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仙劍緣起、昆特牌等手遊,是怎麽在拿版號的路上死掉的

讓娛樂穎動而出 2024-04-20 22:41:55

作者|碧海銀鲨

4月19日谷雨這天,由詞牌社工作室研發,bilibili遊戲聯合發行的新國風古物收集手遊《物華彌新》正式公測,因其擬人化的文物角色與優秀的音樂與美術而好評如潮。

當然,有關《物華彌新》這款遊戲,大家津津樂道的一點,那就是這遊戲其實在2020年就放出了宣傳視頻與PV,經過了近四年的制作與完善,最後在才今天與大家見面。

爲什麽讓玩家們等了將近四年呢?很大概率是因爲《物華彌新》在2024年年初才等到了自己的版號,于是,在匆匆經曆了第三次,也就是最後一次測試後,遊戲便正式上線了。

要知道,如果要在國內平台上線含付費內容的相關遊戲,都需要經過漫長的申請版號周期。然而,並不是所有遊戲,都和《物華彌新》一樣 ,經得起二次元與文物愛好者的等待,也不是所有的制作組,都像詞牌社(《物華彌新》制作組)一樣,背靠bilibili這樣的大廠。

無數的遊戲,抑或夭折,抑或被雪藏,在這等待版號的“三年又三年”之中。

版號是遊戲公司的一種寶貴資源

移動“遊戲版號”審批流程始于2013年,2016年隨著我國移動遊戲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家對于移動遊戲行業的監管也愈加規範,2016年5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也就是正式對移動遊戲實施“遊戲版號”的政策。

“遊戲版號”新規的出台,對遊戲行業産生了重大的變化,比如從長期來看,將有利于規範對行業現狀和遏制侵權行爲的發生。而從短期來看,也會對通過換皮、套版號、馬甲包等經營遊戲的運營商産生沖擊。

無疑,遊戲版號政策的實施,能夠有效地遏制遊戲行業的種種不良行爲,因此對于行業發展是一個重大利好。但到了2019年,在遊戲總量政策調控下,遊戲版號發放的數量大幅減少,遊戲公司獲取版號的難度加大,或者獲得版號的時間更長,這就不可避免地對遊戲行業産生重大的影響。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由于“遊戲版號”主要針對的是遊戲內付費的遊戲,依靠廣告變現的遊戲則不受到“遊戲版號”的影響,因此大公司只能精簡項目,狠抓精品,以求通過有限的遊戲版號取得最大的商業利益,而大量的中小遊戲企業轉向以廣告變現爲主的休閑類遊戲。同時,大量的遊戲公司爲了降低版號獲取難度加大的影響,也不得不尋求出海,因爲面向海外市場的商業化並不需要版號。

由此可見,在當今的中國遊戲市場上,遊戲版號可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每當發放版號的日子來臨時,總會有一批上市遊戲公司因爲最新版號的獲取而拉動股價上漲。外界以及遊戲公司內部更將版號儲備數量的多少作爲公司競爭力的一種體現。

然而,拿到版號並不意味著絕對的高枕無憂。在砍項目如家常便飯的遊戲行業,也許是造化弄人,對于某些項目組來版號帶來的只有痛苦,因爲版號有了,項目卻沒了。

下面,就讓我們來複盤一下,看看遊戲行業當中有哪些已經獲得了版號,但最終又面臨夭折的項目(排名不分先後)。

1、《科契爾前線》——拿到版號,但卻成爲米哈遊的神秘之作

2022年6月5日,在當天發放的一批版號中最受熱議的遊戲,無疑是米哈遊的《科契爾前線》了——此前米哈遊方面並未透露過這款産品的相關信息,但它卻趕在《絕區零》和《崩壞:星穹鐵道》之前拿到了版號,這不免令人好奇它到底是一款什麽樣的神秘産品了。

一時間引得玩家與業內人士紛紛猜測,有人甚至直接抛出了另一款遊戲——由荊棘鳥工作室研發的《戰爭2061》,表示《科契爾前線》其實就是《戰爭2061》,而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在TapTap上搜索《科契爾前線》,第一個結果便是《戰爭2061》。

