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金鵬輝:奮力建設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兩會聲音

國際金融報 2024-03-12 08:27:40

“上海正在朝著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方向邁進,下一步,要著力打造成爲全球人民幣金融資産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黨委副書記、副主任,上海市分行行長兼國家外彙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長金鵬輝在發言中表示。

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了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金鵬輝指出:“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是上海‘四大功能’之首。上海最具優勢、最有條件配置的金融資源就是人民幣金融資産,這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最大特色,也是發展基石。”

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開放和准入程度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並提出“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等。

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金融資産的興趣越來越大。上海集聚了股票、債券、貨幣、外彙、票據、期貨、黃金、保險等各類全國性金融要素市場,滬港通、債券通、互換通等互聯互通機制均通過上海聯結。

“全球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産,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産的總體比例偏低,未來增配空間較大。”金鵬輝說。

金鵬輝建議,要繼續拓展人民幣國際朋友圈,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開放和准入程度,提高人民幣金融資産的流動性,推出更多包括期貨及期權在內的國際化金融産品,打造包括中國債券、中國股票、上海金、上海油等在內的以人民幣定價的“上海價格”系列,讓全球投資者有更多渠道可以入市、有更多資産種類可以選擇、有更多工具可以對沖風險,增強境外主體持有人民幣資産意願,吸引全球投資者到上海投資興業,推動上海成爲全球人民幣産品創新、交易、定價、結算、風險管理的中心。

發揮金融機構對專業服務業的龍頭牽引作用

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既包括“引進來”,也包括“走出去”。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上海作爲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以及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在深化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方面承擔重要職責。”金鵬輝表示,依托全球人民幣金融資産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支持國內金融機構立足本土、服務全球,發揮金融機構對專業服務業的龍頭牽引作用,整體帶動法律、仲裁、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業一起走出去,通過“服務包”形式,助力“走出去”企業在國際市場行穩致遠。

“新質生産力方面,在科創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新興領域,我們已占有一定的領先地位,應加大在規則、標准等方面的國際合作,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我國在國際標准、國際規則制定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打造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金鵬輝說。

配置全球資源,成爲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一定要具備開放條件下的風險防控能力。對此,金鵬輝表示,要加強跨境資金的風險監測,要建設覆蓋全金融市場的交易報告庫,要有應急防範措施。

此外,國際金融中心不僅要有高大上的金融産品,還要做好惠及億萬民衆的基礎金融服務。近年來,上海圍繞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推出了一系列“組合拳”,確保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可以根據個人偏好和應用場景,選擇刷卡、掃碼、現金、數字人民幣等多元支付方式,在給個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現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開放、包容的特質。金鵬輝表示,下一步,還要繼續聚焦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支付不便問題,真抓實幹,鞏固和提升成效。

0 阅读:0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