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投資中國”,給中國未來投下“信任票”|新京報社論

新京報評論5 2024-03-25 07:50:23
一個不斷發展,且“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中國所釋放的“確定性”,本身就是全球企業最好的投資標的。 ▲ 3月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在北京召開,美國蘋果公司CEO庫克出席。圖/IC photo 新京報社論 3月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在京舉行開幕式。開幕式前,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論壇會場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很高興來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也很高興再次回到中國,我們將繼續投資中國市場”。 “將繼續投資中國市場”——作爲全球知名跨國企業蘋果的掌門人,庫克這句話,其實代表的是不少跨國企業的共同心聲。數據顯示,開年以來,不少外資加快了在華擴展業務的腳步。今年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環比增長20.4%。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新設外資企業4588家,在去年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同比增幅高達74.4%。 外資來華投資熱情的高漲,與中國一如既往地歡迎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的立場,以及持續爲外商在中國投資創造更好條件的密集行動,形成了雙向奔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在此次論壇開幕式上,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也表示,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平穩健康發展,將爲國內外投資者提供廣闊的合作空間和寶貴的發展機遇;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具體來看,去年以來,從建立與外資企業等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積極回應解決企業關切,到出台《紮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在擴大市場准入、優化公平競爭環境、暢通創新要素流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等多方面爲外商投資中國創造更好環境,中國在吸引外商上的行動加碼,可謂是有目共睹。 兩個細節足以說明中國歡迎並服務好外商外資的誠意。 一是,爲更加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投資、經商、旅遊、學習,中國的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截至3月初,中國已同157個國家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的互免簽證協定,同44個國家達成簡化簽證手續協定或安排。 二是,爲解決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不便的問題,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在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優化現金使用環境、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針對性要求,致力于爲外籍人員創造更加便捷、優質、高效的支付環境。 可以說,這些事無巨細的一系列全方位開放行動,不僅讓外商外資投資中國的便利度大大提升,也堅定了他們對“中國開放的決心不會變”的信心。 當然,如庫克所言,越來越多的外商外資“將繼續投資中國市場”,更是因爲他們看到了中國蘊藏的巨大發展機遇,堅信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應該看到,當前中國正著力擴大國內需求,進一步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並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在這個過程中,新的市場需求、新的投資機會、新的合作項目必將大量湧現,爲各類企業在中國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同時,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持續鞏固增強,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一個不斷發展,且“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中國所釋放的“確定性”,本身就是全球企業最好的投資標的。正如有國際知名企業家兼投資人指出的,“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長故事”。 過去幾十年的中國改革開放史和經濟全球化史已充分證明,一個開放發展的中國始終是世界的機遇。站在當前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的新起點上,“投資中國”的金字招牌一定會更加閃亮,外商外資投資中國,也必將續寫更多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新篇章。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劉越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報道的當天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0 阅读: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