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娛樂圈失利後,美的“太子爺”押寶顧家

國際金融報 2024-05-10 09:06:17

2024年初,國內家居行業最大的一筆並購落下帷幕,美的“太子爺”何劍鋒正式入主顧家家居。而在顧家家居之前,何劍鋒還有過一次關注度頗高的收並購,標的是A股上市公司百納千成,後者也是近期備受爭議的兩部影片的主出品方。

5月5日,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下稱《火鍋》)因票房失利宣布撤檔,百納千成是它的出品方之一,且該公司主控參投的另一部影片《穿過月亮的旅行》票房同樣慘淡。

連續兩部影片失利,加上此前的《東八區的先生們》與《雄獅少年》,百納千成近年來的投資頻頻“踩雷”,業績“開倒車”。如今,在何劍鋒投資布局的上市公司中,顧家家居或是那塊最具想象力的拼圖。

影視虧損

根據公開信息,今年“五一檔”共計上映了8部新片,《火鍋》是唯一一部撤檔的電影。

5月5日,該片通過官方微博發文稱,因爲各種環境因素導致影片沒有與更多的觀衆見面,將于6日撤檔。

這不是其第一次撤檔,據悉《火鍋》此前曾定檔1月13日上映,後又改檔至“五一”。截至此次撤檔前,該片票房爲5354.5萬元,在8部新片中排名倒數第二,遠低于1.6億元的預計票房。

圖片來源:電影官方微博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整個五一期間(5月1日至5日),《火鍋》單日票房占比直線下滑,5月1日的單日票房占比爲4.4%,該指標在5月4日降至1.5%,對應單日票房只有411.86萬,而5月5日的單日票房只有242.27萬元。

《穿過月亮的旅行》票房占比走勢與之十分相似,截至發稿,該片累計票房4071.5萬元,而上映前的預測票房區間爲6100萬至2億元。

類似的“踩雷”,百納千成經曆了不止一次。2021年,其主出品的《雄獅少年》因辱華爭議遭抵制;2022年,公司參投的《東八區的先生們》刷新了當年國産劇的豆瓣評分新低,並因台詞油膩、不尊重女性等爭議受到網友群嘲,後被下架。

如果說上述影視劇影響的是口碑,那麽《火鍋》與《穿過月亮的旅行》則將直接導致公司收益受損,而這也是百納千成目前亟需改善的情況。

2023年,百納千成實現營收約4.32億元,同比下滑7.93%,對應歸母淨利潤虧損1.86億元,上年同期則盈利0.21億元。

現金流水平同樣不好看。去年,百納千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依舊爲負,爲-3.2億元,公司對此的解釋是“報告期內公司項目規劃及周期管理所致”。同期賬面貨幣資金也較上年下滑約70%至4.75億元。

拉長時間軸可以看到,于百納千成而言,2108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分水嶺。這一年,何劍鋒斥資18億元入主百納千成,持股比例17.55%;還是這一年,百納千成總營收從上年的22.48億元暴跌至6.3億元,淨利潤由盈轉虧,對應-34.19億元。

此後數年,百納千成的業績一直不見起色,淨利潤最高時也不足1.2億元,但何劍鋒一直未曾放棄它,反而不斷增持。

截至今年一季度,其與盈峰集團合計持有的股權比例爲31.1%。若以5月9日5.13元的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約15億元,不及當年18億元的收購款,算上後續增持資金的話,何劍鋒在百納千成上的投資虧損恐怕會更多。

押寶家居

或是“舊愛”扶不起,何劍鋒又物色了“新歡”——顧家家居。

今年1月,顧家家居的股份轉讓完成過戶,盈峰睿和投資以29.42%的持股比例成爲前者的控股股東,何劍鋒正式成爲實控人。

2月,顧家家居完成董事會換屆,董事會成員由原先的5名擴充至9名,6名非獨立董事中有3名爲盈峰集團副總裁;高管中,總裁李東來、副總裁李雲海、副總裁歐亞非均爲“美的系”舊將。

在“美的系”及盈峰集團的加持下,外界對于顧家家居的發展多了更多想象空間。董事長顧江生曾在業績會上表示,盈峰集團豐富的産業資源和投資經驗有助于顧家家居加速發展,未來雙方將在産業賦能、資源整合等方面展開合作。

在軟體家居賽道,顧家家居是有優勢的。其2023年實現營收192.12億元,在家居行業規模僅次于歐派家居,對應歸母淨利潤爲20.06億元。

以此來看,在何劍鋒當下持有的三家上市公司中,顧家家居是業績表現最好的一家。但也有隱憂存在,在房地産市場的低迷影響下,顧家家居的整體業績增速開始明顯放緩,市場份額增長不及以往。

2023年,顧家家居在廣告宣傳促銷上花費了將近10.88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0.8%左右,同期參展費用也較2022年增長了15.5%至1.34億元。

這些資源投放下,該公司2023年實現了6.67%的營收同比增速,雖然優于2022年,但依然不算好看。對比來看,2021年,顧家家居的營收同比增速爲44.81%,2020年爲14.17%,再往前是20.95%。

現金流來看,2023年,顧家家居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爲24.4億元,較上年僅實現了1.38%的增長;同期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淨增加額爲-8.3億元,同比減少167.65%,對應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爲35.3億元。

再看産品線,2023年,業績貢獻度最高的沙發營收只比上年增長了4.21%,排在第二的床類産品同比增速爲15.36%,集成産品基本持平,定制家具爲15.57%,而這四條産品線在2021年的營收同比增速均超過了40%。

毛利率方面,包括沙發、床類産品、集成産品、定制家具、紅木家具在內的5條産品線中,後三項産品的毛利率均較上年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定制家具降幅最大,爲5.59個百分點。

這項業務也是顧家家居未來發力的重點。

2023年2月,顧家家居發布一體化整家模式,而定制板塊作爲一體化模式的主要推力。總裁李東來也在當年公開表示,到2026年公司定制智能制造項目産能將達到20億元,按照目前營收和産能之間的比例,定制業務規模或將達到13億元。

截至2023年末,定制産品營收規模爲8.8億元,營收占比在4.6%左右,距離目標仍有不小的差距。如今,這個目標被交棒給了何劍鋒,在他的帶領下,顧家家居能否突圍向上,留待時間解答。

0 阅读:372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