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訓華|善待眼前人余皆莫較真(台灣之行紀遊詩詞29首)

品讀好詩詞 2024-04-24 18:24:35

《鵲橋仙·士林官邸前回顧蔣介石先生一生過往隨感》

鮮花環繞,古柏聳立,掩映士林官邸。

青磚黛瓦小丘前,舍遊客,幾無人迹。

遙思往歲,前一甲子,斯是軍方要地。

其時內戰正酣時,蔣駐此,衛兵林立。

說明:1、字的平仄韻均采用新韻(或稱今韻),即以新華字典的漢語拼音爲准,第一、第二聲調的字爲平韻字,第三、第四聲調的字爲仄韻字。該詞牌的詞譜平仄韻要求參照了王力老師所著的《詩詞格律》、謝桃坊老師所著的《唐宋詞譜粹編》、龍榆生老師的《唐宋詞格律》等工具書,以下同。

2、下阙第2句“前一甲子”,指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時候還算是國共內戰時期”。

《七絕·士林官邸前回顧蔣介石盼葉落歸根遺願難圓隨感之一》

士林官邸蔣公居,獨處台灣寂寞隅。

向使當年促一統,老歸桑梓自無虞。

說明:最後一句的“桑梓”,意思是“故鄉,家鄉”;最後一個字“虞”的意思是“憂慮,擔心”。

《七絕·士林官邸前回顧蔣介石盼葉落歸根遺願難圓隨感之二》

一生至死盼歸鄉,駕鶴西遊願未償。

執念黨爭如早棄,榮歸故裏必無妨。

《七絕·台北士林官邸附近公園見當地菊花展隨感》

年終歲末到台灣,回望家鄉正至寒。

台北菊花方燦爛,南通已是百花殘。

《七絕·台中去往中台禅寺途中見山區與平原交彙處風景感懷》

崇山峻嶺傍平原,風景絕佳傲九寰。

久住斯方誠所願,今生只恨已無緣。

說明:上述照片是台灣台中市東部平原與山區的結合部,巨大山體與廣袤平原對比強烈,讓人震撼,且氣候溫和,山清水秀,個人感覺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宜居地方。第二句“九寰”的意思是“中國上古時期的行政區劃:九州”,常用以代指“中國”。此處即爲“中國”的意思。

《七絕·中台禅寺見重陽果樹小紀》

重陽樹上青青果,臨近年終尚未脫。

不似家鄉分四季,台中只有夏秋說。

《七絕·日月潭即景抒情之一》

萬裏晴空日月潭,交相輝映衆山巅。

扁舟一葉湖光裏,不戀紅塵戀此間!

《七絕·日月潭即景抒情之二》

寶島馳名日月潭,溫泉萬頃臥山間。

碧波澄澈滌千倦,疑似瑤池落九天!

《天淨沙·阿裏山紀遊》

今晨略早出發,期觀異草奇葩,阿裏山巅打卡。

千年桧下:綠植三代一家!

說明:1、阿裏山是台灣中部的美麗山巒,林中古樹參天。有一棵古木,枯樹上張出新枝,延續了三代,可謂樹中的三代同堂。成爲阿裏山森林中的一大奇觀。這就是所謂的“三代木”。據說,第一代是被雷電劈斷的,第二代是日本人砍掉的,在此基礎上,第三代長出,現在仍然枝繁葉茂。

2、第二句的“奇葩”,意思是“珍貴稀少的花卉”。

3、第三句的“打卡”,意思是“簽到,來過,到此一遊”。

4、 第4句的“千年桧”,指的是阿裏山的“紅桧樹”,這是阿裏山最有名的巨型樹木,樹齡有800到2000多年的。另外樹木體型也十分高大,最高達60余米,底部直徑達6.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樹種之一。

《調笑令·阿裏山紀遊》

山路,山路,今日顛撲稍苦。

聞說阿裏山中,有木與衆不同。

同不?同不?三代共生一樹!

說明:第二句“顛撲”,意思是“顛簸、翻騰”,形容“旅途舟車勞頓”之辛苦。

《如夢令·阿裏山紀遊》

今日出行何處?阿裏山觀神木。

待抵頂峰坪,古桧奇花奪目。

爭睹,爭睹,三代木生同樹!

