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蘋果富士康後,特斯拉露出“狐狸尾巴”專家:別讓馬斯克跑了!

曉敏觀點 2024-05-08 15:09:09

1970年代,富士康從一間微不足道的車間,到今天已經是世界代工廠的領導者。很多業界人士都將此次轉型歸功于郭台銘在中國內地的“資源傾斜”:從有利的政策,到完善的供應鏈系統,以及低廉的勞動力,這一切都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富士康在沒有技術巨人蘋果的幫助下,也能迅速成長起來。蘋果公司的創立者喬布斯發布了劃時代的産品之後,大量的訂單就像雪片般飛來,而富士康也從中獲益良多。在他之後,郭台銘把公司的命運緊緊地系在了蘋果身上。

得益于來自蘋果公司的訂單,富士康逐漸崛起,成爲全球代工廠的領導者。同時,比亞迪也是最近才進入合同制造行業的,和郭台銘比起來,它還是個新手。但是,郭台銘在內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卻顯得有些沾沾自喜了。

尤其是美國發動“科技戰”後,郭台銘態度更加堅決:富士康給內地帶來了很多工作機會,好像沒有富士康,大陸就活不下去了。與此同時,他還對美國做出了反應,把一些 iPhone的生産線轉移到了像印度、越南這樣的國家。此外,郭台銘還獲得了參觀硅谷“禦普拓”技術公司的機會,這家公司在北美享有極高的聲望。

富士康被報導已將其制造鏈條從內地轉移到了鄭州,富士康在鄭州的工廠早已人去樓空。蘋果及其首席執行官庫克在這次“撤離行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盡管庫克對中國進行了多次的“示好”,但事實上,在他的背後,卻是將供應鏈轉移到了印度和越南。

雖然一些蘋果迷依然認爲庫克“友好”,但庫克最近的越南之行,無疑是對他們的信任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蘋果公司自2019年以來已經向越南投入了高達160億美元。

蘋果公司轉移産能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特別是蘋果公司並沒有直接對越南進行投資,而是通過富士康等供應鏈夥伴間接地進行了投資。在過去的10年裏,蘋果公司在印度的合同工廠數量已經增長了4倍,並爲越南提供了很多工作崗位。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蘋果與特斯拉“離開”中國看來已成不可避免之事。蘋果正面臨著華爲在移動電話市場上的強大競爭,特斯拉則在電動汽車領域受到諸如比亞迪這樣的企業的嚴峻挑戰。馬斯克近日宣布,將在全世界裁減10%的員工,中國是受打擊最嚴重的地區。然後,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印度,打算在那兒建立一個新的工廠。

特斯拉公司關于在印度投資建設“印度版”的計劃讓印度媒體大爲振奮,因爲他們相信中國要想追趕印度,起碼還得花上10年的時間。這一看法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致的,看起來美國公司退出中國的傾向將繼續增強。

富士康在世界範圍內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的戰略調整與生産基地的遷移,對企業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由于蘋果、特斯拉等大客戶的需求發生了改變,富士康將不得不對其制造戰略及全球規劃進行更大的彈性,以配合這種改變。其中包括印度、越南等新興市場的産能擴張,以及對其它區域的業務進行優化或精簡。

但是,這樣的轉移也會造成一些問題,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原來的制造大國。發展中國家在面臨就業與産業結構調整的雙重壓力的情況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尋求新的競爭優勢。比如,中國正在加快技術創新與産業升級,以應對跨國大企業的産能轉移,力圖實現由“世界工廠”向“科技創新引領”的轉型。

從全球經濟來看,這場産業轉移與供應鏈重組,反映出國家與區域在全球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發生改變。這一轉變既有市場勢力與公司戰略的影響,也有國家的政策選擇與國際關系的變遷。如何有效地把握並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成爲企業與決策者面臨的重大挑戰。

總而言之,富士康,蘋果,特斯拉等公司都需要經常檢查並重新制定他們的策略,以保證他們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優勢。與此同時,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也給世界各國在新的國際經濟形勢下,重新審視自己的作用與戰略。

0 阅读:1

曉敏觀點

簡介:多年自媒運營者,感恩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