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少將阮德輝:高平被炸得只剩一棟房子,上面有一張毛主席相片

陶陶讀曆史 2024-05-05 08:38:24

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是一場慘烈的、艱難的戰爭。高平,位于中越邊境數十公裏處,是越南北部重鎮之一。

對越反擊戰打響後,高平成爲我軍攻取的重要目標之一。早在1950年,我軍官兵就曾到過高平。不過那個時候,我軍是以戰友的身份,前來幫助越南同志擊敗法國殖民軍的。在陳赓的指揮下,越軍成功拿下了高平城,與新中國連成了一片。這是越南自建軍以來的第一次大勝,高平也是越共所控制的第一座大城市。

然而時過境遷,昔日的兄弟竟然兵戎相見。而這一次,我軍將以反擊者的身份來到高平,懲罰越南與蘇聯的勾結以及對我國邊境的侵犯。

當時高平駐紮有越軍346師以及其他地方部隊,按照廣州軍區的計劃,我軍最快將在當天到達高平,並且一舉而克之。

毛澤東軍事思想,從來講究集中優勢兵力圍殲對手,力求全殲,不使漏網。爲此,我軍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先後投入了11個陸軍師的兵力,占廣西方向19個參戰陸軍師的58%,占整個作戰29個參戰陸軍師的38%。

但是戰役打響後,卻發現高平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麽好拿下。這是爲何?

從正規軍以及地方部隊來看,越軍在高平的軍力不甚強大,不過只有一個8500多人的步兵師,三個獨立團3000多人,5個獨立營和特工營2000余人,11個武裝公安屯1000多人,總計不過15000人。

而我軍則調集了41軍和42軍,這兩支軍隊曾是戰功卓著的四野部隊,總兵力達到12萬人。無論在人數上還是裝備數量上,都要遠超于越軍。

我軍作戰一向講究穿插、迂回、滲透,在我軍前指將領看來,以12萬對付1.5萬,無異于雄獅搏兔,勝算極大。因此決定速戰速決,41軍和42軍集中主力分別從念井和布局方向出擊,南北對進,向高平實施穿插突擊,首先關門,包圍高平地區之敵,爾後分割殲滅該敵。

然而到了戰場上,卻發現12萬大軍完全不夠用,這是爲何?這是因爲我軍著實低估了越南全民皆兵的程度,除了正規軍與地方部隊以外,越南各縣各鄉各廠礦還潛伏著大量民兵。從裝束上,我們完全看不出他們是武裝人員,實際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可能攜帶致命的武器。

真打起來,可謂玉石難分。而我軍又一向強調“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度忽視了敵民兵的威脅。認爲他們人數不會太多,而且也沒什麽威脅。

但實際上,越南民兵不僅人多、戰鬥力還強。

越南民軍的最高建制爲營,每個營約300到400人,他們忙時工作,閑時訓練,兵民合一,很多人都能熟練使用沖鋒槍、自動步槍、高射機槍以及迫擊炮。相比于正規軍,越南民兵的訓練度或許要差一點,但卻能給我軍造成足夠的麻煩。因此民兵熟悉當地的地形和民情,能夠按縣、鄉、村逐段逐片地區分了防守任務。戰鬥中憑借有利地形節節阻擊我軍進攻。

最要命的,是越南民兵能夠僞裝成正常平民,冷不丁的襲擊我軍。很多越戰老兵都曾提到,見到越南女人尤其要小心,她們頭上戴著的大鬥笠裏,很可能藏著槍,只要你背過身,她們就給你一槍。

我軍前進過程中,越南民兵還會逐次襲擊我軍的補給線,造成我軍後勤的困難。擔任徒步穿插任務的41軍121師,沿途經曆的幾十次大小戰鬥,多數是打越南民軍阻擊和襲擊。

有時,越南民兵還會混進我軍的民工隊伍裏,然後突然發難,搶走我軍的物資,殺死我軍的民工。這直接導致121師的戰鬥力嚴重削弱,前線將士甚至吃不上飯。

除了人爲的困難以外,越南惡劣的地形也給我軍造成了極大的挑戰。除了徒步部隊以外,我軍還派出大量坦克部隊。

爲配合124師作戰,廣州軍區陸軍42軍坦克團奉命配屬給124師,搭載372團(欠3營)組成快速穿插部隊,擔任124師先頭部隊,由邊境地區出發,在43軍坦克團(欠3營)之後跟進。當126師攻占東溪後,該快速穿插部隊將沿4號公路向越南高平市實施戰役穿插,切斷敵軍退路,阻止敵軍增援,爲我軍主力殲滅高平越軍創造有利條件。

然而通過高平的道路十分崎岖,由布局關到東溪,一路上皆爲崇山峻嶺,只有一條土質的牛車路,沿途溪流縱橫,河上木橋只有5米寬,只能容一輛坦克通過。而且在東溪外圍還有一座海拔500多米的丘陵,道路在山脊盤旋而上,急轉彎路段多達幾十處。按照裝甲兵的條令和教範,這裏完全是坦克部隊的禁區。

但前指將領吳忠卻力排衆議,決定集中200輛坦克以及自行火炮,搭載步兵部隊,組織起強大的裝甲突擊集團,首先在布局關實現突破,然後在東溪撕開一個大口子,隨即沿著4號公路北上,繼而直搗高平。

有作戰參謀提出,布局關山路顛簸,坦克車根本載不了步兵。沒有步兵保護,坦克是相當危險的。最終吳忠組織專業人士,決定給每個步兵都發一條安全繩,圍腰系好,再用挂鈎在坦克兩側的扶手上,再將無後坐力炮、迫擊炮和重機槍用繩子捆在坦克上。

