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太倉:爲青少年營造“心靈港灣”

小康雜志社 2024-05-20 11:14:58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趙狄娜

近年來,江蘇省太倉市積極探索學校社會工作發展,在全省首創初、高級中學“一校一社工”全覆蓋,形成了具有太倉特色的學校社會工作協同育人新格局。2023年未出現初高中學生心理問題極端事件,“一校一社工”獲評江蘇省2023年優秀社會工作項目第一名。

江西17歲高中生留下遺書跳河自盡,邯鄲3名初中生霸淩同學致死……近年來,諸如此類的新聞總能引起廣泛熱議,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始終備受關注。據中國青少年預防犯罪研究會的一項調查表明,有57.95%的受訪者表示曾遭受過校園霸淩,其中50%以上的受害者當時年齡在14至16歲之間;另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人民群衆關切的重大課題。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生命中的關鍵時期,面臨著許多壓力和挑戰,如學業問題、社交關系、自我認同等。而學校社會工作能夠起到挖掘學生潛能,協調家、校及社會關系,及時解決學生成長與發展中的困擾與難題,有效地協助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作用,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社會支持系統。近年來,江蘇省太倉市積極探索學校社會工作發展,在全省首創初、高級中學“一校一社工”全覆蓋,形成了具有太倉特色的學校社會工作協同育人新格局,爲青少年營造了一處溫暖的“心靈港灣”。

供圖/受訪者

打造協同育人新格局

作爲“政社互動”的發源地,太倉社會組織培育良好,社會組織超500家、持證社工達1624人,社會工作類型已覆蓋醫務社會工作、養老社會工作、司法矯正社會工作等12個領域。基于優質的發展土壤,早在2017年,太倉市民政局就聚焦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痛點堵點,率先進行學校社會工作創新實踐,並曆經了“崗位嵌入—項目社工—全域推動”三個發展階段。2023年,其在全省首創的初高級中學“一校一社工”機制,實現了全市20所學校全覆蓋,將服務站點輸送至教育最前沿,探索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路徑。

社會工作是“助人自助”的專業助人工作,也是“打通民生最後一米”的專業服務。“一校一社工”機制,即在每所學校派駐1名專職社工,面向全體學生提供心理篩查、個案服務、小組服務、社工課堂等服務。

“學生問題往往起源于家庭,顯現于學校,惡化于社會。社會工作者正是幫助青少年溝通家庭、學校、社會的橋梁。”太倉市益童頤樂社會服務研發中心理事長、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智庫特聘研究員蕭琮琦表示。蕭琮琦早年一直在台灣省進行社會工作研究,後成爲西華大學特聘教授,幾年前受邀來到太倉,並組建專業團隊,承擔著學校社會工作督導評估工作。他告訴《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這裏社會工作發展的土壤極佳,“太倉很早就開始提倡社會工作的培養,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在資金、政策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大量支持,並且是持續的,非常利于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特別難能可貴”。

太倉市民政局副局長趙健介紹,太倉創新組織機制,構建了學校社會工作“優模式”。

首先是構建協同機制。將學校社會工作發展納入全市社會工作體系建設和學校管理運行機制,出台中小學社工進校園項目試點等文件,民政、教育、公安、衛健委、團市委、婦聯等相關部門成立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社會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推進、督促檢查等工作,學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專業社工構建服務協同網絡,形成高位統籌、行動協同、職責明確的學校社會工作推進機制。

其次是建立服務網絡。按照1名社工配套15萬元的標准,面向專業社工機構購買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派遣社工需具備社會工作專業、取得社工證並有2年以上社會工作經曆等條件。20所學校均設立學校社會工作站用于駐校社工工作,配備辦公室、個案服務室、小組服務室、心理咨詢室和正念訓練室等功能完備、科學專業的服務場地。目前,全市共有20個學校社會工作站、20名專職駐校社工提供服務。

最後是落實工作保障。每所學校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心理健康老師、班主任代表和駐校社工組成專項協調小組,依托市級社會工作服務指導中心、鄉鎮(街道)社工站、村(社區)社工室和相關樞紐型社會組織,做好服務轉介和資源整合,爲工作開展提供支持保障。計劃在3-5年時間全市中小學實現“一校一社工”,駐校社工總數不少于60名,並按照學校社工項目總額的10%另行預算項目的招標、督導、評估和培訓經費,爲學校社會工作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目前,太倉“一校一社工”已實現覆蓋初高中學生數3.1萬人,形成了具有太倉特色的學校社會工作協同育人新格局。2023年未出現初高中學生心理問題極端事件,“一校一社工”獲評江蘇省2023年優秀社會工作項目第一名。

構築心理健康“防護網”

在太倉沙溪鎮嶽王中學社工站裏,11名剛升入初中的同學圍著學校的駐校社工講述自己近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社工帶領大家從初中新變化的話題切入,通過“情感分享會”的形式,鼓勵同學們互相傾聽、彼此支持,並提供壓力管理的技巧,尋找應對問題的方法。

