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7.1%增速背後,含金量幾何——長春市一季度經濟運行觀察

吉林日報 2024-05-10 07:50:45

春末夏初,北國春城有春的暖意,有夏的明媚。

長春市一季度經濟數據,在這春夏之交引發關注——

GDP同比增長7.1%,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

一産、二産、三産分別實現增加值52.9億元、539.4億元和94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11.7%和4.8%;

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全年的4.4∶36.2∶59.4優化調整爲3.4∶35.2∶61.4,第三産業比重比上年全年提高2個百分點。

數據背後,含金量幾何?專家熱議——

“一季度長春經濟增長的亮點不僅體現在全方面、高水平的增長表現上,發展結構不斷優化亦可圈可點。”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丁一兵表示,“第三産業的占比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長春的第三産業比重逐步提升,說明調結構的措施非常有力,值得稱贊。”

“一季度長春市經濟運行呈現開局良好、穩中有進的態勢。從供給端看,經濟主體內生動力增強,産業結構逐步優化的趨勢良好,新産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經濟增長質量提升;從需求側看,伴隨穩增長、擴內需政策的落地,消費者信心不斷加強,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新型消費場景以及消費産品結構的升級,也對消費構成了重要的支撐。”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高芸也對長春市一季度經濟表現給予充分肯定。

看工業——量質齊升,“壓艙石”作用明顯

中國一汽研發總院創新開發的紅旗新一代國産化3kW DC/DC車載電源順利啓動量産;

紅旗品牌純電高端轎車EH7面向全球上市;

中國一汽首款扭矩矢量雙電機M190/M220首台A樣機成功試制下線;

……

僅僅開年第一季度,中國一汽創新成果不斷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

無獨有偶,由中車長客自主研制的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完成時速160公裏滿載運行試驗,標志著我國將氫能應用于軌道交通領域取得新突破。

企業有活力,産業發展自然會有動力。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産值增長10.7%,對全省工業貢獻率達到81.3%。

與此同時,長春市重點産業全面向好:汽車産業、裝備制造、食品産業等七大産業全部實現較快增長;主要工業品生産情況良好:汽車、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電子元件産量均呈兩位數增長。

今年前3個月,每個月都有關于汽車産業的重要消息,折射出長春市搶占新能源賽道的決心。

1月,奧迪在中國首家生産純電動高端車型的生産基地——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預批量生産啓動;

2月,中國東北地區首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産基地——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一期項目投産,新能源汽車“三大件”之一的動力電池實現“長春制造”;

3月,中國一汽旗下新車型——純電高端轎車紅旗EH7與豪華禮賓車紅旗國悅成功上市;

……

産業因“新”而活。作爲長春市工業經濟的“龍頭”——汽車産業,正瞄准“新四化”方向,通過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用新動能促進汽車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全力推進汽車産業集群提速“上台階”。

工業生産量質齊升,長春市工信局運行辦主任李鴻水道出其中原委:“一季度,全市工信系統抓緊抓實精准調度、精准施策、精准服務,深化駐企服務,發揮穩增長政策激勵作用,全力以赴推動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增産提速,順利實現‘開門紅’,爲全年穩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毋庸置疑,長春市工業産業已走上一條提速提質、向新向優的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看文旅——“流量”生“留量”,“助推器”力促消費

“五一”假期,長春動植物公園再次上演“人從衆”,“雪餅猴”線上線下“火炎焱”。這樣的場面,自去年那個火熱的夏天開始,便成了常態。

“流量”生“留量”,長春動植物公園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一季度,長春市依托天然的冰雪資源,打造豐富的旅遊産品,成功留住了遊客,促進了消費。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住宿餐飲業增加值增長9%,公路客運周轉量同比增長59.7%,航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34.2%。

優化項目供給、更新場景及玩法、提升公共服務質量,長春文旅的火爆並非一日之功。

長春冰雪新天地的激情大滑梯和千米雪漂流加入了彎道設計;

二道區打造的8組佩戴橘色帽子的“雪寶”冰雕,以其極具創意的設計成功吸引眼球;

兒童公園的青花瓷雪雕,淨月雪世界的藍冰、冰封玫瑰,北湖秘境雪谷的極光冰瀑、雪裂谷等都成爲拍攝打卡地標;

54路文旅專列開通,成爲城市的流動風景;

長影舊址博物館新增的“光影照相館”互動項目、大型沉浸式戲劇《消失的母帶》,讓遊客沉浸式參觀;

僞滿皇宮博物院曆史話劇《“新京”夢碎》、東北淪陷史陳列館《侵華日軍第100部隊的罪證陳列》展覽,讓愛國主義教育深入人心;

蓮花島影視休閑文化園大型沉浸式爆笑喜劇《穿越瘋人院》,增強了旅遊的趣味性;

……

用真誠換真心。面對大量遊客的湧入,長春以“寵客模式”與各路遊客雙向奔赴。

據長春市文廣旅局産業發展處處長李鎮介紹,長春市各部門推出優惠政策、志願服務、免費開放、延時服務、發放消費券等舉措,成功拉動消費、護航旅遊市場,讓旅遊業成爲長春經濟穩增長的新引擎。

看新質——突破革新,“新動能”集聚成勢

持續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與實現東北振興息息相關。發展培育新質生産力,正成爲長春市乃至全省搶占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的重要抓手。

丁一兵認爲,創新發展引領,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新産業加速培育將爲長春乃至全省相當一段時間內的經濟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作爲吉林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的主力軍,長春市自然是鉚足了勁兒向“新”而行。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表示,長春市作爲“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核心區域,新質生産力不斷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商用航天、生物制造等成爲長春市産業發展壯大的主要突破口。

年初以來,長春市加快構建“3轉、4強、7新”現代化産業體系,追“新”逐“綠”,加速搶跑“綠色能源”賽道,加快綠色能源産業縱深發展,積極培育形成新質生産力,數字化、信息化加速賦能相關行業發展。

AGV機器人來回穿梭,按大數據導航指引;生産車間內,機器人揮舞手臂繁忙工作;可視化大屏幕上,廠區以三維立體動畫模式呈現……

讓生産更效率,制造更智能,經濟更高質量,長春市各大企業數字化轉型意願和信心不斷增強,轉型能力不斷提升。

長春市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韓超介紹,一季度,以綠色能源爲主的能源産業産值同比增長10.5%;1-2月,全市規上服務業重點行業營收同比增長22%,其中,軟件信息、科學技術營收分別同比增長45.5%和30.7%。

而這股子向“新”向“上”的動力,正深深注入長春市未來的發展藍圖中。

在長春北湖未來科學城,一棟外表閃耀著金色光芒的球形建築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位于北湖長新創谷的“新質生産力促進中心”。

走進“金球”,工人們正討論著最後的施工細節。一幅幅規劃設計圖紙張貼在室內的顯眼位置,展示著其完工後的布局與功能。

距“金球”僅5分鍾車程的傳感器産業園,是北湖未來科學城的又一新興産業賽道布局。

“産業園預計年底完成主體封頂、冷封閉和地庫結構施工。”傳感器産業園項目建設方負責人程文向記者介紹。

科技創新、生態綠色與文化創意是傳感器産業園的建設主題。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産業,勢必將在發展新質生産力上再添一把薪火。

挑大梁、擔大任、當先鋒、作表率,展望未來,相信長春市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鞏固好、良好態勢延續好,爲全省實現“兩確保一率先”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楊悅 孟凡明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