戰鬥打響後,坦克部隊果然遭遇了極大困難,敵人利用山高林密、路窄橋多等有利條件組成要點式防禦。各個要點上普遍構築有野戰工事,並配備各種火器。越軍利用各種武器遠近、高低結合,構建了多方向、多層次的交叉火力網。反坦克武器主要配置在峽谷、隘口、隧道、橋梁附近以及公路轉彎處,嚴密地控制著道路和接近區域。

在敵人的猛烈攻擊下,我軍坦克損失不小,戰毀坦克11輛,戰傷坦克15輛,犧牲42人,傷63人。由于很多步兵將自己捆在坦克上,遇到敵人的火力無法躲避,也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到了2月24日,吳忠帶領的裝甲兵南集團已經殺到了高平城下,其後北集團也趕了過來,並且關上了高平的大門,時間比原計劃晚了好幾天。很顯然,我軍確實低估了越南人的頑強和強悍。

就當我軍准備全殲高平守敵時,卻發現高平城內似乎已經沒有敵人了。原來由于北集團遲到了幾天,城中越軍趁著夜色分批轉移,從北面撤出了高平。23日18時,吳忠用高倍望遠鏡觀察高平市區,發現城中似乎沒什麽動靜。于是派出一支小分隊,去看看高平城內的虛實。

接到上級命令後,124師命令371團、372團各派一個連進城摸清敵情。小分隊進城後,果然沒有發現敵情,城中物資丟得到處都是,連廚房裏的米飯都還是熱乎的。

最可氣的是,城中到處都是中國援助的物資,印有中國字樣的袋裝大米和各式中國制造的武器。商店、工廠、銀行一應俱全,機器設備、百貨商品都是中國制造,但是城裏空無一人。

很顯然敵軍主力以及居民都已經撤出了高平,但是吳忠認爲城中或許還潛伏著一定數量的越軍以及特工。在此前的戰鬥中,我們已經吃了越軍化整爲零式的偷襲的虧。因此南集團沒有貿然進城,而是對整個城市進行了炮火急襲。

第二日清晨,數百門大口徑火炮一起轟鳴,高平城煙塵滾滾、房倒屋塌。炮火准備完畢後,吳忠命令坦克部隊立即向高平城區突擊,步兵則緊隨其後。攻城部隊兵分五路,就如五把利刃一般插入高平城區。僅僅7個小時後,我軍全殲高平的潛伏敵軍,解放了全城。

高平戰役雖然是一場勝仗,但並不能說打得有多漂亮。

首先,我軍誤估了敵軍的人數,沒有將海量的越南民兵算在內。沿途的阻擊,讓我軍浪費了太多時間,犧牲了太多戰士。

其次,我軍穿插過于淩厲,導致後勤受到了極大考驗,同樣拖慢了進軍速度。

最後,我軍步兵和裝甲兵進軍時,一些作戰細節沒有做好,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傷亡。

費了那麽大的勁,卻占領了一座空城,沒能完成全殲346師的目標,著實令人扼腕和反思。

經過28天的作戰,我軍決定對邊境地區進行了完全的毀壞。我軍收集完昔日的援越物資後,對高平、諒山等地的工廠、建築、公路進行了系統性的破壞。

一時間,從高平到諒山,從柑塘到老街,數百個專門從事破壞作業的爆破隊在戰區大顯身手。整個越北邊境被炸得滿目瘡痍、一片廢墟,徹底掐滅了越南在北部邊境的戰爭潛力。黎筍後來視察越北,看著滿地的瓦礫,一時間驚得說不出話來。

除了黎筍以外,越軍少將阮德輝也對高平城的毀滅印象深刻。當時,阮德輝任第2軍第325師師長,指揮部隊參加了增援諒山、高平的行動。進入高平城後,阮德輝被如同末日一般的情景驚呆了:

“高平戰場的中國軍隊撤退之後,我們直接進入高平市區觀察情況,發現整個城市幾乎都被摧毀了,變成了一片廢墟。”

當時阮德輝同樣注意到,城中仍有一棟四層樓的房子十分突兀地伫立在滿地的碎石之中。于是阮德輝派人一探究竟,結果從該樓房貼著的一幅照片找出了原因所在。阮德輝說:

“我們看到牆上粘貼著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毛主席的照片,正因爲如此,房子才沒有被摧毀。”

後來阮德輝還去了老街城,其荒涼破敗對比高平有過之而不及:

“整個地區化爲一片廢墟,辦公樓、學校、醫院、住宅、橋梁、電線杆、兵營和工事等建築物無一幸免。中國軍隊不僅以猛烈炮火轟擊這些目標,還在撤離時使用炸藥摧毀了所有基礎設施。”

無霹雳手段,如何顯示慈悲心腸。我軍的破壞行動,有效嚇阻了越南反華勢力的囂張氣焰,遏制了越南的戰爭潛力。越軍原本制定了對我軍的反擊計劃,但黎筍卻緊急叫停:

“中國人已經撤退了,我們爲什麽還要犧牲士兵的鮮血呢?”

對此阮德輝還表示了不解:

“當我們的主力准備好,對方又處于撤軍狀態,我們爲什麽不組織追擊呢?我們連續打了幾十年的仗,幹部戰士擁有在不同戰場的豐富作戰經驗;其次,我們的武器裝備也毫不遜色于中國軍隊。我們原本可以派主力部隊追擊並消滅對手,但我們沒有。”

不得不說,黎筍的段位還是比一個小師長高多了。

0 阅读: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