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後,爲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被滿門被殺?

古城青衣 2024-04-23 22:10:22

市井之間流傳著一句話:

“聖人畏因,俗人畏果。”

意思是說俗人會在果上下功夫,聖人卻會在因上下功夫。

因此,才有了所謂的深謀遠慮一說,俗人卻耽迷于名利,身後有余忘縮手。

關羽的抉擇

關羽和張飛的人生經曆,恰好說明了這一點。

他們身後事,告訴了後人太剛易折的道理。

猶記得土城相會之際,猛人張翼德因二哥投奔曹操,不由分說便與之厮殺。

那時候的張翼德,一片赤誠。

從未忘記過,當年桃園結義時的諄諄誓言。

可是事情總有轉圜的余地,人生,不可能是一條沒有任何曲折的直線。

且看這兩個人的婚姻選擇。

關羽的妻子,並非是什麽世家大族,他也不屑于與他們聯姻。

孫權爲了和其交好,決定與他成爲兒女親家。

關羽根本看不起孫權,但是爲了雙方局勢的穩定,他必須到東吳去一趟。

孫權自認爲,關羽不會拒絕這一請求。

奈何關羽看人,家世是其一,人品和前途才是重點。

經過綜合考量,他給出了如下回答:

“犬子焉能配將門虎女!”

當然,還有人說,原話是這樣的:“權子焉能配虎女”。

無論是那個結局,都足以證明關羽爲人傲慢。

事實果然證明了這一點。

在荊州被圍之際,他請求劉封出兵,卻被拒絕了。

原因是很簡單,他曾經對著兄長,也就是坐在皇位上的劉備說他的壞話,懼怕他搶奪劉禅的位置。

麥城也就成了他的喪葬場。

一代枭雄,死得如此,估計在九泉之下也難以含笑。

羅貫中先生不忿,故意在小說中虛構了一段關羽返魂的情節。

在這段情節中,他附身呂蒙,成功地實現報仇的願望。

可惜的是他的兒子關平。

因爲父親的緣故,最終也沒有得以善終。

還有他胯下那匹傳世的赤兔馬,看著主人死于忠義。

想到此生,再也不會遇到合適的主人。

苟活在人世間也沒有什麽意義,便絕食而亡。

有人說關羽太過癡傻,他的一生有很多次選擇,每一次都是對他最好的安排。

可就是因爲忠義的牽絆。

他始終沒有走上,對自己最好的一條路途。

歸順曹操時,他若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認曹操爲主公,他會立下更大的功績。

華容道上,只要揮刀斬下曹操頭顱,一件不世之功便歸于自身。

可他卻選擇了一條最爲艱難的道路。

或許他高傲,但是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一位朋友,你永遠可以放心地將他放在你的身後。

張飛的抉擇

張飛于關羽不同。

他出身在豐厚之家,自家還有莊園。

有一塊名爲《張黑女碑》的石碑,就是出自于他的手筆。

他的妻子乃曹魏夏侯霸的堂妹,即夏侯霸叔叔伯伯家的姑娘。

夏侯霸的父親爲夏侯淵,在曹魏有著極高的地位。

其次,曹操原不姓曹,而是姓夏侯。

父親後來認宦官曹騰爲養父,才將夏侯改成了曹。

因此,夏侯本是曹操的本家,也就是說張飛和曹操這邊有親戚關系。

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官制是九品中正制,出身底層的左思在詩歌中表達了憤懑之情,他激憤地寫道: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意思是說世家大族的子弟不用靠努力,就可以竊取高位。

但是下面的有志之士,即使你付出了百倍千倍的努力,也只能在泥潭裏掙紮。

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王家在兩晉時爲大家族,劉禹錫曾寫過: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謝兩家,在當時的影響力,達到了可以直接左右朝政的地步。

王凝之一個根本不適合做官的人,也被任命爲太守。

當反賊攻打他所在的城池時,王凝之竟然愚蠢到撒豆成兵,他認爲自己修行多年,已然具有道行。

結果可想而知,城池被攻破。

每每讀到這段故事,都感覺不可思議。

曆史人物,怎麽會愚蠢到這個地步。

但轉念一想,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事情比比皆是,人總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

張飛雖然毆打士兵。

但是對待士大夫絕對尊重。

而古代社會的話語權,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

他們的嘴會形成社會輿論,左右朝局的走向。

張飛也從來沒有幹涉過劉備的家事。

古往今來,多少人出面幹涉過朝廷的家事,尤其是朝廷冊立的太子的事情。

他們認爲,自己忠心體國,實際上卻觸到了朝廷的逆鱗。

張飛聰明,這也給他的後人留下了活路。

曹魏那邊,連劉禅都不會處理,更何況在蜀漢影響力極廣的張家。

張飛的女兒是劉禅的皇後,皇親國戚。

張飛的妻子與曹家還有血脈關系。

從統戰的角度講,這樣的家族最具有統戰價值。

既能賣給夏侯家一個天大的面子,告訴他們我們絕對不會處理張家人。

同時,又能清楚無疑地告訴天下人。

只要你肯投降,待遇絕對差不了。

就這樣,張飛成爲了最後的贏家,至于亡國滅種的罵名,或者種種其他不堪的詞彙。

自有那樂不思蜀的劉禅頂著,張家乖乖地躲在幕後即可。

因此,爲何關羽能成爲千百年來忠義的代表,而張飛卻無法獲得這樣的殊榮。

從曆史的細枝末節處,可以找到答案。

但他們的選擇,到底誰對誰錯呢?

他們的做法都符合古代儒家的標准,不同的人會作出不同的評價,這一切還是交給後人自己評說比較好。

最終還是看你想要什麽?

如果你想求一個像關羽那樣萬世的美名,你大可以那樣做。

如果你只想享受天倫之樂,爲家人謀萬世,你可以走張飛的路子。

但是在此曆史已經奉勸了我們,做關羽難。

因爲沒有方向,但做張飛容易,他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也符合中華民族千百年形成的宗法觀念。

畢竟,沒有家那還有什麽國。

只有家家戶戶好了,國才會太平。

1 阅读:1718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9:26

    關羽後人被殺光出自野史,可信度有限。並且這本書提到的事,龐會在成都殺光關姓人。但關羽後人未必在成都。陳壽三國志中也沒有記錄到關羽後人被殺害,同時期的張飛孫子都能提到戰死殺場,關羽後人要是在這時死了,陳壽應該也會記載上。

  • 2024-05-01 12:33

    [開懷大笑]我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