即使是經過媒體求證,米哈遊方面也沒有正面給出回應,只是以“等官方消息吧”搪塞過去,但這一等,直到如今,米哈遊也沒有就《科契爾前線》發布過任何的官方消息,因此《科契爾前線》自從拿到版號以來就一直是米哈遊的“神秘之作”。

但經過多家媒體的挖掘,終于追溯到《戰爭2061》的前世今生,原來該項目立項之初叫做《The War》,而《戰爭2061》的英文名則爲《The War 2061》,這是一個明顯的聯系點。《The War》立項時間很早,而後在2018年加入了字節跳動的“綠洲計劃”,後來成爲朝夕光年綠洲工作室的一個項目,但在2019年該項目因爲朝夕光年的業務調整而消失。

但有不少接近朝夕光年的從業者都表示,《戰爭2061》團隊的核心成員後來加入了米哈遊,也把這個項目帶了過去——這也是網上關于“《科契爾前線》就是《戰爭2061》”說法的依據之一。

據報道,這個項目最初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15年,某個研發團隊在某家遊戲公司的支持下立項了SLG《The War》,2018年,《The War》項目組加入字節跳動公司繼續研發,2019年朝夕光年內部戰略調整導致項目被砍,項目組因此離開字節跳動,並于2019年底加入了米哈遊。

然而到了2022年8月12日,《戰爭2061》再次被宣布終止。據制作人表示,項目被砍的理由是因爲産品沒能達到COO定下的目標:月留存10%,而産品最後的成績是6.5%。

據悉,雖然《戰爭2061》被砍,但米哈遊允許項目團隊帶走産品相關資源,只是版號依舊掌控在米哈遊手中——這便是《科契爾前線》成爲米哈遊的一款有版號的神秘之作的由來。

而《戰爭2061》項目團隊在離開米哈遊之後,先是尋求融資,然後可能是沒有找到投資後,將項目更名爲《The War:三日戰爭》,並開啓衆籌,但依舊未能挽回敗局。

不過如今項目仍然以《The War》爲名進行測試,很顯然項目組自掏腰包以維持測試服務器的正常運轉,而且在TapTap上,至今依然有新玩家在給遊戲測試服作出評價,而且評分高達8.6。

這也說明《The War》這個遊戲項目還沒有死掉,只是能否等到它正常上線呢?從項目的坎坷經曆來看,估計希望很渺茫吧。即使能夠正式上線,也許也不能以《科契爾前線》的名義與玩家見面吧。

2、《逆光潛入》——找不到好的商業化模式而被冷藏?

提到疊紙遊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性向遊戲。但顯然疊紙自己也打算不局限于女性向遊戲賽道,擴展自己的業務線,因此在2021年公開了自己的首款非女性向二次元手遊《逆光潛入》。

《逆光潛入》的故事發生在一個文明毀滅後的架空世界裏,這個世界除了人們生存的現實世界,還有著一個名爲“彼岸”的所在,這裏擁有著足夠改變現實世界裏人類命運的能量“核晶”,而遊戲的主線也就圍繞主角團與反派們在“彼岸”的爭鬥展開。

圍繞“彼岸”遊戲帶出了另外兩個核心設定即執行者與引導者,前者負責在“彼岸”進行探索與作戰,而引導者則擁有指揮以及精神溝通的才能,也就是玩家所扮演的“主角”。

《逆光潛入》在2023年3月獲得了版號。4月11日,《逆光潛入》還開啓了不計費刪檔二次,當時首爆PV在B站的播放量也不俗。隨後在5月份,就有消息傳出,疊紙疑似因爲資金壓力同時新任CTO對于該項目不認可,項目已經取消了。後面又有消息更新稱,項目還在,只是內部對産品降級,裁撤了一部分人員,給外界帶來了取消項目的誤解。

但後來疊紙通過股權質押給米哈遊進行借錢,以及在今年1月8日全球發行的《戀與深空》大獲成功,已經解決了資金問題。因此業內人士更傾向于《逆光潛入》作爲一款含有潛行元素的即時戰術手遊,找不到好的商業模式而被冷藏。

