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一路上能有多狼狽

朝宗驚鳴 2024-05-05 20:06:08

1900年8月15日淩晨,天還沒亮,北京紫禁城的西華門突然打開,在一衆太監的簇擁下,一個高擡大轎急匆匆從裏面出來。轎子裏坐著的,正是當時在中國權力至高無上的慈禧太後。她抛棄了華麗的朝服,穿上了一件普通人家的衣服,內心惶恐。他們出了西華門後,就消失在了深夜裏。這就是著名的“慈禧西逃事件”,發生在八國聯軍即將攻破北京城之際。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國門就被打開,清政府割地賠款,還被迫設立了一系列沿海的城市爲通商口岸,給西方列強銷售鴉片和傾銷商品之用。這個時候西方強國在中國還是以商務活動爲主,但是他們需要更大的市場,更多的特權,由此和清朝不斷産生矛盾,又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的結果是,除了賠款,各國公使還可以進駐北京。這樣西方國家就可以通過領事館對清政府施壓,獲取更多的利益。而這個時期,正是慈禧開始掌權的時刻。她對西方領事館人員在眼皮底下活動,非常沒有安全感,但她又無可奈何。

而到了清末,出現了一股特殊的勢力,就是義和團。這是清末民間武術團體和秘密教門的混合組織。他們不同于一般的民間反抗勢力,打的是“扶清滅洋”的口號,也就是不針對清政府,而只針對西方列強。一時間,他們在各地沖擊西方教會,打砸領事館,還殺了不少洋人。這樣,西方各國就開始向清政府施壓,要求懲辦義和團。

但這個時候的慈禧發現可以利用義和團的勢力對西方列強施壓,所以一直沒有行動。她想借義和團之手來報複西方。1900年6月,西方列強見慈禧對義和團不管不問,就派軍隊攻陷了天津的大沽炮台。其實這就是一種威脅,他們要清政府懲辦義和團,並接受他們的一系列要求。其中一條就是要求慈禧還政于光緒。因爲相對于光緒來說,慈禧非常守舊,對新事物的接受很困難。西方認爲光緒的即位更符合他們在中國的利益。這樣,慈禧就感到了威脅,更不可能還政給光緒。她開始孤注一擲,對西方十一國宣戰。

她之所以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西方在中國的駐軍只有幾萬人,而清朝經過多年的軍事改革,手裏也有幾十萬新式軍隊。再加上瘋狂的義和團,慈禧手裏就有了底氣。她認爲一旦戰爭膠著,和西方談判的余地就大了。

此外,中國東南沿海省份是西方活動的重要區域。經過清朝的洋務運動之後,大批漢人官員比如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手裏也有大量的軍隊。慈禧原本以爲也可以調動這些軍隊,可是沒想到張、李等人並不同意慈禧宣戰,更不願意將自己的軍隊賠入這場鬧劇之中。于是他們與西方各國簽訂了一個“東南互保協議”,也就是雙方約定好,在長江以南互不幹涉,不爆發沖突。

這樣,清朝只有拱衛京津的新軍加上義和團,在八國聯軍的進攻下不堪一擊,接連潰敗。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八國聯軍就攻到了北京城下,隨時就要攻破城門。而且他們還列了一個“斬首清單”,裏面第一個就是要斬首慈禧。

在這樣的情況下,慈禧是不得不逃了。在當時,紫禁城裏已經可以聽到城外的炮火聲,逃跑是臨時決定的。而且即使逃亡,還要帶上光緒,不然等慈禧一出宮,光緒搞不好就被扶持上位了。當然,就算是在如此危急的時刻,慈禧還不忘走前把珍妃丟進了井中,因爲珍妃參與了戊戌變法,是少有的接受西方思想的人。她要不留後患。

慈禧連夜出逃北京是極爲倉促的,她們一行人基本沒做什麽准備,在聽到北京城外的炮火聲後才決定出逃的。本來他們想往東逃,也就是河北和東北方向,那裏是清朝的根基,清朝的管控力也強。但是東北是日本和沙俄的勢力,往東逃是不可能了。往南方呢,本來清政府對長江以南的控制力就弱,再加上西方在南方的勢力也大,漢族官員還搞了“東南互保協議”和西方暧昧不清。往南方跑也是送死,那只能往西邊跑。經過綜合考慮,選定了西安,因爲西安是陝甘總督、西安將軍所在地。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和北京天津距離也遠,西方勢力幾乎沒有。再加上西安地處秦嶺,三面環三面環山,易守難攻,曆代都是都城首選,所以慈禧才選擇了西安作爲逃亡地。

