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爲何不殺死慈禧,獨掌大權?光緒:這是我聽過最荒誕的笑話

江舸 2024-05-07 07:52:29

清代作爲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當時的封建帝制已經發展到了最高峰,皇帝在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同時,幾乎所有可能影響皇權的因素均被有效限制。

不過在清朝晚期還是出現了慈禧長期幹政的情況,在光緒帝主政之後,慈禧竟然在戊戌變法時重新掌權將光緒軟禁,這也徹底改變了我國近代史的進程。

如今許多曆史愛好者在討論這段曆史的時候,都覺得光緒應該在掌權後直接除掉慈禧,爲自己免除後顧之憂。

然而這種言論未免把當時的朝局和慈禧想的太過簡單,光緒即使真的有這種想法,也完全不是慈禧的對手。

首先光緒繼位本身就存在道統上的問題,這讓其在朝中並沒有擁有絕對的權威。

作爲醇親王奕譞之子,光緒帝與早逝的同治帝爲同輩之人,因此無法以嗣子的身份繼承皇統,在慈禧的授意下,其是以鹹豐帝嗣子的身份繼承帝位的。

在慈禧做出這一決定的時候,當即有許多朝臣表示了反對,他們希望從溥字輩的鹹豐子孫中尋找一人繼承皇位,這樣才能夠保證同治皇帝不至于斷嗣。

其中尤以受到同治恩惠的臣子態度最爲激烈,吏部官員吳可讀甚至以死谏的方式,要求慈禧承諾光緒後人要以同治嗣子的身份繼承大統。

雖然最終在張之洞等人的幫助下,慈禧以先繼統後繼嗣的方法確定了後續皇帝同治嗣子的身份,平息了群臣的非議,但這也讓光緒皇帝的身份變得更加尴尬,基本坐實了其過渡皇帝的身份。

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地位令光緒在朝堂上的身份頗爲尴尬,如果光緒要處死慈禧或者下令限制慈禧的地位,那麽同治一朝的臣子將會懷疑其是否有爲自己立嗣,斷絕同治帝一脈的心思。

有吳可讀的死谏在前,這些人無疑也會強烈抗議,這會對光緒的統治地位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其次在我國封建時代,皇帝需要以家長的身份管理皇室以及整個天下。

而光緒帝是慈禧的嗣子,因此在家庭倫理體系中慈禧依然是整個皇室的大家長,而且其對皇室倫理體制的維護非常重視,在整個大家族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這讓光緒皇帝始終處于其陰影之下。

因此即使慈禧歸政于光緒皇帝,但在皇室內部其依然要對慈禧恭敬有加,據相關記載,光緒在和慈禧一同用餐的時候,只要慈禧放下筷子光緒便不再進食了,由此可見慈禧的地位。

在家天下理念深入人心的當時,慈禧和光緒帝分別作爲“國主”和“家主”管理著天下,兩個身份的分離讓光緒對于權力的掌控遠不如此前的清朝皇帝。

而作爲家主的慈禧則無法遠離朝堂,因爲其始終無法放棄要爲祖宗基業“負責”的想法。

這也是爲什麽即使在歸政光緒之後,慈禧始終要審閱重要的奏折,對于任命高級官員等問題,慈禧更是始終抱有最終決定權。

這讓光緒的權力一直受到慈禧的控制和監視,想要在這種情況下策劃除掉慈禧顯然是難于登天。

有人在討論慈禧幹政問題時,認爲慈禧作爲女流之輩控制朝政在古代是會被看做大逆不道的,因此只要光緒振臂一呼,官員們一定會積極響應,但事實上慈禧之所以能夠長期掌權,並不是因爲她的身份,而是其傑出的政治能力。

在翁同龢等晚清大臣的回憶錄中,詳細記載了他們和慈禧見面時的情況,這些晚清大員無論在學識還是閱曆上都已經堪稱翹楚,但無論他們怎麽包裝慈禧總能從三兩句話中就弄清他們的意圖,這讓任何人在面對慈禧的時候都無比小心謹慎。

晚清時曾國藩和李鴻章曾經權傾朝野,但他們在面對慈禧的時候依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說明了慈禧在外臣面前的強大壓迫力,在面對緊急問題時,慈禧也頗有決斷力,這讓她成爲了晚清危局中最受臣子信賴的領導者。

而光緒帝雖然胸懷大志,但從其和慈禧的政治鬥爭來看,其政治手腕和果斷程度均不是慈禧的對手,因此即使光緒想要鬥倒慈禧,群臣在選擇站邊的時候也更可能站在慈禧一邊。

慈禧作爲一名老道的政治家,在保持威嚴的同時也會展露出關愛的一面,當時她經常將宮中的禦筆、禦畫賞賜給下面的官員,地方政府送來的貢品她也會分享給朝臣,在她身邊的人更是幾乎每天都能得到賞賜,這讓許多人死心塌地的爲慈禧效忠。

在慈禧去世的時候,清廷許多大臣痛哭不已,其中雖然可能有作秀之人,但是很多都是感念慈禧生前對自己的照顧。

而光緒身邊除了維新黨之外,並無如此擁護之人,這也讓他很難對慈禧的地位造成威脅,更遑論處死慈禧了。

除了上述原因外,光緒無法和慈禧抗衡的原因還和人們對變法的態度有關。

在戊戌變法前光緒和慈禧並沒有直接沖突,其自然不會有處置慈禧的想法。

而在戊戌變法引發維新派和保守派的對抗後,民間及大部分官員對于維新派改革的態度實際上並不積極。

人們對于這種大刀闊斧的改革普遍感到擔心和迷茫,這種情況下光緒即使想要推翻頭上的慈禧,也很難得到足夠的支持,這也是光緒始終沒有向慈禧發難的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光緒皇帝在和慈禧的鬥爭中,無論在政治能力還是皇室地位中都處于劣勢,其皇權還因爲道統問題存在爭議,這讓光緒沒有任何和慈禧對抗的籌碼。

康梁等人雖然堅定地站在光緒一邊,但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影響力,因此光緒挑戰慈禧一事是沒有任何勝算的,他如果真的下令殺死慈禧,那劊子手的屠刀只可能落在自己的脖子上。

——●◯參考資料◯●——

《“國主”與“家主”的異化與統一 ——再論戊戌政變後光緒帝與慈禧太後之關系》

1 阅读: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