爲構築心理健康“防護網”,太倉的學校社工聯合學校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篩查和早期幹預機制,通過“早期全面篩查、個案精准幹預、專業社工介入、家庭增能支持”立體化的手段,形成“100%全面篩查-15%積極預防-5%個案幹預”模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一是早期全面篩查。面向全校學生每學期開展1次心理健康測評服務,建立學生成長跟蹤檔案,評定個體心理健康水平。以學生生涯與社會發展、自我認知爲核心主題,常態化開展基礎類、拓展類、特需類社工課堂,提供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知識普及、人際交往訓練、生命教育等服務,提供預防性和發展性服務,促進學生的正向改變和心理成長。結合新時代文明創建主題,創新開展“一點心驿奶茶鋪”“愛在‘義’起,願善同行”集市主題義賣等活動。目前,心理健康篩查覆蓋班級近900個、涉及學生近4萬人,開展社工課堂1060節、參與學生超4.9萬人。

二是事前積極預防。通過社工信箱、服務熱線、師生會談、家長求助等方式發掘服務對象,針對心理健康處于風險中的學生,積極開展小組工作和專業咨詢。一方面,通過小組活動過程及組員之間的互動和經驗分享,幫助小組組員改善其社會功能。另一方面,爲服務對象及其家庭成員提供政策、服務等相關信息,助力解決問題。目前,學校社工提供專業咨詢1501人次,開展小組服務近180次、參與活動的學生超2500人。

三是精准個案幹預。針對5%風險中學生,第一時間介入開展個案服務,將其列入心理危機預警對象,單獨建檔並實施動態管理,做好長期跟進服務。太倉市瑞恩社會工作發展研究中心介入過一位初二的學生,由于父母離異,長期一個人在家,導致存在抑郁情緒,五年級開始有自傷情況。社工了解情況後,首先與其建立初步的專業關系,以傾聽、共情、觀察等方式了解服務對象的家庭、學校生活情況以及需求,接著引導其正向認識抑郁情緒,制定情緒登記表,尋找有效發泄方式,並鼓勵其結合自身優勢參加跳舞唱歌等學校活動,提升自信心和自尊感,經過社工介入近期未出現自傷行爲。

“社工剛進校園的時候,一些學校不能完全理解他們的工作,隨著幾個月的工作開展下來,現在學校越來越信任社工,同學們對社工的服務需求也越來越多,這對社工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蕭琮琦表示。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駐站社工陸依琳也感慨,“駐校之後,我們和學生們更加親近,能夠更加及時地發現問題,進行引導和幫助。”

橋梁 學生問題往往起源于家庭,顯現于學校,惡化于社會。社會工作者正是幫助青少年溝通家庭、學校、社會的橋梁。圖爲太倉市益童頤樂社會服務研發中心理事長、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智庫特聘研究員蕭琮琦。供圖/受訪者

打造學校社工發展“新高地”

不久前,在江蘇省民政廳2022—2023年度優秀社會工作案例及項目中,“從‘試點實踐’到‘全城覆蓋’——初高級中學‘一校一社工’的太倉實踐”成功入選,列省優秀社會工作項目首位;在2023年太倉市第二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人新事”評選中,“學校社工從‘試點實踐’到‘全域覆蓋’的太倉實踐”成功入選太倉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事”……一系列榮譽的加持,鞭策太倉持續做好學校社會工作專業保障,不斷提升專業技能,促進外部督導與內部督導的雙向發展,將學校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切實轉化爲“服務口碑”,使社工成爲校方、家長和學生認同的專業力量。

在強化專業賦能方面,太倉建立學校和青少年社會工作實訓基地,聘請華東師範大學專家團隊開展學校社工適崗脫産培訓,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研訓和實訓等繼續教育,培育了瑞恩、啓航等青少年社工機構,爲學校社會工作開展提供專業保障。目前,4家承接機構中,3位負責人具備博士、高校副教授職稱,派駐的20名學校社工平均年齡32.7歲,具備社會工作、教師和心理咨詢職業資格的比例分別達100%、35%和20%。

在構建考核機制方面,太倉梳理學校社工服務內容和任務,聯合西華大學特聘教授研制學校社會工作實務操作手冊和服務標准,將規範化、標准化建設貫穿于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全流程。建立健全學校社會工作績效管理機制和社工服務監測評估機制,聘請第三方專業評估團隊對工作開展進行動態監管。

在提供專業督導方面,太倉聘請西華大學教授等專業人員成立督導小組,通過專家會診、現場督導社工提供在服務上的支持策略,目前,已開展學校社會工作團體督導20次、個體督導200次,實現督導和賦能互融互構。依托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太倉工作站,派駐2名社工博士全程跟蹤學校社會工作項目進展,擴大太倉模式傳播。

“太倉的孩子們是幸運的。”蕭琮琦說,“學校不僅有德育辦,有心理老師,還有社工。尤其是社工的工作,對孩子們的幫助很大。去年就有4萬多名學生聽過我們的社工宣講課程,如今大部分學校已經把它納入課程中,一個星期大約兩三節課;社工還成立了心理社團,讓一些有心理或者行爲偏差問題的孩子可以進行朋輩支持,得到更多的關懷。”接下來,他和團隊將繼續針對眼下所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在抑郁症防治、情緒障礙治療、咨詢技術提升等方面進行實務指導,以本土教材研發、模式行動研究、個案管理服務等方面爲核心助推學校社會工作成效的提升。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4月下旬刊

0 阅读:1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