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軍一張照片讓越軍膽寒,許世友大喜:攝影幹事一等功!

南齋孤風中 2024-02-05 21:03:57

戰地記者,向來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戰爭時,英勇的戰士們,爲了祖國而拼命戰鬥。

戰地記者們,雖然沒有像戰士們那樣戰鬥,但是也穿梭在槍林彈雨中。

爲了能夠拍攝到最好的照片。

很多時候,只能將自己置身于危險的境遇中。

也正是因爲他們這種不顧危險的存在,才有了各種戰場上珍貴的照片。

1979年,在對越反擊戰中。

李永安就是這樣一位戰地記者。

他全程參與了戰鬥,並且不顧危險拍攝了大量戰爭的照片。

更是以英勇無畏的精神,拍下了廣爲流傳的“攻克諒山”。

粉碎了,越南不承認我軍已經攻克諒山的謊言。

此舉,更是爲他賺得了一等功的榮譽。

對越反擊戰

作爲曾經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來又成功獨立的國家。

我們對爭取主權的國家,向來寬容。

20世紀50年代,建國尚淺的中國雖萬事待舉。

卻第一時間,向遭法國殖民蹂躏的越南,送去援手。

抗美援朝,南北分裂已久的國土上。

兄弟阋牆,良苦無辜的人民飽受蹂躏。

此時北方的中國,伸出了寬厚而溫暖的手掌——援助源源不斷地送達,軍火物資通過秘密通道源源調運;

抽調高炮部隊中的萬人隊伍,化整爲零滲入敵後;

派遣工程兵連隊改扮農夫,遠至邊陲的叢林小道,修築密道;

甚至從鐵道線路中,選拔少數通訊技術骨幹,雲遊四方指導當地官兵架設電台、破譯密碼......

而後,又有一支龐大的鋼鐵洪流。

從高炮、鐵道、工程部隊裏悄然抽調。

長驅直入這硝煙之地,與當地官兵同甘共苦。

種種舉措,只爲支援一個共同的事業。

只是現在看來,曾經的幫助,只是助長了對方囂張的氣焰。

他們在獨立之後,想的不是如何回報我們,而是如何從我們身上撕扯下一塊肉。

1979年,我國已經建國一段時間。

經曆了許久戰爭的我國,已經結束了被其他國家攻打的屈辱生活。

現在的我國,已經培養了一定的軍事能力。

伴隨著我國的一些外交活動,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不斷提高。

只是在這樣的節點,仍舊有一些國家心懷叵測。

他們的野心在膨脹,認爲我們仍舊是從前那個孱弱的國家。

越南,就是其中一個。

在經曆了獨立戰爭後,越南成功在世界上站穩了腳跟,俨然成爲世界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這樣的情況下。

率領越南成功獨立的領導者黎筍,開始對我國虎視眈眈。

瑞典記者埃裏克.皮埃爾采訪,公開大言不慚:

“戰爭時期,中國和蘇聯對北越的幫助,都很重要。但是,現在越南的政策改變了,來自北方的政治和文化,讓越南感到了壓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們並不坐以待斃,對越南發動了反擊戰。

英勇戰地記者

在對越反擊戰中,其實我們並沒有占據很大的優勢。

越南由于其獨特的環境條件,地形非常複雜。

這對于習慣了平原的我國軍隊戰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但是我們的軍隊從來沒有害怕過這些,他們非常英勇地對抗敵人。

戰地記者們也是,他們的任務看起來簡單,只是拍照就行,實際上非常艱巨。

戰火紛飛的戰場上,能夠保證活下來,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更不用說要扛著重重的機器,拍攝照片。

與此同時,他們的同行,基本上都穿梭在平凡的大街小巷,追捕著幸福的平靜生活。

而他們,隨時會有危險。

即便如此,也從來沒有退縮。

在戰鬥的時候沖在前面,拍攝下無數戰士們英勇的身姿,爲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立足付出了許多。

李永安,就是其中的一員。

原本的李永安,只是跟在隊伍後方的記者。

雖然也是在戰場上,但是相對來說人身安全能保證很多。

但是李永安並不滿足。

在他下定決心做戰地記者的那一刻,就將個人安危抛在了腦後。

因此,他強烈要求上前線,只是爲了能夠拍到最前方最真實的戰場畫面。

終于,奈何不了他的請求。

李永安如願以償,跟隨55軍上了戰場前線。

攻克諒山

在對越反擊戰中,諒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這裏的地理位置很妙,它距離中越邊境不遠,而離它180公裏處就是越南的首都。

同時,對越反擊戰的難點就是,在越南複雜的地形上。

但是,只要跨過諒山,越南所特有的地形優勢就不複存在。

一望無際的平原,占據了這裏的主要地形。

而這樣的環境,對于現代化裝備,已經比較充足的我國來說是一大優勢。

因此,只要占據了諒山。

我們就能靠機械化的設備,拿下戰鬥的勝利。

越南顯然也非常明白這一點,他們對諒山可以說是嚴防死守。

我們也十分努力,准備攻打諒山。

主要負責的,就是李永安所跟隨的55軍。

這支隊伍是對越反擊戰中殺出的一匹黑馬,在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經曆了20多天的戰爭後,55軍的同志們非但沒有疲憊,反而更加努力地進行戰鬥。

激烈的戰爭持續不斷地進行,每個人都拼著一口氣在戰鬥。

終于在3月2日,成功攻占了諒山。

膽寒照片

雖然我們在3月2日,攻占了諒山。

但是並沒有完全取得戰爭的勝利。

還有一點,爲了挽救國家的面子,越南咬死不肯承認諒山已經被攻占了。

“諒山堅不可摧,中國軍隊攻打了半天,被諒山碰得頭破血流,也沒攻占了諒山。”

我國方面對此非常憤怒。

3月4日,更是一舉拿下了諒山省政府大樓。

在這樣的環境下,李永安爲戰鬥的戰士們拍攝了一張照片。

在畫面中。

諒山省府余晖中的大樓默立著,像一座沉睡的石獸。

大樓前,把守的不再是越南軍隊,而是我們勇敢的士兵。

兩名戰士無聲立著,手中的沖鋒槍反射著最後一線天光。

他們神情肅穆,警惕地巡視著四周。

風中似有襲人的寒意,兩名戰士卻毫不介意,身影依舊挺拔。

這一張珍貴的“攻克諒山”照片,被記錄了下來。

照片發出以後。

我國占據諒山的事實被揭露,越南方面的謊言也被揭穿。

此後的越南失去鬥志,我國拿下了對越反擊戰的勝利。

榮獲一等功

雖然沒有李永安的這張照片,憑借我們的努力,也能夠拿下戰爭的勝利。

但是李永安這一張照片。

粉碎了越南的謊言,讓越南的士兵失去鬥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這樣的行爲,幫助我們節省了很多損失。

而他勇敢無畏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感動。

這張照片拍攝在3月4日,越南在此之後潰不成軍。

3月5日,我軍就迎來了勝利。

可以說,李永安的這張照片,在戰鬥過程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戰鬥結束後,他就先後被55軍的領導者許世友將軍和鄧公接見。

那張“攻克諒山”的照片,也爲他帶來了一等功的榮譽。

而這張照片,也從此刻在了曆史上。

此後的戰地記者們,面對這張照片就會想到李永安。

想到當年那名勇敢無畏的記者,記錄下的珍貴一幕。

3 阅读: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