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太失敗,4所211,竟被戲稱“民辦F4”

研新生 2024-05-13 13:45:29

名字對一所院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學校,名字一改,分數飙升;而有些學校明明是211,卻被坊間戲稱“民辦F4”!

每逢招生,總被很多人下意識當成不入流的“野雞大學”,直接屏蔽,還有在求職的時候,自爆學曆,卻被人說一句“努努力,考個專升本吧”,也太讓人心酸了,破大防呐!

一、東華大學

單提東華大學,大家可能還不太熟悉,甚至有些陌生,又容易和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北華大學混爲一談,殊不知,這所學校哪怕在名校林立的魔都,也曾是唯一一所“國字頭”大學——中國紡織大學,有著極爲輝煌的過去。

紡大是我國創辦的第一所紡織類大學,後合並國內9所紡織大學,開新時代紡織業之先,一舉成爲中國紡織大學大龍頭,然後隨著時代的變遷,紡織業逐漸沒落,而當時又正值評選985、211評選,學校也希望淡化紡織特色,成立綜合大學,在生源獲取上取得優勢,從而更名。

只是事與願違,多少年過去,改名都成爲東華大學的隱痛,曾經的中國紡織大學隱入煙塵,學校名氣大打折扣,然而不能忘記的是,曾經我們的發展之路有多坎坷,而紡大“出口一億件襯衫,才能換來一架波音747飛機”,在那個年代,柔軟的布料保住了我們的冷暖,也護住了我們的脊梁。

而且到現在,學校現在的學科實力,依然強悍,第四次學科評估中,上榜20個專業,10個B類專業,還有一個A+專業,即紡織科學與工程,仍然在全國一騎絕塵!

二、河海大學

看到河海大學,可能同學們不清楚這個學校和什麽相關,只能看到很多水,事實上也是如此,前身是由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有100多年的曆史,是我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開創了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

完全無法想象,這個平平無奇的名字背後,是有多“豪華”的出身,和多輝煌久遠的曆史,第一任校長是水利電力先驅許肇南先生,在發展過程中吸收融合南大、交大、浙大等名校水利系科,于1985年正式更名河海大學,還是由鄧爺爺親筆題寫的,也因此有皇家水利學院的昵稱。

更厲害的是學校的學科實力,第四次學科評價中,上榜25個專業,光A類學科就有3個,其中水利工程是A+學科,與清華並列第一。

三、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在2000年合並成立,她的前身有西安公路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築工程學院等,其中西安公路交通大學,是亞洲第一所專門培養公路交通的高等學府,舉世聞名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都有她的參與,有著不菲的實力與名氣。

然而,三校合並後卻改名“長安”,飽受爭議,有人說長安雖好,與縣公路大學相比,少了特色,更有甚者認爲長安大學太民辦了一些,一股“野雞”味,曾經世界中心的“長安”,終歸是變得普通了。

然而,長安大學雖不再以公路大學冠名,其發展卻未辜負“亞洲第一所公路交通高校”的名頭,長大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公路交通博物館,相關專業實力更是極強,第四次學科評估中,雖沒有A類學科,卻有2個B+學科,B類學科一共7個,累計上榜16個專業。

四、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可能本地人都不怎麽認識,以爲是南京“民辦大三本”,但事實上,江南大學不在南京,而在無錫,是一所堂堂正正的211大學,學校雖然2002年才組成成立,但源頭卻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和南大、河海等8所學校同宗同源。

在設計界,江大有著“北清華、南江南”的美譽,這是因爲他是在國內工業設計的開山鼻祖,其設計院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是我國近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在酒界,江大又被稱爲“酒界黃埔”,還在食品、輕工等領域卓越,獲得了“無錫吃喝穿用技術大學”的綽號。

以上,是一些學校的縮影,名氣和實力不一定完全畫等號的,很多我們平時沒聽過的學校未必沒有很適合自己的好學校,主要還是得認證查清楚院校專業信息,打破信息差,我們的擇校才能更加客觀、科學。

0 阅读:141

研新生

簡介:國內知名考研專業課在線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