但截止目前疊紙官方仍然沒就以上消息給出正面的回應,不過至少遊戲的官網仍舊在線,預約人數也已經超過了91萬。

3、《阿凡達:重返潘多拉》——先被騰訊放棄發行,繼而測試期間宣告終止

《阿凡達:重返潘多拉》是一款由卡梅隆工作室、迪士尼授權,祖龍遊戲采取UE4引擎開發的IP改編手遊,遊戲最早于2021年1月公布,並登上了當年6月舉行的騰訊遊戲發布會。

2022年1月,《阿凡達:重返潘多拉》首次在海外測試,以“中國制造”身份引發玩家熱議,不過並未趕上2022年內發布的目標。一年後的2023年8月,《阿凡達:重返潘多拉》成功獲得進口版號,預計上線日期改爲了2024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地區首發,而後再面向其他地區。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2023年11月祖龍宣布這款遊戲與騰訊解約,但它的厄運還沒到終點。

2024年1月23日,祖龍發布《業務更新自願公告》,宣布“經審慎考慮,本公司決定終止《阿凡達:重返潘多拉》的上線計劃”。遊戲官網也宣布提前結束測試並關停項目,並對在測試服中已充值的玩家進行退款處理。

祖龍解釋該決策出于對公司産品及運營的戰略性調整,符合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不會對現有業務或財務狀況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

此前的2023年11月29日,祖龍同樣通過公告透露,《阿凡達:重返潘多拉》從騰訊發行改由祖龍自主發行在全球範圍推出。新一輪公告也意味著該項目繼與騰訊解約後,祖龍自己也放棄了《阿凡達:重返潘多拉》。

考慮到IP授權、研發、測試等一系列成本,《阿凡達:重返潘多拉》的項目成本可能以數億計,對于祖龍、對于騰訊,以及對于玩家而言都是一個遺憾的結果。當然項目雖然沒了,但技術積累不會。比如得益于祖龍娛樂對虛幻4引擎長期的研究與使用,《以閃亮之名》成功以高質量3D美術表現開辟全新女性向賽道,迄今仍是國內市場收入最高的女性向産品之一。

4、《彼界》——西山居進軍二次元領域的一次失敗嘗試

提起金山軟件的西山居,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劍俠情緣》系列,這也是遊戲圈最知名的武俠遊戲IP之一。而實際上,隨著手遊的興起,西山居也在積極的探索手遊市場,比如二次元曾經是西山居所看重的新領域,爲此西山居曾先後布局了《雙生視界》《塵白禁區》與《彼界》這幾個二次元遊戲項目,而如今《雙生視界》已停運,《彼界》則中途夭折,只有《塵白禁區》成爲西山居碩果僅存的二次元産品。

早在2022年10月,西山居旗下手遊《彼界》就順利地拿到了版號。

《彼界》是一款基于「卡牌策略」和「Roguelike」兩個維度的玩法構建起來的遊戲,遊戲中需要針對不同陣容的特色和怪物弱點合理布置戰局,再結合高隨機度的Rogue玩法讓戰鬥充滿策略、富有變化而又不失趣味。

遊戲擁有龐大的世界觀,並且分爲現世與深淵兩個不同的世界,同時遊戲還擁有高自由度的養成玩法。在遊戲中玩家將來到世界的暗面:深淵,展開探求真相的冒險之旅,在跨越萬年的廣袤奇幻世界中追根溯源。結識全新的夥伴,共同面對瘋狂的敵人和扭曲的怪物。

在獲得版號之後,官方也在按照計劃進行測試,不少玩家也都在期待這款遊戲的上線。按照官方公布的時間線,《彼界》計劃在2023年8月下旬正式公測。不過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玩家等到的不是公測,而是官方的一紙關停公告。

