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只有唐僧和孫悟空能夠成佛,其他人只是菩薩?如來:看看前世

一鍋粥品名著 2024-03-25 10:47:05

《西遊記》博大精深,裏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那就是取經團隊一共有5人(當然護送的神仙不列入其中),他們曆盡千辛萬苦才到達靈山,結果封賞大會上,只有唐僧與孫悟空成爲佛祖,而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都僅僅是菩薩。爲什麽如來要厚此薄彼呢?下面就來探討下這個話題。

孫悟空

取經是場大福利嚴格說來取經對佛派是大大有利的,之前佛派的勢力範圍主要在西牛賀州,證據就是如來在評價四大部洲的時候,這樣說道:

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親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無多作踐;我西牛賀州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贈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

一個“我”字說明了,西牛賀州才是如來的勢力範圍,然而取經表面上是改變南瞻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的現狀,其實實質上是讓南瞻部洲的人都成爲佛派的信衆,讓他們學習佛法,當然供奉也就給了佛派,而且之前文章也談到過,雖然西遊世界是神話世界,但是金錢的作用還是穩如老狗。因此多了南瞻部洲這大塊領域,給佛派帶來的收益是無比巨大的。因此取經實在是有利于佛派。

而要想真正落實取經的政策,那就需要取經人從東土大唐出發,到達靈山就好。雖說路途艱險,需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其實就是樣子工程,因爲玉帝允諾“叫天天應,叫地地靈”,觀音菩薩又主導取經各種事宜,因此我們看到唐僧作爲一介凡夫,還是毫發無損地到達了靈山,取經團隊得到了封賞。因此取經實在是一個低風險高回報的事業。也難怪實力比孫悟空強的多的烏巢禅師,當聽說豬八戒參加了取經團隊,有點羨慕地說:

你是福陵山豬剛鬣,怎麽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

豬八戒

可見取經真的是一件大福利。因此最後唐僧師徒成佛成菩薩就不奇怪了。那麽爲什麽團隊內部還要分個三六九等,不能都爲菩薩,或者都爲佛祖嗎?

成佛或者成菩薩如果唐僧師徒5人都成爲佛祖,或者都成爲菩薩,那麽豬八戒,沙僧,還有白龍馬就不會有任何意見,那麽老豬也不會當衆嚷嚷:

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爲什麽不這樣安排呢?這不是減少矛盾了嗎?其實道理非常簡單,佛位在靈山也是稀缺的,根本不可能拿出5個佛位給唐僧師徒。因爲在靈山乃至三界,佛普遍比菩薩要高一個身位,當然要排除佛門四大菩薩,他們這四位均達到佛祖的標准,只是各自許下一個宏願,不實現就誓不成佛。關于四大宏願之前的文章詳細列舉過,這裏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往期的文章,不過看到這四大宏願後,不由得不佩服四大菩薩舍己爲人的精神,難怪他們爲世人敬仰,那真不是一般的境界。

但是普通的佛祖還是要比大部分的菩薩地位要高,領悟力也要高的。而且佛祖對佛派一把手的如來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例如書中彌勒佛地位超然,將來就是要取代如來佛祖的,因此他的弟子將府邸直接幻化成大雷音寺,而且還冒充如來和其他佛祖,然而最後也沒有受到任何懲處。就可以看出彌勒佛的地位了。再者,大家看原著,如來曾經被孔雀一口吞下,然而當如來想要手撕孔雀的時候,群佛出來勸阻,而如來只要迎合大家的意願,尊孔雀爲佛母,還賜予她大明王菩薩的位子。可見佛祖其實是能夠制約如來,如來行事有時候也要看人家的臉色的。

孔雀大明王

如來可不能將這麽重要的位置讓給所有的取經人,而且佛位數量有限,也不可能全部放出。那麽爲什麽不封給他們菩薩呢?如果唐僧師徒全是菩薩,也是一種方法,也能減少矛盾,可是如來還是慷慨的送出兩個佛位,這又是爲什麽呢?一來取經實在是極大的有利與佛派的擴張,取經人可以說爲佛派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一個佛位不給,也說不過去,這就像是一個標杆,立下如此功勞都不給一個佛位,那麽日後誰還會爲佛派處理,這恐怕就是千金買馬骨的作用吧。

