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拼命,愛上「拼書」的中産已經在nextlevel了

鳳凰WEEKLY 2024-05-08 14:45:43

文/章魚

編輯/闫如意

過去的一年裏,互聯網的話題始終聚焦「消費自由」。

中産也因此成了一個活靶子。

成年人的社會,吃喝拉撒睡一切活動都被明碼標價。

在互聯網的消費敘事中,一個人無論賺多少錢都無法實現面包自由、水果自由、外賣自由、打車自由和酒店自由。

互聯網曬出的照片再光鮮,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花錢時還是貨比三家、能省則省。

上班拼車、咖啡拼單、買菜拼團、旅行拼房......

團購作爲一種更具性價比的消費方式,出現在生活的每個角落。以至于一場酣暢淋漓的當代消費,倘若沒有搭子,總是差點兒意思。

終于,團購的風還是吹到了讀書人身上。

爲了實現閱讀自由,他們遍尋全網找搭子「拼書」。只需稍加留心,就能在社交媒體的拼書帖裏發現當代網友的買書共性:

放棄拼命愛上「拼書」的打工人

瘋狂湧向拼多多。

拼書,拯救打工人的中年危機

“《人類群星閃耀時》哪個譯本最好?”

“幫我選選!陀思耶夫斯基還是卡夫卡?”

“中華書局的福爾摩斯探案集,87.64算好價嗎?”......

豆瓣小組“買書如山倒 讀書如抽絲”,聚集了65萬書呆子。

在這裏,他們交流關于買書和讀書的一切細節。也正是在這些細節裏,我們發現:

讀書月,早被網友過成了買書月。

再仔細一看,網友曬出的賬單裏,「拼書」含量極高。

才3月下旬,就有網友咨詢“拼多多今年還有沒有讀書月”,雖然“上次買的書還沒看完”;

多多讀書月活動剛開始,就有人曬出自己的新買書單。

還順便分享了一下用券之後的優惠價格;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到了4月26日網友拼的書就到貨了。

雖被書角在運輸過程中撞壞了,但人還是被拼多多的省心售後暖到了。

對沉迷「拼書」的網友來說,讀書月購書像極了春節買年貨。

一場合格的拼單,光是購買還不夠,得分享。

在便宜的價格面前,激情下單仿佛是必須的。

一口氣狂買18本,按照一個月讀兩本的速度,想看完都得2025年。

能不能讀完不要緊,先買回來,反正“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事實上,一旦關注到「拼書」的網友,就很難不去好奇他們都在讀什麽書。

從網上曬出的拼多多購書記錄裏,甚至可以歸納一些當代網友的閱讀趨勢。

在人擠人擠人的五一長假,有人斥資上萬結果堵在高速,也有人僅用成本27塊6毛2的成本,就完成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賽博文化之旅。

打開《從大都到上都(2022版)》之前,你或許會以爲這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曆史類書籍。

但事實上,你將用一個下午跟著作者的腳步,從北京健德門啓程,沿著元代辇路北行,經龍虎台,過居庸關,行黑谷,越沙嶺,一步一步走完從健德門到明德門的四百五十公裏山川河流,抵達上都(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

在北大教授羅新記錄和考據的古今對照裏,沿途的一土一木都被賦予了穿越時空的文化含義。

這種賽博旅遊的體驗是書的超能力,但書籍的力量遠不止于此。

自從ChatGPT橫空出世後,便總有人說互聯網時代衰落,AI時代崛起。

當擔心自己被時代無情淘汰的人捧起《楚國興亡史》,看到崇尚權詐、較量貪狠的殘酷的戰國時代,楚國統治集團卻還保持著春秋時代禮樂文明熏陶而養成的質樸、文雅和慢節奏,難免將自己代入其中並心有戚戚。

在貪狠內卷的戰國時代,崇尚慢生活的楚國注定滅亡,時代的大浪淘沙,就是如此殘酷。

打開社科經管、藝術哲理、文學小說、曆史傳記類書籍,我們總能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影子。

也許正因如此,這些明明需要沉浸式閱讀的書籍還能備受歡迎。

除此之外,自我提升、考學教輔、養生保健等功能性、實用性書籍的銷量也長盛不衰。

在拼多多,考公、考編工具書銷量爆漲;小學教輔圖書、兒童文學類圖書爆賣。

與此同時,圖書消費也呈現出更多的改善升級需求。

精裝版、簽名版、立體書、有聲書等圖書産品是另一個消費熱點。

裝幀精美的經典名著、備受兒童喜愛的點讀套裝等産品,消費增長明顯。

一些“高顔值”書籍雙重屬性,不再只作爲知識産品存在,而是開始作爲家居産品而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書籍在軟裝精神世界的同時,也在軟裝客廳,這意味著:

對忙碌的中年人來說,圖書館也可以是客廳的模樣。

誰說那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避風港呢?

拼書,爲什麽能成爲購書首選?