在6月進行的付費測試之後,7月西山居遊戲官方直接發布公告宣布由于測試的效果沒有達到用戶預期,最終決定對《彼界》項目進行關停處理,遊戲直接消失了。

5、《弈山海》——經曆過侵權風波,改名後仍難覓生機

2024年3月5日,由三七手遊發行的國風二次元戰棋手遊《弈山海》發布公告稱,因多次測試調整後版本數據仍未達到上線預期,遊戲將于3月8日全面下架。

這款遊戲2021年7月首次曝光時的名字爲《長夜微光》,並曾因與紫龍遊戲旗下的《天地劫:幽城再臨》在登錄界面、UI交互、主線活動獎勵及文案、主線大地圖、人物立繪等方面存在疑似抄襲的嫌疑而被紫龍遊戲提起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訴訟,要求相關責任方(遊戲研發方北京極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停止被控的侵權行爲、賠償經濟損失並要求已上架《長夜微光》的相關渠道下架該遊戲。

後來遊戲進行了脫胎換骨式的修改,並改名爲《弈山海》,並于2022年11月獲得了版號。

《弈山海》測試版本截圖

《長夜微光》在2021年底就推出過測試版本,核心玩法與目前的測試版本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也許遊戲是一直難以在商業化的層面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因此發行方三七手遊與研發方極炬網絡不得不放棄這個持續了至少4年的項目。

6、《鍾之境》——出海遊戲公司進軍國內市場,測試不佳及時止損

《鍾之境》是由王牌互娛旗下團隊「回聲工作室ECHO」開發的星座題材女性向卡牌手遊。王牌互娛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很年輕的遊戲公司,加上其成立之初主做海外業務,因此在國內市場知名度不算高。

《鍾之境》是王牌互娛彼時面向國內市場的唯一在研産品,在2022年12月獲得版號。在獲得版號之後,遊戲進行了三次測試,最後一次測試是在2023年8月份的「螢火測試」。遺憾的是,測試之後玩家給出的反饋並不理想,遊戲在玩法、劇情上的吸引力仍舊不足,不少玩家給出的反饋遊戲最具吸引力仍是較高的美術品質。

或許正是因爲測試的反饋不佳,最終在2023年的9月份,官方發布了暫停開發的聲明。

在“暫停開發聲明”中,官方表示,針對螢火測試反饋的問題,項目組在故事演繹、戰鬥表現、數值設計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總結,很遺憾目前的産品還無法滿足玩家的期許,鑒于此決定暫停項目。

7、《時序殘響24/36》——測試數據不達預期,絕地求生也沒轍

《時序殘響24/36》由廣州天梯互娛旗下柴郡貓研究室研發,是一款都市怪談題材+二次元戰棋手遊。遊戲設定是在一天24小時以外的24點與0點間還存在著另外12小時時間——密室時間。密室時間中的怪異事物與事件會侵蝕現實世界,唯有守秘人能在正常時序與密室時間中往返,捍衛人類文明的邊疆。

遊戲在2023年的2月拿到版號,不過拿到版號也並不代表著遊戲就穩了。在拿到版號之後,《時序殘響24/36》在進行過數次測試之後,最終在7月24日,《時序殘響24/36》官方在社交平台發布了公告,宣布 “由于測試數據未達上線預期”,決定對項目進行關停處理,並向參與過測試並付費的玩家全額退款。

在發布關停公告後,項目制作人也發出了一封信向玩家們告別,在信中提到,在5月的測試中,遊戲數據其實已經不達預期。爲了達到上線的數據標准,他們進行了“絕地求生”的活動。

活動內容包括在一個月內給所有角色實裝立繪、大砍養成難度、重新布置所有關卡的數值體驗、重置UI並增加可玩性、做了很多新角色、新玩法等等,遺憾的是最終效果還是不理想,遊戲最終還是迎來了關停的結局。

8、《巫師之昆特牌》移動端——苦等到了版號,但3天後合約到期

《巫師之昆特牌》是源自《巫師 3》的一款快節奏卡牌對戰遊戲。在遊戲中兩支軍隊在棋盤上展開戰鬥,遊戲玩法簡單易懂很容易就能上手。此外遊戲卡牌之間的克制、連攜等機制,也使得遊戲有著一定的深度。

在《巫師3》熱度尚高的2017年,蓋娅互娛早早地拿到《巫師之昆特牌》的PC端版號並運營了國服,不過移動端自2020年預熱後,卻一直遲遲沒有取得版號。

苦等數年之後,在2022年的12月,《巫師之昆特牌》的移動端終于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版號,不過這個版號拿了跟沒拿已經沒有什麽區別了。

