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地球的年輪痕迹——遊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迹陳列館

路邊小石杜輝 2024-04-18 08:26:06

圖文/杜輝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迹陳列館,于1992年正式開放,是中國乃至亞洲唯一一座建立在第四紀冰川遺迹上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展館以冰川知識、地質岩石、古生物、地球環保等科普教育爲內容組成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迹陳列館占地1950平方米,建築面積750平方米,由兩層11個展室和1個遺迹保護區組成,展陳分爲冰川擦痕遺迹和5米長的畫廊,包括化石及各種大小不同的冰漬石實物標本和介紹冰川知識及冰川資源現狀 。

記得大約20年前來過一次這個陳列館,印象裏地方不大,也比較陳舊。這次再來,感覺陳列館設備還是可以的,估計是中間重新裝修、布置了。

陳列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28號,根據路牌在模式口大街的一條小道北拐,上坡就是。現在附近民房都拆了,看似一片荒地,但上坡拐角就可看到陳列館。模式口大街也就是曾經的駝鈴古道,現在裝修成了仿古的文化街,可以逛逛。

陳列館免費參觀,門口核驗身份證或者登記一下就可以參觀。陳列館主要是資料、圖片展示,相對的實物標本不多。展館左手有個遺迹大廳,是模仿了冰川期的古環境,放置了一些古動物的骸骨標本模型。置身其中,倒是有一點感覺。其他展室除了少量的展示了一些骸骨化石、礦石岩石,更多的還是用聲光電、文字、圖片介紹了第四紀冰川期的情況。博物館一進門有石頭的滿漢全席宴,這個很值得欣賞。

相對于宇宙的壽命,我們所在的地球顯得太過短暫和年輕。而相較于我們的星球,生物的曆史又更爲短暫。人類的曆史在這個星球的曆史長河中則更難計量。在這億萬年的歲月中,地球或循序漸進,或周而複始地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從地質勘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地球變遷的痕迹,這也就是地球的年輪吧。

冰川周而複始,來了退,退了漲。生物在這種周期中有的存活或者進化了留了下來,而太多的物種則消失了。我們耳熟能詳的猛犸象、劍齒虎等等。其實相距現在也就幾萬年的時間,但都與現代人類擦肩而過,並未謀面,只見骸骨。我們的存在也許就是一種偶然,地球一次次的新陳代謝把太多曾經稱霸世界的生物輕易淘汰掉了。然後幸存下來的人類祖先,借著這種窗口機遇應運而生。

雖然我們有了自己的文明,也有了一定的科技,但我們仍要敬畏自然。地球的一個發燒感冒、深呼吸,也許就可以讓人類的文明歸零,甚至是人類的族群歸零。多敬畏自然,少無知自大,更能延續人類文明的壽元,一切從了解我們這個星球開始。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