互聯網誕生初期,有很多關于碎片化閱讀擠占讀書時間的討論。

但隨著互聯網深入我們的生活,人們漸漸發現:

上網和閱讀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系。

越是忙碌,打工人就越需要一些解壓方式。

早些年,修驢蹄子和趕海視頻是解壓短視頻的主流之選。

但現在,木工、電工成爲一種更新的互聯網撫慰劑。

在社交媒體,一條木工制作桌子的視頻,可以擁有近120萬個點擊。

視頻評論區,很多網友表達著自己對木工和電工的知識的興趣。

短視頻成爲一種打開求知欲的窗口,但能真正滿足求知欲的還是書籍。

打開拼多多,工農業技術類的電工、家電維修等工具屬性的書籍備受歡迎。

《最簡單的家庭木工》在某店鋪的銷量顯示:已拼3181件。

書籍可以是解決具體問題工具,也可以是撫平焦慮的費洛蒙。

《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鼠疫》也在成爲另一部分人尋求撫慰、解決困惑的初步嘗試。

單個店鋪1.8萬件的拼書量、店鋪好評10萬+條的記錄,都是拼書網友們留下的痕迹。

一個人的實際需求和精神需求是多樣的,需要的書籍類型也很多樣,很可能無法在同一家店鋪完成結算。

此時,平台的聚合功能就顯得非常重要。

每年讀書月,拼多多都會舉辦了“多多讀書月活動”,擁抱知識普惠,以經典致敬閱讀。

這是拼多多百億補貼圖書品類特色項目,以專區專屬頁面形式對高品質圖書商品集中呈現,篩選經典優質書目,消費者可盡享一站式購書囤書體驗。

數據顯示,在2023年的兩季“多多讀書月”活動中,約有36%的消費者一次性購書5本及以上,“一次性囤了一年的書”。

本季讀書月爲廣大消費者選取了“春日書單”,其中包括國內外知名作家經典書目,比如加缪的《鼠疫》;從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布克獎、普利策獎等獎項中遴選的圖書,比如卡夫卡的《審判》;因電視劇大火而熱賣的《繁花》;以及《芯片戰爭》《人論三題》等社科哲學類圖書。

除此之外,拼多多還在爲讀者提供資金補貼。

多多讀書月選品小組聯合各大出版社精選了1000本經典著作,通過億元級讀書基金疊加平台“百億補貼”頻道重點資源,直接補貼超500萬冊正版經典熱銷圖書。

億元讀書基金源頭直補,正在讓“全民拼書”成爲圖書界IP。

通過實打實的補貼資金、資源傾斜、政策扶持等投入,助力平價正版圖書市場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主流出版社、圖書出版公司和優質圖書品牌的支持與歡迎。

今年,拼多多彙聚上千家圖書商家,補貼上萬本圖書,讓更多人用盡可能低的成本讀到更多好書。

在社交媒體,“多多讀書月”成爲每年必沖的購物KPI,而它打動讀者的地方就在于:

兩杯奶茶的錢,可以買到6本圖書。

書籍有價,但知識無價。

越是在月入三萬無法實現面包自由的時候,人類就越需要拼書,因爲它時刻在告訴我們:

消費也許會降級,但閱讀永遠不會。

拼書的觸角,可以延伸多遠?

在互聯網觀察的拼書帖越多,就越容易發現:

不同的書籍訂單背後,站著各式各樣的人。

隨著女性主義的崛起,互聯網漸漸開始出現女性書單。

一本好書,很可能成爲一把自我覺醒的鑰匙,一個女性成長的契機。

在拼多多,《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一間自己的房間》《她之所以爲她》《看不見的女》成爲熱門暢銷書籍,甚至單個店鋪的拼書成交量在萬冊以上。

而銷量更驚人的,還有考研、考公資料。

單個店鋪動辄200萬冊的國考書銷量背後,站著成千上萬努力拼搏、尋求上岸的年輕人。

在熬夜苦讀的日子裏,書籍是他們最忠誠的伴侶。

在拼多多,還有一群特殊的購書群體:

他們來自新疆的偏遠農村。

長期以來,因爲地廣人稀、物流成本偏高、包裹難規模化運輸等原因,新疆總被擋在“包郵區”之外。

2022年,拼多多首次上線新疆包郵,去年7月快遞服務再次升級。

在新疆地區推行免費包郵送貨進村,將末端配送網點與消費者的距離進一步縮短至2公裏內、簽收時效壓縮到24小時。當地偏遠地區的用戶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這些“知識包裹”。

與此同時,還可以享受多多讀書月的商品標配百億補貼頻道的“安心買 隨心退”服務,除了擁有平台提供的“品質險”,還可享受包括全場包郵、買貴必賠、48小時發貨等服務。

今年3月,新疆圖書訂單量超過100萬單,同比增長80%。

百萬冊圖書,以拼單的方式成交,通過快遞走進新疆偏遠農村,然後進入千家萬戶,被擺上書桌。

在流量看不到的地方,拼多多悄悄爲打破地域阻隔導致的知識鴻溝做出努力。

無論你身處什麽地方、哪個圈層、有什麽喜好、在什麽年齡段,都可以通過拼書收獲自己的閱讀體驗,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

而閱讀,本該如此公平。

0 阅读:0

鳳凰WEEKLY

簡介:有溫度 有情感 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