此外,在真假美猴王的橋段中,如來明確承諾孫悟空也能成佛,原話是這樣的:

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如來作爲佛派一把手,作爲在三界都有非常高的影響力的大佬,怎麽可能出爾反爾,等取經成功以後,拿一個菩薩位來搪塞孫悟空呢?因此孫悟空成佛是板上釘釘不容置疑的事情。其他人就好理解了,唐僧作爲孫悟空的師傅,徒弟都成佛了,他可能不是佛祖嗎?而排在孫悟空後面的豬八戒,卻是可成佛可不成佛,然而從最終的結果看出老豬只是菩薩,不是佛祖。老豬的位置定了之後,像沙僧,白龍馬就沒有任何問題了,老豬都不是佛,他們憑什麽?所以關鍵點在豬八戒。那麽爲何如來不讓老豬成佛呢?

前世是誰如來沒有讓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成佛,而只是讓唐僧,孫悟空成佛,其實是有他的考量的。我個人覺得有這麽幾個原因。第一,從之前的地位來看,孫悟空無疑是最高的,他在天庭可是齊天大聖,與玉帝平起平坐,給他一個佛一點問題都沒有,而豬八戒要差一點,沙僧與白龍馬就更差了,因此分水嶺是老豬,其實並沒有什麽大的錯誤。第二,孫悟空是主動撂挑子不幹,而豬八戒,沙僧,白龍馬是因爲犯了錯誤,才貶下凡間,他們本心其實還是很喜歡原來的工作崗位的。因此對于佛派來說,猴子是不願意回天庭,而後面這幾個如果有機會,他們還是很願意繼續爲天庭服務的。如果你是如來,你會重用誰?

取經團隊

第三,也是最爲關鍵的原因,那就是這幾位的前世不同,唐僧不用多說,他本是金蟬子,而金蟬子是如來嫡傳的二弟子,不給他佛給誰?孫悟空的前世其實也與佛派有緣,原著有這麽一句:

圓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學?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顆摩尼珠,劍戟刀槍傷不著。也能善,也能惡,眼前善惡憑他作。善時成佛與成仙,惡處披毛並帶角。無窮變化鬧天宮,雷將神兵不可捉。

這段是孫悟空與王靈官打鬥時的場面描寫,從這段話看出孫悟空的前世是摩尼珠,而通過搜索,我們知道摩尼珠是佛門重寶,這下大家理解,爲什麽玉帝從始至終都沒有把猴子當自己人培養吧?人家本來就是佛門至寶,早晚要皈依佛門的,還怎麽留他在天庭幹活。如來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多次承諾猴子可以成佛,本來就是佛家人,只不過在外面浪了一圈再回來而已。而老豬,沙僧, 白龍馬的前世均跟佛派沒有任何聯系,要麽是道家大佬,要麽是龍族,跟如來八竿子打不著,如來怎麽可能給他們佛位呢?

小結其實西遊世界很多事情在未投胎之前就已經確定了,誰的人就是屬于誰,這是誰都爭不走的,看似取經打打殺殺,其實對于取經團隊並沒有什麽風險,那些實力強悍又與佛派無關的各種妖王,早就讓如來等人篩過一遍了,大家應該還記得如來曾經讓觀音菩薩走一遍取經路,當然是從靈山到大唐這個路線,而且要求菩薩要半山半霧,爲什麽要加個這樣的條件,原因有兩個,一個就是給唐僧挑徒弟,另外一個就是將不相幹的強大的妖魔趕走,大家看到除了豬八戒,沙僧這兩個人敢跳出來打菩薩,其他人誰敢?

豬八戒沙僧

要知道九靈元聖,大鵬金翅雕,甚至青牛精當時已經在各自的洞府,可是他們聽到菩薩消息,連面都沒有漏,可見菩薩這一趟就是爲了讓取經道路絕對安全,因此唐僧作爲一介凡人才會毫發未損到達靈山。因此取經其實是毫無風險的,因此封賞其實就是憑關系,近的給佛,遠的給菩薩。當然大家也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我向來支持大家各抒己見,如果大家對我的解讀有想法,可以發到評論區咱們一起再討論。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並推廣,感謝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見不散,最後如果不麻煩的話幫忙點個小紅心,再次感謝!

0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