳》:漢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將,往擊之......於是呂澤立夜見呂後,呂後承間爲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豎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於是上自將兵而東,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

晚年的劉邦在生病期間,英布又反叛了,劉邦累了,再加老年生病,情緒有點低落,因此不想親自率軍討伐,打算派出派太子劉盈率軍出征。

商山四皓認爲太子不應該出戰,如果立了功,權位也不會更高,如果不立功,太子就會受到責罰,而且跟隨劉邦出戰的將領都是平定天下的猛將,太子指揮不了這些人。

呂澤把商山四皓的意見傳達給呂後,呂後就找劉邦哭訴。

劉邦老了也得自己親自率軍平叛

劉邦聽了之後說道:我就想到這小子本來不能派遣他,老子親自去吧。

劉邦老了,又病了,本來想臥床享受幾天,但可惜自己兒子不爭氣,沒有平定叛亂的能力與勇氣,劉邦只能強撐病體,率軍出戰。

《史記 黥布列傳》:布之初反,謂其將曰: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

就連外人都看出此時劉邦已經討厭出戰了,英布造反之初,對自己的將領說:皇帝老了,又討厭作戰,一定不會親自來。

劉邦爲什麽討厭作戰了?

一是老了,二是病了,三是劉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他是皇帝,已經60多歲了,黃土都埋到脖子了,還不能享受享受,還得到處率軍打仗,這樣的生活要持續到什麽時候才是頭呢?

劉邦喜歡酒色

劉邦以前的生活多灑脫,他喜歡酒色,喜歡帶著一幫人到處喝酒,現在當了皇帝,發現比以前更累了,這是劉邦討厭的。

《史記 高祖本紀》: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自爲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

劉邦擊敗英布後,已經受了傷,但是他沒有直接回到長安,而是來到了沛縣,長安跟沛縣是兩個方向,從淮南往西是長安,往北是沛縣。

英布是淮南王,封地在安徽六安,劉邦到沛縣明顯不是順路,而是故意去的,他想回家鄉去看一下,因爲劉邦知道這將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回到家鄉。

劉邦到了家鄉幹什麽?

劉邦臨死前回了一趟家鄉

他把過去的朋友和父老子弟全部召集過來縱情暢飲,就是喝酒唱歌,劉邦挑選了120個當地兒童,教他們唱歌,喝酒喝到酣暢時,劉邦擊築,並作了一首詩唱了起來: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讓所有人都跟著唱歌,劉邦還跳起了舞,然後感慨傷懷,淚下數行,然後對著父老鄉親發表了一番感言的話。

劉邦在家鄉停留了十余天,每天就是開懷暢飲,取笑作樂,與朋友們敘舊,這可能是劉邦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這才是劉邦一生中喜歡的生活,可惜一去不再複返。

《史記 高祖本紀》:高祖擊布時,爲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

等劉邦回到長安,他的病就更加嚴重了,呂後請來了好醫生,醫生對劉邦說病可以治好,但是劉邦卻不願意治療。

劉邦很清楚自己的身體

反而對著醫生罵道:我以一個布衣平民,手提三尺劍取得天下,這不是天命嗎?命運在天,雖有扁鵲,又有什麽用處!

劉邦不讓醫生治病,賞賜黃金五十斤給醫生,把醫生打發走了,然後就這樣靜靜著躺著等死。

劉邦爲什麽不讓醫生看病?

一是老了;

二是病了;

三是累了。

如果病治好了,劉邦又得重新爲這個國家四處征戰,日益操勞,劉邦真的累了,他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

醫生說能治好,其實並非真的能治好,很可能就是說給劉邦聽的,劉邦對于自己的身體怎麽可能會不熟悉呢?他明白醫生的話其實就是說著好聽的,與其喝藥折騰,不如就這樣走完一生。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