由于合約到期CDPR終止了遊戲的國服運營,版號才發三天還沒捂熱,遊戲就沒了。

在研遊戲項目命運夭折之後,卻等來了版號

其實上面說的幾款遊戲,有些相對來說還比較好運,盡管項目被砍了,但只是後期因爲各種不可抗力最終取消了遊戲的開發,這固然是損失,但也可能是及時止損,否則這個窟窿有可能越填損失越大。更加倒黴的則是“錢沒花完,人沒了”的那些遊戲,甚至有的連公司都沒了。

下面,就讓我們來複盤一下,看看遊戲行業當中有哪些在命運夭折之後才等來版號的項目(排名不分先後)。

1、《仙劍奇俠傳:緣起》——項目疑似被砍,當月拿到版號也沒有複活迹象

2021年5月,靈犀互娛聯合“仙劍之父”姚壯憲以及軟星科技合作發起的一個名爲“仙劍·緣起”的內容企劃,主要目的是用填補《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到《仙劍奇俠傳一》之間38年的劇情斷層的方式,來補全遊戲世界的設定和人物尚未講明的故事。

“仙劍·緣起”內容企劃公布的時間點離《仙劍奇俠傳七》發售還有5個月,之後官方更新了一些諸如短篇小說、插畫、漫畫等內容,受到了仙劍粉絲的一些關注,不過2021年8月之後這項企劃就處于“停更”狀態,直到2023年6月才恢複了更新,但也沒有對外表示自己是一個遊戲的官方微博。

其實靈犀互娛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爲了給旗下在研的一款MMORPG遊戲——《仙劍奇俠傳:緣起》進行宣傳預熱,後來靈犀互娛《仙劍奇俠傳:緣起》進行內部測試時,還可以看到遊戲的標題界面背景使用了《仙劍·緣起》最早放出的設定短片。

雖然靈犀互娛一直沒有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但《仙劍奇俠傳:緣起》還是悄悄地入駐了TapTap平台,它在TapTap上的簡介提到遊戲內的劇情將融合仙劍系列大部分作品的劇情內容,並且自稱「仙劍正統續作」。

最開始《仙劍奇俠傳:緣起》僅進行開放少量人數的限量內測,當然也有一些視頻流出到B站,直到2023年7月19日,《仙劍奇俠傳:緣起》又開啓了新一輪的測試,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8月份,這一次的測試結束後,遊戲的評價急轉直下,在TapTap平台的評分甚至被刷低到僅有3.3分。

更嚴重的是,此後不久便有小道消息傳出這個項目被砍,並進行裁員,而且“仙劍·緣起”內容企劃也突然停止了更新,甚至不久後還刪掉一些不那麽正式的微博。

由于《仙劍奇俠傳:緣起》從來沒有進行過正式的官方宣傳,再加上“仙劍·緣起”內容企劃的官方微博並沒有認爲正遊戲官微,所以靈犀互娛至今也沒有對此進行解釋。也就是說,如果《仙劍奇俠傳:緣起》死了,那它也只是消無聲息地死去。

但比較諷刺的是,《仙劍奇俠傳:緣起》卻在2023年8月底獲得了版號,因此這個遊戲未來到底是否能夠上線尚不得而知,但至今爲止該遊戲的社交媒體依然沒有任何更新。

2、《逆境重組》——等到版號時,研發團隊早已解散

《逆境重組》是一款原創品類的1v1聯機競技遊戲,遊戲在2023年的5月拿到了版號。

遊戲中玩家每個回合需要在1~3的順序格子中選擇攻防或者技能的行動,傾向于是一款輕策略的對戰遊戲。遊戲于2021年上半年公開,憑借著本身創意玩法與美術風格,受到大量玩家的關注。

不過遺憾的是,因爲等待版號等諸多原因,最終《逆境重組》的制作方霧嶼鏡式制作組(睡神飛工作室旗下制作小組)表示,遊戲暫停止開發,制作組也脫離睡神飛工作室,制作組解散,團隊成員散作滿天星,制作人出走廣州。

