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越打越傷,本田理想裁員高合重組,車市進入自保潮?

路咖汽車 2024-05-19 17:36:40

明面上,特斯拉、理想、廣汽本田大裁員,背面上,頭部企業都在人員優化。

明面上,高合迎來10億美元的自救,背面上,天際,甚至威馬還在尋求重組重生。

連續一年半的價格戰,沒有打出車市繁榮,而是將車企陸續打自閉,進入自保狀態。

“這次裁員初期是主動報名形式的,能拿到N+5的賠償,目前還沒有能主動申請轉崗的消息。” 劉宗,在廣汽本田已經工作了超過5年的時間,如果這次他最終被裁員,能一次性拿到10個月的工資。這在2024年的經濟環境裏,算是很不錯的結果。而這一次廣汽本田的裁員,是先通知各個部門,將要裁撤哪些崗位,然後讓員工進行主動申報。

而此次廣汽本田的裁員,相對業內還有一定差別,即賠償爲N+5,後期可能逐月遞減,但整體高于近期上汽大衆N+4的水准,也高于豐田等企業N+3的水准。而更大的激勵幅度,更友好的態度,透出的信號是,要加速精簡和調整自己的體系架構。最終,涉及的人員規模目前在1000-2000人之間,裁員主要關于生産制造部分,因爲燃油車的銷量在整個市場中走低,不需要原本規劃的産量。

與廣汽本田的裁員不同,同期理想汽車的裁員則更加剛硬,且裁員的板塊也不同。眼前5月被爆出18%,涉及人員超5000人的裁員,實際只是2024年的第二波。因爲早在今年年初開始,理想已經在內部加速清理低績效員工,2023年被評定爲I與F績效的員工。此次理想裁員基本是李想再次跟上了馬斯克的節奏,裁撤的是非核心職能部門,譬如銷服部門(主要是交付服務等)優化幅度超400人,招聘部門、智駕團隊。

而從裁員工齡和賠償金額上看,理想汽車裁撤的更多是近幾年招聘的偏新員工,賠償金額也是標准的N+1。

除了裁員潮開始之外,高合的重組更加迷離。提供10億美元的iauto集團,背後是正道集團,一家2023年零收入,虧損超2000萬港元的集團。關于高合的自救,只能與此前中東說,如果有大集團介入擔保,就願意繼續注入資金,開始轉賬相關。

裁員爲了深蹲,是下一輪價格戰的催化劑?

關于裁員的猜測與解讀有很多,但無外乎繞不過2個點,一個是企業儲糧、轉型,准備過冬,另一個是爲了省出成本,接下來繼續打價格戰。尤其是後者,讓人關注。

從企業裁員的行爲上看,偏向于前者的更多,偏向于後者的企業原本並非少數,但隨著先行動車企的數據陸續出爐,被發現在5月打價格戰的意義和價值都是有限,所以陸續轉向前者。

4月15日,馬斯克發布內部信,預告開啓全球裁員,涉及人數超1萬人。隨後,裁員開啓,特斯拉價格戰隨之打響。海外市場的降價感知效果不大,但中國市場的降價,但並沒有帶來持續的明顯好結果。

公開數據具體爲:

2024年4月,全球開始釋放裁員和降價的消息(4月15日到4月21日),特斯拉中國交付量約5200輛,環比下滑55.6%,同比下滑49.5%,Model Y約4600輛,Model 3約400輛。

4月第4周,特斯拉官宣Model Y後驅版官降1.4萬元至24.99萬元,再疊加北京車展開始,馬斯克突訪中國,FSD即將入華的消息甚囂塵上。多重刺激之下,特斯拉在中國銷量終于回暖,單周銷量爲1.48萬輛。

但緊隨其後5月第一周,特斯拉中國銷量約1.1萬輛,其中Model Y約1.04萬輛,Model 3約600輛;

5月第二周,特斯拉中國市場銷量0.98萬輛。

1個月時間裏,特斯拉單周銷量從1900輛,通過價格戰直接爬升到1.48萬輛,數據上表現不錯。但,如果結合整個車市的訂單與銷量增長,特斯拉通過新的價格戰所取的的效果其實有限。

同期數據中,華爲公布的鴻蒙智行爲5月1日-5月5日全系車型大定突破1.1萬輛;

理想汽車公布的5月1日-5月5日全系車型大定突破3萬輛。雖然上險量和大定的統計口徑不同,但整體呈現的局面是,特斯拉開打價格戰後有回暖,但從五一開始逐漸進入平峰。不降價刺激不到訂單,而太大的降價刺激,特斯拉目前還不准備給,或者給不到。

截至目前,朱曉彤返回上海辦公後,特斯拉已經分別對中國的銷售服務、大客戶、分期保險等團隊進行裁員,並在5月9日開始對客服、工程師、物流、生産線團隊裁員。賠償爲N+3,而在這一裁員發生之後,特斯拉最新給出的銷售刺激力度不大,基本延續了4月中旬的政策,即0首付、0利率。

簡言之,從商業角度上看,特斯拉此輪在中國的裁員,並未獲得完美結果。因爲,完成換代後的Model 3銷量持續沒能得到拉升,它當前相對陷入了老款車靠降價拉動銷量的內耗中。

它留給理想以及其他車企的意義則是,小打小鬧的價格戰性價比不高,在當前這個環境裏,要動就動整個價格體系。至于理想汽車的裁員,也並不只是看個熱鬧的事。畢竟,作爲細分市場銷量最高的車企,毛利率超過20%,2023年財報中現金儲備超1000億元人民幣,它的回縮也意味著,頭部企業對市場的短期預測增長空間有限,保持穩中有升更好,而不是繼續尋求擊穿底線。畢竟,原計劃2024年要推出的幾款純電動車型,已經傳出在重新進行造型設計的消息,後面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北京車圈湧向小米,國産車沖向海外,也是價格戰無力繼續

