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推動“大提速”深圳多舉措促進大灣區金融市場聯通

中國網資訊 2024-05-16 19:12:25

深圳市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持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一系列政策舉措促進了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依托便捷的交通,如今來深圳購物消費的香港居民越來越多,不少香港居民還會選擇在銀行開通內地銀行賬戶。

香港市民 司徒女士:有了這些卡之後,去玩的、吃的、打車也很方便。

截至今年3月末,香港居民在深圳開立銀行賬戶約305萬戶,其中在香港代理見證開戶36萬戶、交易超200億元。深圳還加快在機場、口岸、重點商圈推動外卡受理、移動支付、現金支付等支付方式全覆蓋,打造全域支付示範區。首創推出數字人民幣“硬錢包”與香港八達通卡聯通,八達通卡內金額可以充值這個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在內地消費。

統計顯示,2023年,香港居民在深圳非現金支付交易合計約3552萬筆、金額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2%、71%。

消費支付便利化的同時,一系列跨境金融服務改革也在科研、貿易多方面落地實施,加速了深圳、香港兩地資金流動往來。

去年9月,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科彙通”業務正式試點,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通過這項業務拿到了從香港轉入的境外科研經費。截至目前,已經有8家世界500強公司的研發中心、8個國家級重大科研平台等160多個高端科研項目選擇落戶河套。

在前海深港合作區,首批開展的大宗商品跨境現貨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業務,累計交易金額483億元。首創深港征信機構跨境征信合作,幫助內地銀行爲港資企業精准畫像,助力在深圳的港資企業獲得融資超7億元。

2023年,人民幣已連續四年成爲深港間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深圳跨境人民幣收付規模首次突破4萬億元。

深圳市委副秘書長 張茜:近年來,深圳積極探索跨境金融創新,在開戶、彙兌、融資、理財和征信等方面,推出了一批便利舉措,以“小切口”推動資金跨境流動的“大提速”,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來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