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任仲夷的秘書,52歲擔任吉林副省長,曾撰文反對“兩個凡是”

悟空談曆史 2024-05-03 09:26:01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刊登了胡福明撰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公開轉載了這篇文章,在這之後,《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以及不少省級媒體都轉載了這篇文章,從而掀起了著名的“真理標准大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真理標准大討論”後,“兩個凡是”的錯誤得到糾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開始深入人心。另外,在這場討論中,時任遼甯省委第一書記(相當于今天的遼甯省委書記)任仲夷是最早站出來反對“兩個凡是”的省委書記,在任仲夷反對“兩個凡是”的過程中,身邊有個得力助手,這個人就是他的秘書張嶽琦。那麽,張嶽琦的身上都有什麽故事呢?

張嶽琦出生于1938年,山東棗莊人。青少年時期,張嶽琦主要在家鄉一帶求學,他天資聰穎,讀書刻苦,學習成績很好。1955年,張嶽琦考入鐵道部濟南鐵路運輸機械學校學習,三年後他畢業,被分配到牡丹江機車廠,成爲一名技術員。

張嶽琦在牡丹江機車廠工作了八年時間,從1958年到1966年,這段時期的工作經曆不僅鍛煉了他,而且也爲他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爲他以後走上重要崗位奠定了基礎。1966年,張嶽琦被調到牡丹江市委,擔任了市委工業部的幹事。

牡丹江市成立革委會後,張嶽琦又轉入市革委會,繼續從事工業方面有關的工作。在那段特殊的曆史時期中,張嶽琦頂住各方面的壓力,狠抓當地的生産秩序,保持工廠職工隊伍的穩定,利用一切機會促生産,努力減小“四人幫”對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

1969年,張嶽琦被調到黑龍江省革委會,擔任了辦公室幹事等職務。1972年,任仲夷重新複出,擔任了黑龍江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張嶽琦也被調到任仲夷身邊,擔任了任仲夷的秘書,協助任仲夷開展工作。

張嶽琦非常有能力,深得任仲夷信任,1977年年初,任仲夷被叫到北京,面見相關領導,張嶽琦也作爲秘書跟隨任仲夷前往北京。當時還是沈陽軍區專門安排了一架軍用飛機伊爾-18,把任仲夷與張嶽琦送到北京。

到北京後,領導也跟任仲夷說明了要調他到遼甯工作的原因:一是遼甯是重要的工業基地,關系到全國的經濟大局;二是因爲遼甯是受“四人幫”影響的重災區,急需任仲夷去開展工作。在這之後,張嶽琦繼續作爲任仲夷的秘書,跟隨任仲夷前往了遼甯。

也是在遼甯期間,張嶽琦與任仲夷經曆了“真理標准大討論”。在這場討論中,張嶽琦按照任仲夷的指示,親自撰寫了《理論上根本的撥亂反正》與《解放思想是偉大的曆史潮流》兩篇文章,反對“兩個凡是”,支持“真理標准大討論”。

在這之後,張嶽琦又跟隨任仲夷前往廣東省工作,擔任了廣東省委常委、秘書長等職務,投身改革開放時期廣東的經濟建設與發展當中。1990年,52歲的張嶽琦擔任了吉林省副省長,後續他又擔任了吉林省委副書記以及吉林省政協主席等職務,繼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爲地方的改革開放獻言獻策,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張嶽琦已經86歲,他也早已退休多年,但他爲“真理標准大討論”作出的貢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1 阅读: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