所以,未達預期,快速調整,才是這次裁員的主線,強行與價格戰相挂鈎,未免牽強。

2024年年初,理想汽車規劃年銷量爲80萬輛,所以整個企業結構的搭建也是照著80萬輛而去。但,隨著MEGA在3月初上市,後續引發大量的爭議,以及對其他産品線訂單和交付的影響,其第一季度交付預期主動下調超25%,從原本的10-10.3萬輛下調至7.6萬至7.8萬輛。

而在合資品牌範疇,除了廣汽本田的明示之外,其實本田、豐田、大衆、通用等頭部企業,也一樣在進行相關的人員調整,只不過人數幅度不算大。

企業的過冬和收縮傾向越來越大,而人員的流動,也是越來越大。這背後,除了資金原因,更多也體現著員工對企業的前景與信心。

不談高管、中層管理的流向,畢竟各企業的高級別位置有限。僅從北京及周邊地區的人員流動來看,多數企業的人員開始流向小米。部分小鵬的員工,在進入2024年之後,陸續加入小米,有的加入小米集團,有的加入小米汽車。理想汽車此次的裁員,則側面爲小米的人才提供支援,不過,小米當前缺的是制造相關人才,銷售服務等方面的人員短缺不大。

而小鵬人員流動留下的信息也體現出一點,即便是品牌建立時的核心員工,在不斷的降價,但卻無法完成銷量快速提升之下,人總會有樹挪死、人挪活的變通想法。

變數很大的,如今還進一步包括頭部合資企業。有人說,隨著國産車的崛起,合資車的逐步沒落只是時間問題,但德國汽車工業對中國車市的影響力,如今依然肉眼可見。

大衆汽車的最新消息是,開始放棄原定的All in純電動計劃,當然,這並不是全盤放棄,而是發現純電動短期內無法取得競爭優勢之後,它開始放緩純電,而是開始全力推動更有其內部認爲更有競爭力的插混。上汽大衆的換代帕薩特,將使用上汽集團插電混動技術進行升級,高度本土化之後,價格較大幅度下探,同時能夠保證大衆的盈利數字和銷量目標,這才是它們要的。

實際上,廣汽本田宣布裁員之後的幾天裏,本田已經在日本發布了最新的i-MMD進展,第4.5代i-MMD的核心變化就是,發動機改用阿特金森循環,爲油電混動的電池提供更好的充電能力,降低發動機功率,但提升電動機功率,這與目前的增程從實現路徑上有一定的相同點。並且,進一步加入了P4電機,簡言之,本田准備用如今新能源汽車的邏輯做油車,這樣的表現,能令其在海外市場裏保持競爭力,也保持較高的利潤收益。

至于在中國市場,這套新技術能帶來的幫助,短期看不大。中國車市裏的各項數據已經卷到了瓶頸,手握每種預算都有著大把可以選擇的車型,僅僅靠著省油這一項來吸引購買,靠著每百公裏省0.幾L燃油,省3塊錢,對網約車的吸引力更大,而非大基盤的家庭用戶。

另外,還有一點在于,隨著價格戰越打越凶,4月的總銷量成績上已經呈現出了“國內銷量增長放緩,出口和海外銷量激增”的局面。中汽協數據爲,2024 年4 月中國汽車整體銷量235.9 萬輛,同比增長9.3%;乘用車:4 月銷量200.1 萬輛,同比增長10.5%;4 月出口量50.4 萬輛,環比增長0.4%,同比增長34.0%。

北京車展裏,幾乎所有有能力的車企都在提及一件事,加速出海。已有海外業務的奇瑞,即將在歐洲建廠,墨西哥已經被比亞迪、江淮等陸續站穩,比亞迪甚至在泰國打起了價格戰,主力車型價格下調20%,得到了4月的快速增長。向海外沖,海外沒有高烈度的價格戰,這是一種共識。對比而來則是,國內的價格戰,打到了瓶頸。

寫在最後:

所以,大量的猜測,其實可以停下了。繼續以2023-2024年5月的幅度來打價格戰,如今並沒有幾家車企做得到。隨著子彈慢慢打空,頭部車企開始陸續收縮過剩的業務範圍,保證自己較長期應對市場變化的競爭力。且,頭部車企每家都帶有示範效應。

特斯拉的收縮,也是整個純電動市場的縮影,目前的意義是,除了超充不要亂砍之外,其他可以動;

理想的收縮,意義是預期增量空間有限的保守化,所以,即便是剛剛由負轉正的華爲問界,也要開始考慮接下來的市場進展。

廣汽本田的收縮,並不是合資品牌的孤案,而是同質化的普世行爲,只不過幅度有所不同。面對更好的需求,注重盈利的合資車企,如今並不准備快速擴張,而是尋求一場平穩的收割和過度。

簡言之,隨著頭部企業的陸續收兵,價格戰短時間無力高烈度繼續。而至于偏小衆的品牌,以及二三線品牌能否帶起新變量,比如15萬的小鵬MONA。看著這家企業,當前的影響力逐漸走低,陷入越降越賣不動的循環,觀望的情緒,其實不言自喻。

0 阅读:660
评论列表
  • 2024-05-19 19:11

    被裁的這幾萬員工可以衆籌成績股份有限公司,搞個新牌起來!

  • 2024-05-20 22:26

    大大方方給錢走人的都是好公司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