而且逃亡也來不及帶上金銀珠寶,爲了安全,連宮裏的衣服都不能穿。慈禧命太監找來了一套破舊的漢族老婦的服裝,再讓所有隨行人員都穿漢服。慈禧一行100多人只帶了最親近的皇族成員和少數的太監隨從。

慈禧他們剛逃出北京不久,八國聯軍就攻破了北京城,進入了紫禁城。在得知慈禧已經逃出北京後,德國還專門派了一支部隊追擊慈禧。在這種情況下,慈禧他們只能不停趕路,到處風餐露宿,受了一輩子都沒有受的苦。本來還指望路過的官員能夠接待,可謂“樹倒猢狲散”,各地沿途的大小官員聽說八國聯軍打來了,早就跑得無影無蹤。只有河北懷來縣有個知縣等待接駕。

慈禧雖然知道民間疾苦,可是沒想到民間竟如此惡劣。河北懷來知縣唯一拿得出手的“貢品”竟然只是一碗小米粥和幾個雞蛋。對此慈禧還喜極而泣,一邊喝一邊直呼“甚好甚好”。要知道,他們一路上的幹糧早就吃完,連餵牲口的幹玉米都啃不上了。所以逃亡路上的狼狽是可以預見的,不僅少吃缺穿,慈禧他們在一個地方還不敢呆太久,一般歇一晚就繼續趕路了。比起吃不飽,吃不好,還是逃命更重要。

而且,慈禧連保駕的親軍,也就是保衛皇帝的禁衛軍都沒帶,一是這些八旗子弟養尊處優,戰鬥力極差,帶上他們搞不好還是個累贅;二是爲了避人耳目,只有打扮成民間逃難的百姓,才有可能逃過一劫。

那麽慈禧的安全如何保證呢?當時的民間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都當了土匪,特別是山西河北一帶,匪患衆多。所以慈禧選了一家民間的镖局,也就是著名的“李家镖局”。在當時,李家镖局可謂是遠近聞名,專門護送重要物品,被劫持的情況幾乎沒有,還給清政府押運過不少重要物資。因此,爲了給慈禧護駕,他們專門出動了一支保駕的隊伍,負責慈禧一行人前往西安。李家镖局在山西河北一帶頗具威名,很多匪盜並不敢造次。有李家镖局的護送,慈禧的基本安全就得到了保障。

慈禧在路上受苦的日子,也就一個月左右。在他們到達山西大同之後,迎接慈禧的是其得力幹將岑春煊,他手上還有幾千人的清軍部隊。在山西大同,慈禧等人才第一次吃了一頓像樣的飯。

慈禧繼續往西,到達了山西太原。在這裏,離八國聯軍就已經很遠了。慈禧決定在太原做修整。要是換做別處的官員,可是要急破腦袋的,因爲當時的山西在鬧饑荒,巡撫手裏根本沒錢。但山西卻有一批會做生意的人,就是晉商。他們以經營鹽業、票號出名,十分地有錢。于是,當時山西巡撫毓賢爲了解決慈禧在太原修整的費用,就開始找這些晉商借錢。可沒想到,這些晉商是一毛不拔。最後,毓賢找到了山西當地的兩大家族,喬家和曹家。

兩家當即表示願意拿出40萬兩白銀給慈禧,並且不要求還。而他們之所以願意這樣做,就是看中了其中的政治資源。有了這筆錢,慈禧在太原停留了20多天,又過起了宮中的奢侈生活。直到慈禧聽說德國人要打到山西來了,才依依不舍離開太原,繼續前往西安。而毓賢也是派專人把慈禧等人安全護送到西安。至此,慈禧一行人花費了71天,終于到達了西安。可是沒想到,慈禧在西安一停,就是一年零四個月。直到1902年1月,她才回到北京。

