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奧迪Q6Le-tron要來了,配聯動三屏,全系800V、續航破700km

車解讀 2024-04-27 17:35:46

都說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在電氣化、智能化的市場中已處于落後位置,可當我們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見到BBA推出的新産品陣容時才突然意識到,德國人其實已經悄悄追趕了上來,甚至有能力完成反戈一擊。其中,奧迪Q6L e-tron就是那個讓中國新能源“擔心”的競爭者。

外觀方面,奧迪Q6L e-tron並沒有堅持要在進入到全新純電平台生産後,再去像奧迪e-tron等車型那樣去保持所謂的“原始品牌風味”,盡管我們還是能夠在車頭找到類似多邊形進氣格柵的設計,但除了少量散熱氣孔外,這樣的多邊形已經分爲了上下、內外多層次處置。在下方、內層的部分,我們不光見到了那些氣孔,還實現了整體下沉的黑色塗裝,包括暈近光燈、導流槽以及自適應巡航雷達等等都被布局在了這個部分,並采用烤漆材料進行檔次性提升。

同時,我們還在前保險杠上見到了一個實際進氣孔,它會成爲爲核心機械部件提供進氣冷卻的主要通道。同時,“奧迪燈廠”仍在大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奧迪通過在域控制器中植入軟件模塊,不光實現了流光轉向等動態照明功能,也聯合算法與12個可燈光組單元實現了數字燈光簽名。

同樣地,這種軟件+算法+可調燈光單元的組合也會應用于車尾,讓OLED尾燈也實現數字化照明。毫無疑問,無論是車頭前大燈,還是現在的貫穿式尾燈,它們仍舊會是奧迪Q6L e-tron身上最顯著的科技優勢之一。需要提到的是,奧迪Q6L e-tron的車標也嵌入了光源易實現點亮,而出現在後高位擾流板中的高位刹車燈,則能夠在刹車時在後擋風玻璃上形成投影,以進一步優化警示效果。

此外,在飽滿的車尾處,車輛還注入了更多黑色塗裝材料參與裝飾與擾流,高位擾流板實現了尾翼加長,帶後霧燈的底燈之間采用了貫穿裝飾,而後保險杠則在帶有內層擾流的同時,實現了擡高與大面積包圍,從而確保車輛的多路況駕駛通過性。

尺寸方面,奧迪Q6L e-tron擁有4884/1965/1687mm的長寬高,這在中大型SUV市場中並沒有太明顯優勢,但接近2米的車身寬度可以提示它的定位,而不足1.7米的車身高度又會突出它在形態上的低姿態。不過,車輛倒是有2995mm的軸距,它可以幫助車輛跻身到中大型市場之中,這比起海外市場的版本已經有了105mm的增長。

進入到駕駛艙,奧迪Q6L e-tron可以說擁有有史以來科技含量最高高的奧迪量産座艙,它在現有數字座艙的基礎上實現了布局與信息娛樂硬件的大幅升級。在繼續采用重心偏轉設計與電子按鍵式換擋的同時,它使用上了新的D型觸控方向盤,內部還帶有光源襯托;氛圍燈隱藏在了環繞結構之中,並在中控台最頂端完成了上下分層;而在傾斜的中控台邊緣,我們則看到了軟質地環保材料的存在。

(配圖爲奧迪Q6 e-tron歐規版)

不過,駕駛艙中控台上最醒目的依舊是一體式雙聯屏與副駕駛娛樂屏,前者完成了11.9英寸數字儀表盤與14.5英寸OLED觸控屏的連貫,並采用了更易讀取、更易操作的曲面設計;而在副駕駛一側,我們則會找到一台10.9英寸觸控屏,爲副駕用戶提供獨立娛樂。此外,由于車輛搭載了E3 1.2電子架構,這使得它不光能夠實現更多樣的車機系統生態應用拓展,更能夠搭載上一套更高階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並帶來專屬于中國市場的一系列行泊功能。

(配圖爲奧迪Q6 e-tron歐規版)

三電方面,在PPE架構平台上誕生的奧迪Q6L e-tron提供了單電機後驅與雙電機四驅布局,前者能提供255kW的最大功率,比特斯拉Model Y後驅版高了35kW;而後者則能提供345kW的最大功率,仍舊比Model Y全驅版高了14kW。同時,由棱柱形電芯組成的107kWh電池組能夠帶來超過700km的CLTC純電續航裏程,由于車輛全系都標配有800V平台、支持最大功率爲270kW的高壓充電,這使得它也能夠想一些新勢力一樣實現充電10分鍾、增加260km續航,10-80%充電僅需要25分鍾內完成。

寫在最後

如我們所見,奧迪Q6L e-tron以中國消費者最喜歡的加長軸距方式完成了國産落地,而品牌過去在照明系統等方面所建立起來的固有優勢,在新車上得到了繼續深化。但比起這些可以預見的,我們更期待在長春工廠生産的奧迪Q6L e-tron能夠真正在智能互聯、智能駕駛方面取得關鍵性突破,從而把700+km續航、800V高壓快充等能夠與特斯拉、國産新能源接軌的核心技術落地,重新成爲那個最懂中國市場、也最懂中國消費者的奧迪。

0 阅读:0

車解讀

簡介:獨到的汽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