《天淨沙·高雄港口西眺台灣海峽隨感之一》

藍天碧海金沙,海峽兩岸一家,民進希圖分化。

夕陽西下,旅人惆怅天涯。

說明:第三句的“民進”,指的“現台灣當局執政的民進黨”。

《天淨沙·高雄港口西眺台灣海峽隨感之二》

沙灘碧海藍天,峽灣西眺家山,兩岸人爲阻斷。

夕陽耀眼,旅人思緒千千。

說明:第二句的“家山”,意思是“故鄉,家鄉”。最後一句“千千”,意思同“萬千”,形容很多。

《天淨沙·高雄港口西眺台灣海峽隨感之三》

藍天碧海高雄,路人行色匆匆,西望波濤洶湧。

國家未統,令人抑郁于胸。

《如夢令·台灣鵝銮鼻紀遊隨感》

冬日暖風依舊,舒爽故鄉稀有,

寶島最南端,歲末宜人氣候。

知否?知否?冬旅“鵝銮”居首!

說明:最後一句“冬旅‘鵝銮’居首!”的意思是:“冬天外出旅行,從不冷也不暖的如春天般氣候宜人的角度來考慮的話,那麽台灣最南端的鵝銮鼻作爲旅行目的地應該是排在全台灣的第一位的”。我們是2016年12月11日到的鵝銮鼻。正值寒冬時節。

《浪淘沙·遊鵝銮鼻隨感之一》

冬日立鵝巒,南望峽灣,

茫茫碧海漫無邊。

古往今來多少事,腦海盤旋。

回首憶從前,海禁多年,

往來邊貿近乎耽。

國力因之急遽下,日據台灣。

說明:下阙第2句的“海禁”,指的是“明清兩代的‘洋禁’,是孤立主義政策的一種,旨在禁止民間私自出海,明代始有謂‘尺板不得出海’一說。海禁的主要目的是有消滅反叛勢力、打擊海盜及走私,保障社會穩定等。但是也有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幾乎斷絕了與國外的經貿往來,導致了近代以來中國的科技與經濟全方面落後于西方國家。國家也因此積貧積弱,最終導致在甲午戰爭失敗後讓日本人割走並占據了台灣。”

《浪淘沙·遊鵝銮鼻隨感之二》

遠眺海天間,浮想聯翩:改革開放幾十年。

民富國強昔日夢,大陸終圓。

遺憾只一端:未統台灣,猶需奮鬥許多天。

待到諸方條件備,償願何難?

《菩薩蠻·登三仙台隨感小紀》

三仙台上三仙訪,三仙不見空惆怅!

海上浪滔天:三仙雲水間?

尋仙終是幻,果腹還需飯!

善待眼前人,余皆莫較真。

說明:“三仙”指的是八仙中的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據說他們曾經在三仙台停憩,並留下三雙足迹,“三仙台”因此而得名。

《桃園憶故人·三仙台紀遊》

成功鎮北東突部,黛嶼天橋連陸。

聞道三仙曾駐,歆慕爭親睹。

三仙終是無尋處,徒惹遊人枉顧。

東望海天如璐,略慰行途苦。

說明:下阙第三句的“璐”,意思是“美玉”。

《七律·台東北回歸線紀念塔想起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歸葬故裏遺願難圓隨感小紀》

回歸線上念回歸,恰見台獨鼓又擂。

在世摧獨離世囑,前期捍統後期維。

傳承錯選神離李,故裏難歸怨咎誰?

泉下如知今日亂,二公可會悔千回?

說明:

1、蔣介石、蔣經國在世的時候雖然一直與中國大陸政府對抗,希望能夠反攻大陸重新統治中國,最終能夠榮歸故裏、死後能夠歸葬家鄉,盡管反攻大陸失敗,但是他們發自內心地認爲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蔣氏父子在世的時候一直堅守“一個中國”的政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台灣內部開始在美國的煽動下出現了“台灣獨立”的思潮,産生了民進黨等主張“台灣獨立”的政黨,但是對于這種思潮,蔣氏父子都以雷霆手段進行了打壓。只不過在蔣經國去世的時候卻錯選了與其貌合神離的政權繼承人李登輝,最終導致了民進黨走上前台、國民黨再也打壓不住所謂“台灣獨立”思潮的混亂局面,一旦“台灣獨立”思潮得到實現,則蔣氏父子夢想歸葬故裏的遺願就有可能永遠難以實現了。

2、第5句的“神離李”,指的是“李登輝”,蔣經國在世的時候他其實一直都與蔣經國貌合神離,表面上處處與蔣經國保持步調一致,以期獲得蔣經國的信任與重用,內心裏卻對蔣經國的政策不以爲然,在蔣經國去世後,果不其然他立馬就一改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打壓‘台獨’的政策,最終造成了後來的‘台獨’思想在台灣泛濫成災、局面大亂的結果。

3、最後一句的“二公”,指的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

《西江月·北回歸線紀念塔紀遊》

一六年終歲尾,北回歸線台東。

回歸塔下影憧憧,頭頂白雲翻湧。

冬月初旬此刻,中原大地嚴冬。

眼前青翠暖融融,如沐春風荷寵。

說明:1. 下阙第一句的“冬月”,是“農曆十一月(相當于公曆12月)”的別稱。下阙最後一句的“荷寵”,意思是“蒙受恩寵,受到關愛”。

《西江月·太魯閣公園紀遊之一》

太魯閣山方入,倏覺陣陣清涼。

山林陰翳好風光,消暑斯方超爽。

論起該山景點,開發亦不悠長。

細究何故美名揚?地質奇觀多樣!

