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一半大型城市土地下沉,2.7億人或受影響,什麽原因導致?

艾牛科普君 2024-04-23 23:24:58

城市土地下沉,這已經不是什麽新新鮮話題了。最近幾十年,我國天津、北京、上海、台北等城市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土地下沉現象。根據前些年的統計數據,我國土地下沉現象最爲嚴重的城市天津,其每年土地下沉的平均速度超過了50毫米,在亞洲名列前茅。此外,上海的土地下沉現象也比較嚴重,數據顯示,其每年土地下沉的平均速度超過了25毫米。

針對城市土地下沉現象,華南師範大學北鬥研究院副研究員敖祖銳在其研究論文中指出,中國有近一半的主要城市正面臨“中度至重度”程度的土地下沉問題,這些城市常住人口數量龐大,這種土地下沉現象將有可能導致2.7億人面臨風險,每年將給我國造成超過75億元的損失。

這位研究員的結論或許並不准確,但土地下沉現象確實存在。土地下沉現象將導致一個城市市區的部分區域地面出現沉降,短期來看,幾毫米或者幾十毫米沒啥,但如果長期積累,這將會對地面建築、地下管網造成破壞,産生不必要的麻煩和安全隱患,對市民的生活造成影響。爲了解決這些問題還要花錢補救,因此會産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其實,不僅我國部分城市面臨著土地下沉帶來的風險,世界上其他城市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風險。

美國專家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美國東海岸包括紐約、華盛頓在內的一大片地區正在下沉,平均每年下沉的速度達到了兩毫米。

而在亞洲,除了中國、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度、孟加拉等國家的部分大型城市均面臨著土地下沉的風險。特別是印度尼西亞,數據顯示,雅加達每年的土地平均下沉速度超過30毫米。受土地下沉以及其他因素影響,該國已經准備將首都從爪哇島的雅加達遷往加裏曼丹島的努桑塔拉。

從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全球出現顯著土地下沉現象的主要是大型城市,基本上分布在人口密度較高的沿海地區。而這些大型沿海城市之所以會出現土地下沉,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能建大型城市的地區,地形通常以平原爲主,而沿海地區的平原大多是分布在河流三角洲地區的沖積平原。這類平原的地質結構不夠堅實,地層相對來說比較松軟,而人類又在這類土地上面不斷建造密集的高樓大廈,這些建築物的自重太大便會導致土地不斷下沉。

其次就是人口過多,導致過度使用地下水。加之整個城市地面大部分被水泥硬化,雨水難以滲透到地下,基本都順著河流流入了大海,地下水也得不到有效補充。衆所周知,水極難被壓縮,分布在地下岩層中的水能夠對整個城市地區的地質結構起到支撐作用,當地下水逐漸缺失,必然會引起土地下沉現象。

另外就是全球變暖導致兩極及其他地區的冰蓋不斷融化,海平面上升使得部分沿海低海拔地區被海水不斷侵蝕,從而導致沿海城市的土地相對于海平面出現了下沉。

要想緩解大型城市的土地下沉現象,首先就是要嚴格控制地下水的使用,另外就是嚴格限制建築密度以及高層建築,以及對城市進行擴建,把面積攤開,分化壓力,而不是集中在一小塊地區。

當然,土地下沉現象也並不會永久持續下去,一般來說,達到平衡狀態後就會停止。

0 阅读:2

艾牛科普君

簡介:科普創作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