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智能制造行業的投資邏輯

海瀾智雲上海數據 2024-04-09 10:58:27

從 2023 年到 2024 年開春,我們投資人感到,行業的不確定性增多,需要更客觀、冷靜地判斷大趨勢。

當下做投資與幾年前有很大不同。以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符合上市的審核標准就可以申請上市。而現在,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你對這個時代和對企業的認知是什麽?

當前,智能制造領域每個賽道的投資都需要具備高度的專業性。以下分享的是我們在高端裝備、設備零部件和新材料、工業軟件賽道的投資心得和邏輯。

關注軟硬件和工程能力

我們在高端裝備領域主要投資了機器人。伴隨大模型的發展以及叠代,我們認爲機器人行業是非常符合中國未來大趨勢的新質生産力。面對勞動力人口的減少,通用機器人可能是未來最重要的産業之一。

最近一年多,我們連續投資了 3 家通用機器人公司。我們選擇這 3 家公司有以下幾方面的考量。第一是軟硬件的結合能力。任何一個機器人的軟硬件都沒法分離,只擅長單一技術很可能在後續競爭中處于劣勢。第二是低成本、大批量制造的工程能力。工程能力是目前很多創業團隊不具備的能力,不具備此能力意味著不能低成本大量複制産品。第三是構建大模型的能力。大模型相當于通用機器人的大腦,但現有的技術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傾向于先選擇開源的大模型。

同時,我們也關注機器人行業的一些重要零部件。未來的機器人不僅需要更智能、可交互,還要有更強的續航能力以及運動避障、類人行動等能力。所有核心零部件都可能發生變化,我們會在其中最重要、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投入資源。

通用機器人並不能高效滿足所有的場景需求,因此專用機器人有它的市場。在專用機器人領域,我們關注它的下遊應用是什麽樣的場景、這些場景的真實需求究竟有多大、未來的資本化投入有多少、增長速率有多快等,這些都是我們在選擇産品品類時最關心的問題。在當前的大形勢下,如果下遊場景的投資規模不夠大,就很難獲得足夠的市場空間,這樣的公司很難很快成長。

具備跨界和整合能力

我們關注的第二個賽道是設備零部件和新材料。調查數據顯示,在國內市場做零部件,産品的市場空間無外乎二三十億元。上市之後,預計也是二三十億元的市值,很難成爲一家跨國或者具有非常大體量的大型公司。我們的思考是,如果公司的潛在市場空間小,怎麽解決。

首先需要創始人有跨界的能力。跨界是指具有橫向産品化的能力,比如從 A 産品跨到 B 産品、從 B 産品跨到 C 産品。

其次需要創始人有跨行業的能力。比如,做消費電子的,這個産業鏈追求的是創新和成本低

廉。那麽,創業者能不能利用在消費電子行業積攢的能力跨界到其他工業領域呢?舉個例子,一些品牌廠商基于消費電子鏡頭、傳感器芯片去做工業相機,成本不到原先工業相機成本的 50%,這就是跨界能力的展現。

再次需要創始人有縱向一體化的能力。創始人需要對上下遊進行進一步整合,提高市場空間。

最後,我們希望我們投資的公司可以走出國門、走到海外,這也是我們在零部件賽道主要的關注內容。我們在新材料賽道上有兩個主要方向。其一是高壁壘、“卡脖子”,這是基本要求。新材料領域內,附加值越高的産品往往用量規模越有限,因此我們比較看重它的化工“基本盤”。其二是除了化工“基本盤”,還要有基本平台型的技術。例如,我們希望研發的新材料不僅能用于半導體行業,還可以擴展到泛半導體行業。

不同階段有不同標准

我們關注的第三個賽道是工業軟件。我們在項目不同階段有不同標准。

如果是早期項目,我們不僅希望公司的産品對標國外的某一個産品,還希望面對中國新基建和新質生産力的需求,公司能配合種子用戶開發出真正解決産業數字化痛點的産品。

現在國家政策提倡智能化、數字化、新能源化、綠色化。數字化的提升不僅要有數據、有算力,還要有能力結合工業發展特點開發出自己的工業軟件。從國家推出政策並大力扶持到現在,中國工業軟件發展不超過 5 年時間,而國外的工業軟件已經隨同産業叠代自然發展了七八十年,我們想用短短幾年時間超越別人,是不太現實的。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産業特點和國情,做符合我們下一代生産力水平的産品。

如果是成長期項目,我們會重點圍繞國家主管部門發布的急需的 20 多款重要軟件産品品類進行篩選。我們會關注其科創屬性的滿足度,也會關注其市場空間的大小。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創始人是追熱點還是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一件很難的事。我們更希望選擇擁有堅定、堅韌品質的創始人,跟他們共同成長。

概括來說,我們的投資邏輯有以下維度。第一是行業維度。看清身邊的趨勢,看懂自己的産業,在今天,行業認知無比重要。第二是創始團隊維度。我們希望公司的創始人有行業洞察力,同時匹配工程化能力突出的創始團隊。第三是公司維度。最好技術叠代能力強、底層技術具備延展潛力;産品通過測試准備量産、具備較好的商業化增長預期;與下遊大客戶深度綁定或具備較強的渠道拓展能力。

文章來源于新工業網,侵刪。

0 阅读:2

海瀾智雲上海數據

簡介:定期分享工業互聯網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