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買車怎麽辦?去貸款啊!

超聞車話 2024-04-04 00:15:30

如果價格戰讓汽車消費者猶豫不決不能放心下單,那麽0首付提新車也許就是壓垮消費者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今年國內汽車市場的價格戰越演愈烈,導致很多消費者都處在持幣觀望的狀態,作爲一個大宗消費品,汽車市場是否足夠活躍,也影響著國內的整體經濟水平,所以今年我們國內出台了很多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

最近,最近兩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裏面其實主要強調的就是放寬汽車金融貸款政策,鼓勵資金有困難但又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去貸款買車,從而刺激汽車類消費。

放寬貸款政策真零首付

仔細研究這個《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可以發現,這次的重點實際上主要調整的就是汽車貸款的最高發放比例,加大汽車類産品的金融支持力度,最重要的一點,讓沒錢也能買車,成爲了可能。

具體來看,這次《通知》的要求,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商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爲70%,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爲75%,二手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爲70%。

和之前的政策相比,放寬了自用傳統動力汽車和自用新能源汽車的最高發放比例。此前自用傳統動力汽車的最高放貸比例是80%,新能源汽車的最高放貸比例是85%,消費者對應的首付比例分別是20%和25%。

如今最新調整的政策,則由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根據借款人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自主確定,簡單來講也就是說只要消費者征信夠好並有還款能力,買車可以實現真正的0首付,只交個保險購置稅和金融服務費就能把車開走。

這樣一來也有一個好處,就是讓過去類似“彈個車”這種借著低首付買車實爲租車並收取高額利息融資的公司沒了存在的價值,銀行正規貸款也可以1成首付甚至0首付爲很多不明所以的消費者避免了很多買車過程中的陷阱。

促進汽車消費花樣百出

今年我們國內爲了刺激汽車類消費可謂是花樣百出,今年年初,商務部就提出將以““消費促進年”爲主線,推動消費持續擴大,促進汽車消費的手段和措施也在不斷加碼,很多汽車品牌廠商的讓利,實際上也是政策推動所致。

今年年初開始,多個城市先後開啓了購車補貼的熱潮,根據不同能源形式和購車價格,提供不同額度的補貼。隨後不止限于各大省和直轄市,很多下屬的縣級市區也都限時發放購車補貼,就是爲了刺激特定地區的消費增長。

不止如此,這兩年從各類大大小小的地方性車展,再到“百城聯動”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等活動也是層出不窮,很多大城市也都積極參與進來,目的就是勸大家一起過來買買買。

除了新用戶外,還針對置換用戶提出了汽車類大宗消費品以舊換新、置換升級,這項政策有望推動換購比例進一步提升,消費升級需求增長,尤其是15-30萬這個價格區間的汽車産品都將受益,今年大部分品牌的全新車型也都集中在這個價格區間範圍內。

另外就是這次的汽車金融貸款政策的放寬,會讓很多消費者大幅降低購車壓力,並且還會促進更高價格較爲高端汽車的銷量數據,一部分不太主流的低端車型也能因此獲益,很多汽車品牌廠商的銷量也會有所增長,對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有益無害。

寫在最後:

其實相對于這類購車政策,我更願意看到的是一些一線城市限購政策的放開,這些一線城市的消費能力也不是很多地級市可比。很多一線城市有能力的消費者因爲限購問題限制了消費能力,這部分才是更大的損失。

還有就是放寬汽車金融貸款政策,實際上也會給銀河和金融機構帶來更大的風險,其實更應該做的是放寬貸款年限,畢竟現在很多車型的價格已經和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商品房價格不相上下,不用像房地産行業那樣動辄30年,最起碼也要延長到10年左右。當經濟形勢不明朗時,消費者會降低對于不必要的支出,購車計劃也會隨之被推遲或取消,只有真正解決後顧之憂才能放心消費。

0 阅读:119

超聞車話

簡介:做最真實的汽車行業資訊,做最有趣的汽車評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