說明:據說太魯閣公園成立于1986年11月,所以開發時間並不是太長。

《西江月·太魯閣公園紀遊之二》

山頂白雲朵朵,山中遊客團團。

條條天路繞山間,來往觀光輕便。

澗水淙淙腳下,松濤陣陣身邊。

巉岩古柏聳雲天,絕美風光罕見。

《憶秦娥·乘汽車行至宜蘭縣有所見即景抒懷》

宜蘭縣,行程將盡方謀面。

方謀面:水田齊整,近來稀見。

台東沿海山觀遍,雷同難免心生厭。

心生厭:平原乍現,眼前一亮。

說明:台灣之旅行程的倒數第二天,才途經並見到宜蘭縣,第二句“行程將盡方謀面”就是這個意思。從鵝銮鼻開始一路向北,看到的都是台東沿海山脈,突然看到宜蘭縣的大片平原,很是欣喜。

《七絕·台北桃園機場候機廳返航前感懷》

台灣之旅滿七天,晌午行將故土還。

寶島風光難再見,臨行不舍溢心間!

《菩薩蠻·2024.4.5大學同學聚會小紀其一》

一年又到清明季,風和日麗攜孫戲。

廣場正滑行,手機響未停。

宏文來電話:“飯店方商洽;

超自美回鄉,當來共舉觞。”

說明:1、上阙第三、四句的意思是“我正陪著小孫子在小區廣場上玩滑板車的時候,手機鈴聲不斷響起來了”。

2、下阙第一句的“宏文”,指的是同在南通工作的大學同學李宏文;第三句的“超”指的是大學同學胡超,現在美國Facebook公司工作。

3、下阙最後一句的“觞”,意思是“酒杯”。這一句的意思是“請一起來聚聚,把酒言歡”。

《虞美人·2024.4.5大學同學聚會小紀其二》

遙思初次通城聚,彈指七年逾。

大學畢業卅余年,天各一方際會自尤艱。

席間把酒聊別後,各自詳情透。

言及婚戀並喬遷,萌糗無分一衆笑開顔!

說明:1、上阙第2句“彈指七年逾”的意思是“轉眼間快有七年過去了”。我們三個人初次相聚一起是在2017年5月份,至今即將滿七年。

2、上阙第4句的“際會”,意思是“會合,遇見”。

《七律·2024.4.5大學同學聚會隨感小紀》

大學畢業卅余年,天各一方再聚艱。

地久天長原是夢,山遙水闊本無端。

年輕且做年輕事,老邁休言老邁癫!

但使初心常自在,何須日日醉樽前?

說明:1、第三、四句的意思是“同學們想天長地久地相聚在一起,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而彼此之間相距遙遠也是正常現象,本來就沒有什麽理由。”

2、第七、八句的意思是“只要大家保持初心,友情常在,也沒有必要因爲老同學互相之間難以經常相聚一起而天天買醉(能經常聯絡就好)。”

外一首:《菩薩蠻·2022.10.4南通氣溫驟降隨記》

手機軟件查溫度,今秋國慶寒連暑。

三號戰高溫,隔天被裹身。

昨天還卅五,今只十七度。

冰火兩重天,非經孰信焉?

說明:今年(2022年)國慶節,南通氣溫變化很大,10月3號氣溫爲27~35℃,晚上六七點的時候,氣溫還有34℃度,誰知道僅僅一夜(當夜外面大風狂做)之間,到次日(即10月4號)早晨最高氣溫竟然驟降到只有17℃。由盛夏一夜變成深秋的感覺。穿了襯衫外加一件外套騎行在外,居然還覺得有點冷,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非親身經曆實在難以相信。

作者簡介

邱訓華,自幼喜歡古詩詞。大學期間在鄧志溢等同學的倡議下,嘗試寫了第一首《吟雪》即景詩歌。畢業工作第四年開始後的大半年時間裏寫了幾首新體抒情詩及百余首的舊體詩詞,其後中斷。至2017年國慶節期間的大學同學聚會開始,又觸動了其舊體詩詞寫作熱情,于是又重新開始繼續寫下去了。至今已在《品讀好詩詞》(原《中國好詩詞》)、《當代詩家》、《千古詩詞聚賢莊》等文學網站發表詩詞300余首。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