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艘戰略核潛艇戰備,572枚核導彈高高豎起,核大戰要如何避免?

大國將令 2023-03-27 10:52:25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2023年3月20日,中俄兩國元首于莫斯科舉行了會晤。

中俄在這個關鍵點會談,無外乎就是討論俄烏沖突的事情。一直以來中國都希望俄烏沖突早日結束,中國也一直同俄羅斯與烏克蘭兩方保持著溝通渠道,隨時准備“勸架”。

俄羅斯的核威懾

現在的中國最擔憂的事情,就是俄烏沖突擴大化,使得戰爭不可控,最終導致核大戰的發生。

目前俄羅斯共有13艘彈道導彈潛艇在役,分別是6艘北風之神級和7艘蘇聯時期留下來的德爾塔級。此外俄羅斯還有16艘圖-160、62架圖-2M、56架圖-95,共134架轟炸機在役。

在這些軍事力量中,俄羅斯有共10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和68架轟炸機自俄烏沖突後,就一直保持著戰備值班狀態。最讓人緊張的是,俄羅斯還有572枚帶核彈頭的導彈一直在戰備,很明顯是擺出了一副打核大戰的架勢。

俄羅斯擺出這種架勢的目的不難猜,就是對北約的一種威懾。

畢竟自俄烏沖突後,北約就一直在軍援烏克蘭。在俄烏沖突前期,北約還大有一種要親自下場的架勢。所以2022年2月到3月,全球關系都非常緊張,俄羅斯的核力量一直高度戒備,一旦北約下場就可能被使用。

之後隨著俄烏沖突的發展,北約的態度變成了自己軍援烏克蘭,但不下場,俄羅斯的核威懾才稍稍放緩。

但時間到2023年後,北約和俄羅斯的關系又緊張起來。

美國先是在距離波羅的海不遠的地方舉行防核演習,然後到3月19日,美國媒體《(Politico》又突然報道稱北約打算在俄羅斯東部邊境部署30萬人的軍隊。

美國這一系列的動作對俄羅斯刺激很大,畢竟在和別人掐架時,要是有第三方拿著一根棍棒舞來舞去,是個正常人都會擔心第三方的棍子敲到自己身上。

因此俄羅斯的核威懾現在也逼得比較緊,說不定什麽時候核彈頭就出現在了戰場上。

中國的勸解

這時候中俄元首會晤,無外乎有兩個目的。

其一就是上面我們說的勸導俄羅斯,能把俄烏沖突勸結束最好,就算沒勸結束,也要勸一勸俄羅斯,讓他不要用核武器。此外中國元首此去可能也有讓俄羅斯透個底的目的,中國好有下一步動作。

對于俄烏沖突,中國方面的態度一直都是站在和平一邊,希望俄烏兩邊盡早停戰,用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所以中國一直沒有停下勸導俄烏停戰的努力,從俄烏沖突開始到現在,中國也做了各種嘗試。

但是俄烏兩邊打到這份上了,要想停戰非常困難,兩邊都想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烏克蘭的戰略目的無外乎就是把俄軍驅逐出烏克蘭,把東烏克蘭四洲,甚至是克裏米亞收回來。但對于俄羅斯的戰略目的,現在可沒有一個外人說得清。

雖然俄羅斯的戰略目的大概率和烏克蘭的戰略目的相悖,但總有最大公約數。只要有最大公約數就能談,說不定談著談著就談成了呢?

畢竟在2023年,伊朗和沙特就在中國的調停下恢複了交流,讓世界更穩定了一分。

要知道伊朗和沙特可是世仇,兩個地區從公元7世紀開始,就因爲宗教等方面的原因有矛盾。雖然在中國調停前沙特和伊朗本身就有“停戰”的想法,但現在俄烏兩邊難道就沒停戰的想法嗎?

不管烏克蘭政治層怎麽想,烏克蘭百姓總是想停戰的吧?

畢竟現在烏克蘭方面都讓女兵大量上戰場了,再打下去烏克蘭的男丁可就真的沒了。烏克蘭政府要是能以一種較爲體面的方式停戰,這也算是一種政績,能收獲烏克蘭百姓的支持。

俄羅斯方面也是不太想繼續打的,先不說一個烏克蘭久攻不下對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威信造成的打擊,單就是經濟問題就讓俄羅斯有點吃不消了。

本來俄羅斯的GDP就低,打規模這麽大,持續時間還這麽長的仗,那以後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中國的威懾

中俄元首會晤的第二個目的,是對美國方面施壓。

俄烏沖突除了開戰的雙方外,外界中最希望這場仗打下去的國家就是美國。美國也一直在通過各種手段介入俄烏沖突,延長這場戰爭。

美國延長戰爭的手段是軍援烏克蘭,並且對俄羅斯施加壓力。那麽中國要想阻止美國,最好的手段自然是讓美國感到壓力。只要美國認爲它再繼續介入俄烏沖突,可能引發它和中國更激烈的對抗,那麽就有可能停手。

要讓美國感覺到壓力,見效最快的方法是加深和俄羅斯的合作,尤其是軍事合作。

美國作爲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能壓制俄羅斯,也能壓制中國,但無法壓制合作的俄羅斯和中國。因此美國一向對中俄合作極爲忌憚,中俄合作也是中國反制美國的管用手段。

在俄烏沖突打得正激烈的現在,中俄擺出這麽大的陣仗,美國方面很難不多想。

萬一中國出手援助了呢?本來美國國內輿論就對美國支援烏克蘭有些不滿,再把中國引下場,美國國內的輿論會直接炸鍋。

0 阅读:112

大國將令

簡介:彙集全球警察文化,傳播正能量,帶你更多的原創軍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