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靈動島與三挖孔說拜拜?華爲蘋果或將實現屏下3D人臉識別

科技解碼站 2024-05-19 14:04:15

在科技領域,手機設計和生物識別技術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手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廠商們不斷推陳出新,努力滿足用戶的需求。

但觀察近幾年的手機設計趨勢,我們會發現一種明顯的趨同現象:手機的正面設計日益相似。各大廠商都在往直屏、窄邊框、單挖孔的方向發展,導致手機在外觀上越來越難以區分。

這種趨同現象的背後,主要是由于生物識別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近幾年,手機廠商紛紛采用屏下指紋技術作爲主要的生物識別方式,而只有少數廠商,如蘋果和華爲(Mate系列),仍然堅持使用3D人臉識別技術。

這種技術選擇直接影響了手機設計的走向。由于屏下指紋和3D人臉識別技術的差異,廠商們在設計手機時不得不做出不同的取舍,導致了正面設計的相似性。

盡管如此,蘋果和華爲在生物識別技術的選擇上有著明顯的不同。蘋果自2017年的iPhone X開始采用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至今延續不衰。而華爲則是在2018年的Mate 20 Pro機型上首次使用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同時也支持屏幕指紋識別。這兩種技術的選擇直接影響了手機的設計和用戶體驗。

由于技術的限制,蘋果和華爲的手機屏幕並不能達到其他廠商那樣的極限屏占比。爲了容納3D人臉識別組件,它們不得不采取三挖孔、靈動島等方式,從而影響了屏幕的美觀性和完整性。這也成爲了用戶們诟病的一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手機生物識別技術可能會迎來新的突破和進步。據數碼閑聊站的爆料,供應鏈將會在2026年實現部分元器件屏下方案,從而縮小挖孔尺寸。而到2027年,甚至有望實現單挖孔的3D人臉識別,甚至完全的屏下方案,從而實現真正的全面屏設計。這一趨勢勢必會改變未來手機的設計和用戶體驗。

回顧蘋果和華爲的技術曆史,它們從初始的劉海屏逐步演變爲挖孔屏,人臉模組所占屏幕面積也在不斷減小。按照時間線來看,可能到iPhone 19和華爲Mate 100的時候,用戶們將能夠體驗到完美的人臉解鎖産品,屏下方案的實現將成爲可能。

手機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勢頭良好,未來有望迎來更多的突破和創新。隨著技術的進步,用戶們將能夠享受到更安全、更方便的手機解鎖體驗,手機設計也將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期待未來,手機生物識別技術的前景一片光明。

5 阅读:1905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1:38

    未來必須的方向,也必然的,但要向中興交專利費。

  • 2024-05-21 14:13

    人臉識別技術華爲早就用上了的,我之前用的華爲nova 3i手機,現在還能用。

科技解碼站

簡介: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