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會爲黃花崗起義籌集大量資金,但起義前的一次刺殺使計劃暴露

史海撷英 2024-04-27 09:10:24

有這麽一場起義,明知敵衆我寡,卻仍抱著必死的信念而行;有這麽一群少年,他們風華正茂,卻選擇了向死而生;他們倒下了,豎起的是墓碑,也是民族的脊梁。

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下午,革命黨人黃興坐著轎子,120多名敢死隊員胳膊上纏著白毛巾,扮做隨從,向總督衙門走去。黃興吹響進攻的螺號,敢死隊沖進衙門,兩廣總督嚇得翻牆逃跑。起義軍燒了總督衙門,向東轅門沖去,與清軍大部隊相遇。黃興右手兩只手指被打斷了,但仍然堅持用斷指扣動扳機,“炸藥大王”喻培倫胸前挂著裝滿彈藥的籮筐,用獨臂投擲炸彈。與清軍激戰一晝夜後,終因寡不敵衆,彈盡糧絕而慘遭失敗。革命黨人傷亡慘重,烈士遺骸暴屍街頭。

意外

看似短暫的黃花崗起義實際是有著緊密規劃的,計劃是起義軍首先占領廣州,然後入湖南,出江西,長江流域舉兵響應,先平江南,最後會師南京,直搗北京。這一戰由于從一開始就背負了太多的期望和心血,所以革命黨精英雲集而來,戰無退路,凜然赴死。東南亞華僑紛紛解囊,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傾盡所有,幾乎破産。孫中山募集到16萬大洋,這是資金最充裕的一次起義。

溫生才

經過精心策劃,起義時間原定在4月13日,但就在起義前,出了個意外,同盟會成員溫生才跑去刺殺廣州將軍孚琦。溫生才此次暗殺,沒有和同盟會的任何人打過招呼,這樣的義舉令人起敬,但也造成廣州全城戒嚴,滿城搜捕革命黨人。廣州城的革命黨人在清兵排查下不得不分批出城。

4月25日,作爲本次起義的主要力量——廣州新軍和第二標官兵突然被收繳軍械,並被勒令立刻辦理退伍,不必再入軍營服役。清軍的這些舉動是向革命者釋放出一個明顯信號,起義已經泄密,盡快散了吧。

起義

廣州起義還沒開始就已下達撤退命令,但有一部分冒死留下來的革命黨精英對黃興的改期堅決反對:“我們千裏迢迢到此,只爲一戰或求一死”,“革命只有成與敗,沒有改期一說”,“不成功便成仁”……

因爲此次起義確實投入了太多資金,寄托了海內外太多人的期望,如果引而不發對革命士氣將是沉重打擊;就這樣偃旗息鼓,同盟會無法向籌款的海外華人交代,也不知何時才能喚醒四萬萬中華兒女。

繼而黃興電告孫中山:我將留守廣州,與衆壯士一同赴死。

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下午5:25,廣州起義開始,革命黨人黃興坐著轎子,120名敢死隊員肩縛白巾,腳穿黑面樹膠鞋,腰纏炸藥,手執槍械,扮做隨從,向總督衙門走去。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清軍確實低估了革命者的決心,起義軍聚集到兩廣總督府外,同時對正門和後門發起進攻,用菜籃子裝的炸彈對著護衛一通投擲,前後夾擊,混亂中一舉攻入。起義軍挨著房間攻擊,亂打一起。兩廣總督張鳴岐立刻換上便裝,從花園處翻牆而出,迅速逃離總督府。水師提督李准獲悉後,立刻調集大量部隊封鎖此處街區,四處圍過來,組織大規模的反撲。

起義軍雖然軍事訓練不足,但人人有必死之心,與清軍相持不落下風,但彈藥有限,且清軍後援部隊還在不斷加入。最終,激戰從下午戰鬥到晚上,四個小時後起義軍彈盡糧絕,加上寡不敵衆,無奈分頭突圍,起義失敗。起義軍在撤退時,廣州市民家家亮燈爲他們照亮道路,通風報信,告訴清軍方位。而當清軍經過時,家家熄燈,巷子中還堆有雜物。最終部分起義軍逃出城後,輾轉撤回香港,而未能逃出廣州城的革命黨人,慘遭敵人殺害。

赴死

林覺民,24歲,林徽因的堂叔,一門皆豪傑。臨行前寫下俠骨柔情《與妻書》,浩氣凜然的《禀父書》。交戰中,林覺民腰部中彈倒地不起,受傷被俘。兩廣總督張鳴岐和水師提督李准一同會審林覺民。見其面如冠玉,相貌清秀,實乃手無縛雞之力的一介書生,想誘之,願法外施恩,送其出國遊學。林覺民凜然道,我以死振奮人心,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幾天後林覺民被押赴刑場,神態從容,慷慨就義。

喻培倫衣冠冢

喻培倫,25歲,四川省內江市富裕家庭,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留學日本,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加入同盟會。鑽研化學,研制炸彈,組織暗殺團,起義中他胸前挂一大筐炸彈奮勇當先,被捕後高喊“學術是殺不了的,革命黨人尤其是殺不了。”“本日馳赴陣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書此以當絕筆。”

方聲洞,25歲,原本攜帶妻兒在日本留學,爲了參加起義,毅然中斷學業,專程從日本歸國。回國前,方聲洞帶著妻兒去拍全家福,拍攝時,攝影師讓方聲洞看鏡頭,可他卻執意要看著在妻子王穎膝上揮舞右手的幼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只有義盡,才能仁至。

寂寂黃花,離離宿草,出師未捷,埋恨千古。

浩氣長存

起義失敗後,廣州城內的大街小巷留下同志們的遺體。廣州清吏對革命黨恨之入骨,暴屍鬧事,以儆效尤,慘不忍睹。

革命黨人潘達微以公開的《平民日報》記者身份,抵押祖屋,收集了死難烈士遺骸72具,葬于東郊紅花崗。“以如花之年勇于赴戰”的熱血男兒,終得一抔安息的黃土。苌弘化碧,黃花傲霜,改紅花崗爲黃花崗。

七十二烈士墓

實際上當時犧牲的人數近百人,只是找到遺骸的72人。黃花崗起義之後不到半年,武昌起義爆發,最終完成了所有起義者的夙願。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在黃花崗烈士墓園親自種植了四棵松樹,青松常在,浩氣長存,滄海桑田,還有多少人記得黃花崗起義中的這些熱血男兒。

1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