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華前,俄企爆重大危機,中俄的首要大事,天平已傾向中方

胡麒牧博士 2024-05-06 18:07:08

在正式連任之前,俄總統普京將中國列爲了自己的首要訪問國家。然而,在普京啓程之前,俄羅斯的一家全球企業,忽然出了岔子。在這種情況下,中俄兩國要談的首要大事,其天平已經逐漸傾向了中方。

俄羅斯總統普京

近日,俄羅斯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透露,去年該公司的股東應占淨虧損達到了近67億美元,約500億元,這是該公司二十多年來所遭遇的最嚴重的一次虧損。在這一業績的影響下,俄氣股價也接連受挫,在短短幾日時間內已經下跌了超5%。

這樣的財務結果,不僅對俄氣公司本身及其股東構成重大影響,也可能對全球能源市場、俄羅斯經濟乃至國際能源供應鏈産生連鎖反應。要知道,俄氣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産和運輸公司之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備量,是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商,對歐洲等地區的能源供應起著關鍵作用,對俄羅斯經濟更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從經濟層面分析,俄氣是俄羅斯經濟的重要支柱,其收益對國家財政收入貢獻巨大。通過稅收、分紅等形式,俄氣爲俄羅斯政府提供了穩定的財政支持。同時,通過向各地出口天然氣,俄氣也爲俄羅斯賺取了大量外彙收入,對平衡國際收支、維持盧布穩定至關重要。

此外,作爲主要的能源供應商,俄氣保障了俄羅斯國內的能源供應安全,支撐了國家的工業生産和居民生活能源需求。而俄氣投資建設的龐大天然氣輸送網絡,以及在天然氣開采、運輸技術方面的研發和應用,也進一步促進了俄羅斯本土的技術進步和就業,推動了相關地區經濟發展。

俄氣公司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俄氣公司不僅是俄羅斯能源産業的核心,也是國家經濟和外交政策的關鍵組成部分,對維護俄羅斯的全球能源大國地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這種情況下,俄氣的巨大虧損和股價暴跌,給俄方帶來的影響遠不止看上去那麽簡單。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由多方因素綜合影響的。

首先,全球能源價格的波動,對天然氣生産商的利潤有直接影響。近些年來,全球經濟活動放緩,導致能源需求進一步減少,這就可能會壓低天然氣價格,從而影響企業的收入。而生産成本上升、效率問題或投資決策失誤等內部管理因素,也可能導致公司利潤下降。

其次,地緣政治因素也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與歐洲國家之間的關系就逐步僵化。在美國的影響下,不少歐洲國家都直接中斷了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這對俄方而言,無疑是“斷臂一擊”。

在失去了歐洲這個巨大市場後,哪怕普京極力推行“向東看”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導致本國能源産業産生了巨額虧損。在這種情況下,去年,俄羅斯對歐洲市場的供應的天然氣,直接減少了一半多,創下了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隨著“北溪”管道被炸,俄羅斯的能源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北溪”管道被炸

因此,想要解決這一問題,俄方要麽重新尋回歐洲市場,要麽就必須找到可以代替歐洲市場的新選擇。結合當前的國際局勢來看,中國是俄方的最佳選擇。

在這種背景下,俄方如果想和中國進一步擴大能源合作,最爲關鍵的就是盡快解決“西伯利亞2號”問題。作爲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項目,有關“西伯利亞2號”的磋商,正停留在價格問題上。正是因爲這一分歧,這項本該在去年就簽訂的供銷協議,如今遲遲沒能落實。

不過,如今俄氣集團的危機,很可能會催促普京盡快做出抉擇。這樣看來,在中俄的能源合作領域,天平已經傾向中方。

事實上,對于目前的狀況,俄方也是心中有數的。近日,俄總理米舒斯京還簽署了一項啓動東部鐵路線現代化第三階段的法令。俄方還特別強調,這一改造項目,是普京親自下令委托實施的。也就是說,在正式訪華之前,普京要先爲中國送上一份“大禮”。

這裏所謂的“東部鐵路線”,指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這兩條鐵路線路都是俄羅斯境內至關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對于連接俄羅斯西部與遠東地區,以及促進中俄之間的物流運輸具有重大意義。

俄方的這一決定無疑表明,爲了適應不斷增長的貨運和客運需求,俄羅斯政府致力于提升其鐵路基礎設施的效率與容量。考慮到遠東地區的發展潛力,以及與包括中國等國之間日益增強的經濟聯系,俄方這一做法將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國際貿易流通,對于急需中國市場幫助的俄方,也算是一劑“良藥”。

俄總理米舒斯京

事實上,在近些年,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本就節節攀升。此前,俄方更是不惜打折虧本,也要把石油賣給中國。作爲合作夥伴,中方自然也不會讓俄方吃虧。據專家分析,中國今年將會加大對鋁的需求,尤其是加大對俄羅斯的進口。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幫俄羅斯緩解了因石油打折而帶來的損失。

因此,如果中俄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中國也很有可能會加大對俄方其他商品的購買需求,側面補上這筆虧空。

實際上,包括能源合作在內,中國和俄羅斯的各項合作,一向都是互利共贏的。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雙方的各項合作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去年,中俄的全年貿易額,甚至超過了2400億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即將連任俄總統的普京,將自己的首訪地定在了中國,更是進一步彰顯了中俄兩國的密切關系。毫不誇張地說,長期的友好合作,讓普京對中國充滿信心,中俄兩國的關系,也必然會隨著普京的連任,繼續邁上新的台階。

1 阅读:920

胡麒牧博士

簡介:解讀大國財經,解碼數字經濟,解析國際經貿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