在獲得版號之後,《逆境重組》官方也發布了版號慶賀的圖,遺憾的是這基本也算是永別了。制作人也發朋友圈表示“有緣再續”。

3、《狙擊謎團》——版號到來時,運營單位已注銷

在2023年12月剛剛公布的國産版號中,有一款名爲《狙擊謎團》的遊戲。根據可查的消息顯示,身爲運營單位的“杭州好億嘉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22年9月7日就已經被注銷了。

不過根據相關人士表示,版號是發給出版單位,出版單位可以指定運營單位,如果現有運營單位注銷了,出版單位有權指定其他運營單位。

比如《狙擊謎團》這款遊戲,注銷的是遊戲運營單位,但是這款遊戲的出版單位(杭州群遊科技有限公司)還在存續中,所以不影響版號使用,目前該遊戲運營已經移交該集團其他子公司。

4、《少年宗門》——項目組解散後,第二天獲得版號

詩悅網絡旗下的廣州夢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則是算是同類型的受害者。公司前腳剛把項目組統統裁員,後腳就拿到了版號,估計領導人都麻了。

5、《有趣莊園》——獲得版號時,公司已轉行做外貿

《有趣莊園》在2022年4月獲得版號,運營公司爲杭州砍一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過拿不到版號的公司顯然等麻了,更改了自己的經營範圍,增加了貨物進出口、進出口代理業務。官網也變成了“點一點購物”,絲毫不見遊戲元素。

6、《魔眼亂鬥》——版號到手時,公司已轉行做建築設計

《魔眼亂鬥》的運營方上海賓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跟《有趣莊院》類似,遊戲的官網已經轉變成一家建築素材下載網站,主要提供建築設計及方案及CAD圖紙下載,現在更是已經無法訪問。

小結:版號不是在研遊戲項目存活的保險杠

以上的14款遊戲,要麽是拿到了版號但又遭遇各種挫折,導致難産,最終夭折,要麽是已經中途曆經艱辛而導致夭折了,後面卻等來了版號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遊戲行業還有大量拿到了版號依然經曆波折但至今仍在勉力生存的項目。

比如,散爆網絡在研的《流浪地球手遊》,曾多次被爆出裁員傳聞,去年《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之前就曾爆發過一次關于騰訊撤資,以及字節跳動不願接盤的傳聞,而在今年3月份又爆出了因與發行商瀚海星穹合作不暢導致的大規模裁員與項目終止的傳聞,不過散爆通過《流浪地球手遊》官方微博連續發布了遊戲的2個最新視頻否認了一切。

另據路透社報道,近期騰訊內部調整遊戲開發重心,可能導致原定于近期發售的《刺客信條:俠隱》推遲至2025年。據3位線人的消息透露,騰訊已重新調配了數百名原本負責《刺客信條:俠隱》開發的團隊成員,轉而投入到移動派對遊戲《元夢之星》的開發中,以加強和網易《蛋仔派對》的競爭。

而《刺客信條:俠隱》已于2023年12月25日拿到了版號,而且遊戲已經開發了數年,幸好這一次調整並沒有砍掉項目,只是延期發售。可見就算是在騰訊,有了版號的項目依然會經曆波折,最典型的就是《地下城與勇士:起源》手遊在今年2月2日第二次獲得版號,從而成爲今年騰訊遊戲手中的一張王牌。

而其實早在2017年,更早期版本的《地下城與勇士》手遊就曾獲得過版號,但因防沉迷系統升級等原因(此乃官方說法,另有小道消息稱是因爲遊戲內容改動遭舉報),遊戲一直未能如期上線。如今,經過長達7年的等待,《地下城與勇士》手遊終于再次獲得版號,讓無數玩家感歎“這一次真的能打”,“終于不負800萬勇士的7年等待”。

由此可見,在競爭日趨激烈,已呈白熱化的遊戲行業,即使有了版號也不能保證遊戲項目一定能夠生存下來,並延續到遊戲上線與玩家見面的那一天。也就是說,版號並非遊戲存活的絕對保險杠。

(王可嘉對此文亦有貢獻。)

0 阅读:22

讓娛樂穎動而出

簡介:娛樂界大佬投資秘辛,文化傳媒炒作密碼,讓娛樂穎動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