當時,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城後,開始將北京城分爲八個區域,每個國家占領一個區域。八國在各自占領的區域內進行了劫掠,包括頤和園、圓明園、太廟在內的重要皇家領地都遭到了洗劫,文物破壞無數。但是唯獨紫禁城沒有被破壞和劫掠。這是因爲當時的紫禁城不在八國中任何一個國家的占領範圍內。當聯軍士兵進入到紫禁城後,這座有著幾百年曆史的宮殿一時間讓他們看花了眼。因爲慈禧走得急,宮中的金銀財寶根本來不及帶走,也沒有時間安排運往別處,所有的陳設都原封未動。這些官兵們看到這些寶貝後,恨不得全部打包帶走。

一開始的紫禁城是混亂的,聯軍官兵們在皇帝的寶座上隨意拍照,順手拿走宮殿裏的物品,紫禁城仿佛也要被洗劫一空。但是,這種局面很快就被控制。我們知道,故宮的文物基本都保存了下來,沒有受到破壞,至今仍在北京和台北兩地保管。

那麽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呢?這是因爲,當時的聯軍總司令由德國人瓦爾德西擔任,他爲了穩定紫禁城的混亂局面,出面和各國指揮官達成協議,紫禁城中的文物一律不准動,因爲日後還需要這些作爲底牌和清政府談判。面對北京城各處的劫掠,他可以不管,但是紫禁城他要管。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士兵悄悄偷走一些文物,或者想盡辦法搜刮寶貝。就連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銅缸上面的镏金也被士兵們用刺刀刮去。這也說明了,當時的紫禁城是被嚴格管控的,不然士兵們根本不可能看上銅缸上的镏金。

爲了有效管理紫禁城,八國聯軍成立了一個“宮殿調查委員會”,來限制各國士兵的進入和調查文物的偷盜情況。因爲在當時,有不少太監監守自盜,趁亂搶劫。最後各國商議,由美國和日本派專人看守紫禁城,聯軍其他士兵和閑雜人員一概不得入內。所以,在面對是否搶劫紫禁城這一重大問題上,列強們各有顧慮,錯綜複雜的利害關系竟達成了某種不可思議的平衡,以至于面對紫禁城時,虎視眈眈的八國聯軍陷入了一種無法動手的僵局。正是因爲八國的相互監督,紫禁城及其收藏的曆代寶物得以免遭一劫,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迹。

紫禁城沒被破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慈禧到達西安之後,就立刻派李鴻章前去和八國聯軍談判。談判的原則竟然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各國之歡心”,極盡委曲求全之事,就是爲了能保住她的命。因爲當時談判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把她從174人的“斬首名單”中去掉,哪怕是多賠點銀子都行。最後李鴻章經過談判和八國達成和議,簽訂了《辛醜條約》。

李鴻章自己也承認做了千古罪人,因爲條約規定清政府需賠款4.5億兩白銀,以關稅,鹽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兩白銀。同時各國可以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區,由各國駐軍把守,中國人一概不得入內。八國還要在天津駐軍震懾北京,同時清政府要鎮壓義和團,懲辦發動戰爭的要犯。最後斬首名單上的174人,除慈禧外,全部都被處死,包括很多清朝的皇族主戰派成員。

所以,既然清政府有意談判,接受他們的條件,八國聯軍就沒必要搶劫和破壞紫禁城了。畢竟,他們要的是在中國的長期利益。這樣,既然紫禁城不能搶,那麽各國占領的北京城自然無法幸免。北京城內的皇族領地和各大王府都被搶劫和占領,包括很多寺廟和書院在內的皇家文庫損失了幾千座金佛,幾萬冊古籍,四庫全書這樣的珍本也被燒毀。還有頤和園等地的數十萬件寶物,圓明園也遭到了英法聯軍之後的第二次劫掠。

而空蕩蕩的紫禁城,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城牆上滿是斑駁,廣場上野草叢生,屋頂窗戶破敗無人修理。當慈禧一年半之後再次回到紫禁城,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內心充滿忐忑。她在經過一處宮殿時,被趴在屋頂的一名西方記者拍了一張照片。面對鏡頭,慈禧竟然揮手致敬。

3 阅读:505
评论列表

朝宗驚鳴

簡介:熱愛體育,探索未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